二战中,德国为什么不与日本结为军事同盟?
1939年,自苏、日双方在诺门罕地区兵戎相见,号称日本“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反倒是败仗连连。尽管其明招、暗招不断,甚至实施细菌战,战场局面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前线指挥官小松原,对此十分懊恼。
作为骨灰级的对苏作战专家,小松原十分清楚苏军的作战特点,但眼下的战事不顺,让他羞愧难当。更何况,德国军事观察团前来观战的目的,就是检验日军实力,为德、日两国建立军事同盟收集第一手资料。再不有所改观,他将身败名裂。
为此,他对下一步的地面战役进行了精心准备。首先,他认为,苏军的正面攻防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协作能力差。换句话说,从正面突破会遇到很大困难,而一旦从侧后对苏军采取包抄或包围之势,其战斗意志会瞬间垮塌,陷入混乱。
其次,从历次的作战经验看,苏军的单兵素质很差,而日军之所以惨败,关键在于缺乏重火力支援,往往部队还没有短兵相接,就在对手炮火的覆盖下损失大半。眼下,日军第一战车团前来助战,用于正面突破苏军防线,将极大增加可能性。
更重要的一点,在5月的首战中,采用数量少、战斗力薄弱的骑兵和战车团进行迂回包抄,是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小松原决定用战斗力强悍的4个步兵联队实施迂回包抄,旨在一举打垮苏军的正面和侧后,将哈拉哈河以东苏军全部歼灭。
从表面看,小松原的战术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漏洞百出。包抄后路的苏军必定混乱,这在后来的苏德战场上得到了印证,但问题是,凭日军的实力和机动性,不可能完成对苏军的包抄,况且还是机动性极差的步兵,更没有胜算。
德国军事观察团对其将机动性好的装甲部队用于正面,而笨拙的步兵实施包抄的战术提出异议。在他们看来,这完全违背战术原则,不可能获胜,但小松原坚持自己的做法,甚至关东军上下都支持他。日军进攻将失败,从一刻开始就已注定。
正如德国军事观察团所料,日军不配与其联盟。
1939年7月1日,按照战前部署,日军第23师团长小松原率领18000名步兵,趁着夜色偷渡哈拉哈河成功。此时,距离苏军的指挥部只有15公里,他决心即切断河东岸苏军的退路,完成对其包围,又可以打掉河西岸朱可夫的指挥部。
就在小松原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名蒙古军官在前往驻地时,发现空旷的原野上出现了上万名日军,随即向苏军的指挥部狂奔。朱可夫接到报告后大吃一惊,他即懊悔自己没有重视侧翼的保护,又苦于身边无太多的部队,尤其是坦克旅全在东岸。
好在朱可夫在其指挥部侧翼,安排了一支警戒部队,这就是蒙古骑兵第6师第15团,该团在上次的战斗中损失巨大,朱可夫将其调往二线即休整又担任警戒。就是这400人的骑兵部队,面对扑面而来的精锐日军,奋勇抗击,战斗十分惨烈。
一阵血肉横飞的厮杀,第15团全军覆没,却为战局的转变赢得了宝贵的2个小时。作为一名战将,朱可夫之所以能够成为二中的名将,不仅仅是永远不打败仗,而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够审时度势,迅速做出最正确、最有效的反应。
他一面命令所有飞机投入战斗,集中轰炸日军在哈拉哈河上修建的浮桥,切断其补给通道;一面命令所有122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不计消耗地进行拦阻射击。与此同时,东岸的500多辆坦克、装甲车紧急驰援西岸,双方打成了一锅粥。
朱可夫并不愿单纯的防守,他命令一支由50辆坦克、装甲车组成的穿插部队,向日军的后方迂回。这支装甲部队一路狂轰滥炸,一直打到距离小松原的指挥部800米的位置,幸亏一小队速射炮队及时赶到,为其争取了生死攸关的7分钟。
但让小松原感到绝望的是,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日军优势荡然无存,并陷入苏军装甲部队的三面包围。至此,朱可夫力挽狂澜,扭转了苏军开局不利的局面,并逐渐占据主动。背水一战、损失惨重的日军,只得期盼天黑后抢修浮桥,逃回东岸。
目睹了苏军装甲部队的威力,从生死线“捡回一条命”的小松原,也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锐气,“他第一次失去了战胜苏军的信心”。当然,德国军事观察团对日军的实力失望至极,他们上报总部,德、日两国的军事合作就此打住,不再提了。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二战沉船揭开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的合作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