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需要什么条件
精选鹅苗。种庄稼要苗壮才能果大,养鹅也一样首先要选好鹅苗,最好挑选大小一致、体壮头大、眼睛灵活、绒毛整齐、色泽金黄、活波健壮、善于觅食、挣扎有力、反应敏捷,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腹部无硬结的小鹅苗。
2、精心喂养。小鹅苗开始吃食时最好先调教喂水,随后喂青菜或牧草、萝卜叶拌米饭之类的食物。5-10日龄日喂3-4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
3.冬天的鹅经过40-50天的饲养,主翼已长出,体重达2.5公斤,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30天,鹅体重可达5公斤。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扎30%,米糠或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柏4%。
4.精细管护。进鹅前先用福尔马林或石灰水对鹅舍用具进行消毒,一定要选购免疫过的鹅苗并注射鹅瘟疫苗。还要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时对饲槽、饮水器消毒,用低度酒浸脚。
5.当鹅主翼羽长出后,选择光线较暗,环境安静、避风保暖、干燥清洁的房屋做圈舍,对少量不能是的鹅可进行强制育肥。
6.合理分群。一周龄后每平米养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依次递减,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积压、堆叠,影响鹅的正常生长。
垫料及保温。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舍内有无贼风进口,在墙壁上安装抽风机以便换气。
备好水盘、料盘。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调节温度。在雏鹅进舍前几小时,预开取暖设施,使地面与雏鹅背部等高处的温度达28~30℃,并保持恒温。
饲养:
1.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 挑选雏鹅。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3.雏鹅的饮水和开食。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饲喂方法。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5.饲料和牧草。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光照和温度。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分群、卫生及通风。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8.定期消毒育雏舍。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9.严格执行免疫计划。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饲养注意事项
鹅生长至4~10周龄,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 1. 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cm长喂鹅。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饲养期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群鹅出售上市。
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仔鹅25日龄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驱绦虫。如果仔鹅水草食得多,应全群服用驱虫药1次。
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禽出败、黄曲霉菌病的发生。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管理:
人们常说:“春鹅好养,春雏难育。”规模生产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率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如下:
温度:
鹅是恒温动物,而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
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养育雏鹅的温度要求适宜而均衡:0~7日龄的雏鹅要求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周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湿度:
雏鹅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亦不能掉以轻心。实践证明,当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这样的雏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滋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会引发雏鹅的热射病。
饥饿与缺水:
随着体内剩余卵黄逐渐被吸收,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因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应的饲料品质好、易消化。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
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如果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开始饮水,就不能无故中断。
有害气体:
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每千克0.51毫克、氨气的含量超过每千克21毫克、硫化氢的含量超过每千克0.46毫克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伏。如果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膜浑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仰头、抽风、瘫痪而死。
造成雏鹅二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引起雏鹅氨气和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及时清除等。
药物中毒:
由于多用药、滥用药造成雏鹅中毒伤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其主要原因是饲养户缺乏现代饲养观念,从雏鹅开食起就盲目地使用硝基呋喃类(痢特灵等)、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等,引起药物急性或蓄积性中毒。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由于习惯于人们长期的传统粗放饲养,鹅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实践证明,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个体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至于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黏病毒病等传染病,采用药物防治均无济于事,唯有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种鹅和雏鹅定期进行免疫,才能避免发病,保证生产安全。
挤压和鼠害:
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
鼠害对3周龄内的雏鹅影响最大,不但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关闭门窗,严防老鼠进入。
流感防治:
鹅流行性感冒是由鹅流行感冒贺氏杆菌引起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同年龄的鹅都易发病,尤以幼鹅最易感染,常发生于春秋二季。
症状:病鹅精神不振,吃食减少,体温升高,缩颈卧地,呼吸困难,摇头,流鼻液,为排除鼻液,病鹅常强力摇头,把鼻液甩到很远,有时头脚发抖,死前下痢,严重者脚部麻痹,不能站立行走。
治疗:可用磺胺嘧啶,第1次口服1/2片,以后每隔4小时服 1/4片。20%磺胺嘧啶注射液第1次肌肉注射1毫升,以后每隔4 小时注射0.5毫升。
预防:发现病鹅应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消毒圈舍和用具,鹅舍要保持干净通风。
垫料及保温。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舍内有无贼风进口,在墙壁上安装抽风机以便换气。
备好水盘、料盘。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调节温度。在雏鹅进舍前几小时,预开取暖设施,使地面与雏鹅背部等高处的温度达28~30℃,并保持恒温。
饲养:
1.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 挑选雏鹅。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3.雏鹅的饮水和开食。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饲喂方法。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5.饲料和牧草。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光照和温度。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分群、卫生及通风。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8.定期消毒育雏舍。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9.严格执行免疫计划。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饲养注意事项
鹅生长至4~10周龄,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 1. 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cm长喂鹅。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饲养期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群鹅出售上市。
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仔鹅25日龄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驱绦虫。如果仔鹅水草食得多,应全群服用驱虫药1次。
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禽出败、黄曲霉菌病的发生。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管理:
人们常说:“春鹅好养,春雏难育。”规模生产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率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如下:
温度:
鹅是恒温动物,而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
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养育雏鹅的温度要求适宜而均衡:0~7日龄的雏鹅要求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周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湿度:
雏鹅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亦不能掉以轻心。实践证明,当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这样的雏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滋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会引发雏鹅的热射病。
饥饿与缺水:
随着体内剩余卵黄逐渐被吸收,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因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应的饲料品质好、易消化。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
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如果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开始饮水,就不能无故中断。
有害气体:
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每千克0.51毫克、氨气的含量超过每千克21毫克、硫化氢的含量超过每千克0.46毫克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伏。如果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膜浑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仰头、抽风、瘫痪而死。
造成雏鹅二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引起雏鹅氨气和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及时清除等。
药物中毒:
由于多用药、滥用药造成雏鹅中毒伤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其主要原因是饲养户缺乏现代饲养观念,从雏鹅开食起就盲目地使用硝基呋喃类(痢特灵等)、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等,引起药物急性或蓄积性中毒。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由于习惯于人们长期的传统粗放饲养,鹅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实践证明,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个体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至于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黏病毒病等传染病,采用药物防治均无济于事,唯有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种鹅和雏鹅定期进行免疫,才能避免发病,保证生产安全。
挤压和鼠害:
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
鼠害对3周龄内的雏鹅影响最大,不但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关闭门窗,严防老鼠进入。
流感防治:
鹅流行性感冒是由鹅流行感冒贺氏杆菌引起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同年龄的鹅都易发病,尤以幼鹅最易感染,常发生于春秋二季。
症状:病鹅精神不振,吃食减少,体温升高,缩颈卧地,呼吸困难,摇头,流鼻液,为排除鼻液,病鹅常强力摇头,把鼻液甩到很远,有时头脚发抖,死前下痢,严重者脚部麻痹,不能站立行走。
治疗:可用磺胺嘧啶,第1次口服1/2片,以后每隔4小时服 1/4片。20%磺胺嘧啶注射液第1次肌肉注射1毫升,以后每隔4 小时注射0.5毫升。
预防:发现病鹅应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消毒圈舍和用具,鹅舍要保持干净通风。
2019-02-1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无论是舍饲或放牧,养鹅都必须备有生产用具:如各种饲具:饲桶、饲料槽、水槽、水桶、水缸;育雏用的各种保育器;母鹅用的产蛋巢或产蛋箱;运输用的一种盛蛋盆、雏盒和笼;日常清洁卫生用的清扫用具等。13.如何消毒鹅舍?
鹅舍的基本消毒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
(1)室内部分
地面打扫干净,用2%热碱水或20%热草木灰水均匀洒一遍。墙壁用20%鲜石灰乳兑3%的来苏儿溶液粉刷一遍。进雏前5~7天,对育雏室整个空间包括垫料、网床、水盆、料盆和室内所有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用1∶2000~5000倍稀释百毒杀对鹅舍内外及饲槽、饮水器、饲养工具等喷雾或泼、浸消毒,接着按每立方米的空间用福尔马林25毫升、高锰酸钾12.5克混合熏蒸12小时,关闭门窗,封闭待用,曾被疾病污染过的育雏室要反复消毒2~3次之后才能进雏。
(2)室外部分
鹅舍应选地势稍高、干燥,既能通风又能保温,周围环境清洁的房屋。鹅舍外部地面仔细清扫(切勿留下上批鹅的鹅毛、粪便等生活痕迹),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并认真消毒。工作服、帽、胶鞋等也要选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备用。鹅场和鹅舍门口设置消毒池,盛入规定浓度的消毒液。饲饮器具先用净水洗刷干净,再用常规消毒剂按说明规定的浓度浸泡消毒。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