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很迷茫的时候该怎么办?
人生在低谷、迷茫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放空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往往会在心中留下一片光明,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有研究数据表明,身体健康和乐观心态是有关系的,与悲观的人相比,常年保持乐观心态的人患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同时悲观的人还易产生糖尿病代谢等问题;同时,乐观的人长寿的可能性也比悲观的人要大得多。
个人或组织在成长发展的压力下,由于客观上的“身在其中”,导致对自身与外界的信息和认知缺乏,最终产生的方向迷失、思想紊乱、态度消极、能力弱化等现象。
迷茫概述:
造成个人迷茫的外因一般是社会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事业上的变化、家庭中的变故、受他人的影响等;
造成个人迷茫的内因一般是个人思想体系不成熟不独立、价值观模糊、性格弱点、能力缺失或偏弱、认知范围和深度不够等;
个人迷茫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迷茫状态下会造成性格的负向发展、心态易失衡、情绪易分化、能力发挥不稳定;
个人迷茫一定会影响到工作成果、生活体验、家庭关系、身心健康等,甚至会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进而迷失自我;
单靠自己走出迷茫的话,时间上不确定、物质花销上不可控、精神压力也难以承受,只有借助专业正确的外力介入,才能快速走出迷茫。
迷迷糊糊选择了一份工作,却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不知道这样努力下去能不能过上“想象中还不错”的生活
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没有,还不知道怎样去获得
即使有些人拥有海归背景,有的家境殷实,也还是觉得这些背景依然无法给出一个保障,这个保障就是——怎么才能让自己混得更好?那些“混的好”的年轻人,自身都有什么样的素质和特征呢?总结下来有三点,或许对迷茫中的各位能有启发:
心态开放,有问题正面面对,不怕尝试;
目标专一,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执行力;
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有充沛的活力;
一、开放不设界,拥抱“不可能”
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的态度。
那些心态乐观的人比抱怨悲观的人,总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因为只有乐于接受各种未知可能,你才更愿意尝试去做做看。
总想着“老板就是想要榨干我”、“这不行那不行”、“先观望观望再说”是注定失败的,选择“试一试走走看”、“想办法多走两步”才更可能获得成功。
二、目标精准,最重要的内容只有一项
很多人接下来遇到的问题是,兴趣广泛,目标繁多,什么都想体验尝试,但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浅尝辄止后,还是没有任何长进,过不了多久又过回了老样子。
而那些“混得好”的年轻人所具备的第二个特质是:
在屏蔽其他的信息和选择的干扰后,会爆发强大的自我驱动力,高效且迅速地击破目标项,然后从容不迫地把注意力和精力快速转移到下一个挑战上。
世界最杰出的行为心理学家之一的罗伊·鲍迈斯特在他的经典著作《意志力》一书中,用大量实验案例论证了设定目标过多时,人的决策力和意志力会被大量消耗,结果往往变得遥不可及。
当研究者让人们列出自己的目标时,百分之90%的人会轻松列出15个目标。
而持续监测这些同时执行15个目标的实验对象时发现:
1.他们持续地陷入烦躁和焦虑中,痛苦指数升高;
2.同时,他们做得更少,思虑的时间占据了行动的时间,忙着发愁,反而止步不前;
3.另外,这些人身体健康状况明显变差,各种负面的应激反应,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
所以你看,设定多重目标是反人性的。我们的心理机制决定了专注做一件事更有效。
像多线程作业、过于宽泛的学习、没有重点地carry多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最终都可能导向无效的付出。只有少部分才智与意志力超强者,才能胜任非人的任务设计。
所以,别盲目地做着多个美好的梦,再专一些,踏实些。只有把目标执行出来后,才算距离更好的自己迈近了一步。
三、所有智力竞争,最终都是体力竞争
牛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们有充沛的体能,用不完的精力,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
比如说,我见过一些职场中很厉害的中高层,都有坚持每天健身,早晨一早就出现在办公室,因为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任务所以经常要各种开会。但他们总有办法在每个开会的间歇再逐一check每一个小任务的进度。
白天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晚上继续加班到8、9点,把白天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over掉。当然也要注意有规律的吃饭和睡眠。
还有各个领域中的设计师,以建筑设计为例,加班到半夜更是常态了,混的好的人哪个没有连轴加班、高强度工作的经历?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所有行业中,能拼到最后的人,智商情商可能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体能。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肯定是体能最好的那个人。
不是你没有坚持下去的意志力,而是你没有那样的体能,而体能往往才是决定意志力的根本。而意志力又决定了我们做事的专注度和效率,决定了一个人完成任务的执行程度和最终效果。
所谓的willpower,都是有生理基础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也说了,人的第一层需求是温饱,所以,你肯定没法要求一个又冷又饿的人在没饭吃的情况下再处理复杂的任务。
同理,人在体能不足的前提下,也会相应作出妥协、逃避、退让的行为。决策上都会更加保守,不愿意冒险。因为他们没法估计一旦出现情况后自己还有没有体力去应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工作出色的年轻人,都是体能优秀的人,他们有更充足的心力来应对各种诱惑和挑战,而不是疲惫到不得不摊在一边,缓慢地恢复精力。
当然还有这些小技巧我们可以尝试:
比如,用交替性地活动代替吃睡和傻玩,基本思路是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
我们的疲惫有一层是对不变生活的厌倦。但遗憾的是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
所以,尝试些新东西吧,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健身、学外语、掌握一门乐器……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再或者,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可以划定出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
总结一下,年轻人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掌握好这些特质,足以胜过9成的普通人了。希望你能早日脱离迷茫,成为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