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怎样的一种病?有胃溃疡这种病该注意些什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 我来答
极度MM221
2014-08-23 · 超过5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1.2万
展开全部
【胃溃疡概述】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溃疡病亦称慢性消化性溃疡(chronic peptic ulcer)是常见病之一,多见于成人。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种。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二者可以同时发病也可以单独发病,发生在胃的叫胃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就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由于二者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较为相似,故医学上常常合称为消化性溃疡。 ●溃疡病有哪些类型? 由于不同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不一样,所引起的溃疡病类型也不相同: (1)复合性溃疡:胃与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存在的称之为复合性溃疡。多因先有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幽门排空障碍而出现胃窦部涝留,继而发生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且易引起出血或幽门梗阻。 (2)多发性溃疡:一般溃疡病例只有一个溃疡,如有2~3个同时存在的即称为多发性溃疡。 (3)巨大溃疡:如果溃疡直径大于2.0届米,即称为巨大溃疡。巨大演疡可并发胃后壁穿孔、胰腺受累及,常误诊为胰腺癌。 (4)应激性溃疡,由于外伤、大手术、颅脑部疾患、严重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粘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和坏死而形成的溃疡。本病多于应激后10天左右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男女差异。发病前多有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病史。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呕血、黑便,发病多突然,常无前驱征兆且不易止血。此外、可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系统症状,但较一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为轻。可通过胃镜检查或气钡双重朋予以确诊。治疗上徐对症处理外,应积极按疗原发病; (5)吻合口溃疡:又叫边缘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后易发生,多位于吻合口,呈圆形成椭圆形溃疡,或单发或多发,一般在手术后2-3年发生。 (6)胰源性溃疡:亦称胃泌索瘤或卓。艾综合征,为胰腺β细胞瘤。主要是因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的G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而引起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亦可有暴发型。溃疡为多发性,常发生于十二指扬,亦可见于胃、食管、空回肠等。可通过胃酸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影象学检查等予以确诊。诊断明确者首选的治疗是外科手术切除。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是胃肠道粘膜的侵袭因素超过粘膜自身保护因素的防御能力的结果。侵袭因素主要包括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此外还有胆盐、非自体类抗炎药等。保护因素则主要包括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等。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多发病理机制的复杂疾病,其形成可以说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发现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多为慢性溃疡,而应激性溃疡则是另一类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急性溃疡。 1.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胃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似,多数胃溃疡病患者的餐后胃酸分泌量反而低于正常人,因此大多数胃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不是由于胃酸的增高,而是由于粘膜防御机搬被破坏。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仍是胃溃疡病的主要病因。发生在胃远端的胃窦溃疡及幽门管溃疡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此外,服用非自体类抗炎药是破坏胃粘膜防御机制的主要常见病因。非自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粘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减少胃肠道粘膜的血流,导致粘膜防御能力的下降。 胆汁反流可能也是胃溃疡病因之一。胆汁反流使胃内变为碱性,导致反向扩散入胃粘膜的氢离子增多,并可能诱使胃窦的胃泌素分泌增高,同时胆盐能直接损伤胃粘膜,从而引起胃溃疡。 2.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 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本身并不直接侵害胃肠道组织,而是通过其产生的细菌毒素、酶或炎性物质破坏粘膜的防御机制,包括减少碳酸氢盐的分泌、改变粘液的成分和结构,诱使上皮细胞变性等,并通过促进胃泌素的释放等途径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在易感者中,粘膜防御机制下降后,上皮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其他侵袭因子的损伤,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其次,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增高也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原因可能包括:促进胃酸分泌的因素过强,如G细胞增生或功能亢进;对胃泌素等促泌酸物质的敏感性增高,如患者的壁细胞与胃泌素的亲和力较正常人高;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减弱,如D细胞减少或生长抑素释放减少等。这些改变可能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此外,约少于1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幽门螺杆菌阴性,其发病可能与饮酒、吸烟、服非自体类抗炎药等因素有关。 ●胃溃疡的症状与体征 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隐匿症状,典型症状主要有: 上腹部疼痛,位于剑突(心窝)下或上腹部中线周围,呈烧灼性、啮咬性或饥饿性钝痛、胀痛或隐痛。但有时也仅局限于胸腔下部。疼痛发生后会持续半小时到三小时。一阵阵的疼痛时发时消,经过历时数周的间歇性疼痛后,会出现一段短暂的无痛期。这种疼痛与饮食有关,常因饥饿、服药、酸性食物或饮料而诱发。疼痛可以因进食、饮水、服用碱性食物(如馒头)而缓解。 其他可能症状是烧心、吐酸水、嗳气、食欲丧失、体重减轻、贫血、偶尔呕吐,呕吐后就会使疼痛缓和下来,黑色或柏油样大便。 ●胃溃疡的病因与病理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与粘摸保护功能失去平衡,胃酸和胃蛋白酶腐蚀胃粘摸而发生的炎症性溃疡(圆形或椭圆形),它与前列腺素生成因素有关,并且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窦部粘摸存在幽门螺杆菌。造成消化性溃疡至少存在下面二种因素:各种非类固醇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损伤胃粘摸;胃酸分泌过多腐蚀胃肠粘摸。 生活中造成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真正原因不明。但至少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则、吸烟、药物、环境等等。 患消化性溃疡的人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有五分之一的男性与十分之一的女性有时会患胃溃疡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不过,近几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不明。女性似乎容易患胃溃疡而不容易十二指肠溃疡。患病年龄多在20-50岁,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年龄较早,平均为30岁,胃溃疡的发生年龄较晚,多在40岁。 ●消化性溃疡上腹部疼痛的特点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疼痛为最主要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认为这种疼痛症状产生是发下原因引起的: 1.胃酸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发生。 消化性溃疡的上腹部疼痛发生于进餐后一段时间,即当胃液酸度达到高水平之际。早在20世纪初,国外有学者观察到将少量盐酸注入胃溃疡患者的胃内时,则可引起疼痛。由此,1908年Bonnillger首先提出了胃酸刺激便是消化性溃疡疼痛原因的理论,并提出上述方法可作为一项诊断消化性溃疡的试验。 2‘胃酸作用于溃疡,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以致溃疡壁和基底部神经末梢的痛阈降低。 有关的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动物的胃粘膜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的痛党均不敏感。但当胃粘膜发炎时,则局部受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便可产生疼痛反应。提示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溃疡病灶局部的炎性反应有关。 3.病变区肌张力增强或痉挛,对痛觉敏感的溃疡可起加重疼痛的作用。 国外学者Carisoll在研究胃内压时发现,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胃内压波的升高同步。因而认为胃壁肌紧张度增高与十二指肠球部痉挛均是溃疡疼痛的原因。有学者进行了胃运动生理的研究,观察到胃窦部、幽门括约肌和十二指肠第一段呈协调性运动。由此推断溃疡病的持续性烧灼样痛,是由于溃疡周围水肿与炎症区域的肌痉挛,或溃疡基底部与胃酸接触所引起。但是,盐酸与胃蛋白酶混合物在人体正常皮肤上却产生一种麻醉作用,这表明溃疡病患者的疼痛,胃酸起间接的作用,即病变区肌张力增强或平滑肌痉挛对痛觉敏感的溃疡起了加重疼痛的作用。 消化性溃疡上腹疼痛位于胸6~11脊神经传导范围,是一种内脏性疼痛,其疼痛的典型特征为: 1.长期性 消化性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其上腹部疼痛具有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 上腹部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是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之一,此点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为明显。上腹部疼痛的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然后又复发。通常一年四季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有的患者经反复发作以后病情渐趋严重,表现为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缓解期相应缩短。也有的病人连续几年频繁发作之后,复发次数减少,溃疡愈合。 3.节律性 节律性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特征表现之一。由于疼痛的发生与溃疡面接触胃酸和胃酸的酸度有关,食物是引起胃液分泌的主要原因,故消化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在两餐之间和夜间出现,进食后可以减轻。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重复出现,夜间疼痛较十二指肠溃疡少见。 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这段时间内很少发生溃疡疼痛。 4.疼痛的部位 消化性溃疡疼痛常位于上腹中部、偏左或右侧。胃溃疡疼痛的位置多在中上腹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也多在中上腹,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通常,疼痛症状大致反映溃疡病灶所在的位置,但并不十分准确可靠。 在无并发症的溃疡,疼痛常无放射。当发生并发症时,如穿透性溃疡或溃疡穿孔,常出现向背部的放射痛,或向腹部其他部位的放射痛,甚至向肩部的放射痛。 5.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消化性溃疡上腹疼痛可表现为隐痛、钝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胀痛。病人的感受可以不是真正的疼痛,而是一种“压迫感”、“堵胀感”、“烧灼感”、“饥饿感”。 病人的痛阈和对疼痛的反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疼痛的性质和程度。无并发症的病人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偶尔也有疼痛较重者。约10%的病人在病程中不觉疼痛,直至出现并发症时才就诊,称为无痛性溃疡。 影响消化性溃疡疼痛症状的因素有: 1.年龄 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疼痛往往较轻,这与老年人的感觉比较迟钝有关。 2.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常改变消化性溃疡疼痛的性质和强度。例如,出血后疼痛常缓解;急性穿孔时疼痛极为剧烈;发生梗阻时,典型的空腹疼痛常被上腹胀满感或痉挛性疼痛所取代。 3.精神刺激 剧烈的精神刺激可明显加重或诱发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症状。应用暗示疗法可提高溃疡病患者的痛觉阈值,从而减轻或缓解疼痛症状。 4.饮食影响 暴饮暴食可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症状;进餐或饮牛奶可减轻消化性溃疡疼痛。 5.劳倦影响 过度劳累可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症状;适宜休息则可使其疼痛症状减轻。 6.季节影响 春、秋季节溃疡病疼痛症状加重,亦有人报道秋末冬初气温较低的季节溃疡病疼痛症状加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