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怎么根除

 我来答
傲促何琳CTfb9
2018-11-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47
展开全部
毛囊炎发病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逐渐的会变大成为粟粒状脓疱,中间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这些脓疱大多分批出现,不互相融合。毛囊炎不是治不好的顽疾,只是大部分人不能的坚持治疗,往往有一些好转就降低重视度,并且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那么对于毛囊炎应该如何去治疗和护理呢?
首先,毛囊炎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杀灭细菌、抑制细菌,消退炎症的同时恢复皮肤抵抗力,治疗毛囊炎期间建议口服一些抗生素配合治疗,这样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如:罗红霉素、左旋咪唑、头孢氨苄等。(抗生素可服用三天间隔三天,连续服用不超过1周)
其次,局部可用含有消毒剂的肥皂或1:5000的高锰酸钾液清洗,外用慕晓皙康润膏涂抹患处及周围,草本成分可深入修复受损皮肤,改善炎症,目前在临床应用上有不错的效果,根据患者症状程度不同1-2个月 即可明显改善。
n 注意饮食,毛囊炎患者要切忌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禁忌烟酒,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n 除了饮食之外,作息不规律也会妨碍毛囊炎的治疗,患病期间要按时作息,不要熬夜。
n 禁止抓挠,患有毛囊炎时,抓挠是毛囊炎继发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切忌不要抓挠。
我是大笨蛋qll
2014-09-25 · TA获得超过635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70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4934万
展开全部
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的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症。一般皮肤不清洁、搔抓或肌体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

毛囊炎初发时常为散在性,形状如同米粒大小,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其中心贯穿毛发,周缘有炎性红晕,随后迅速变成脓包,但不互相融合。脓包破裂或拔去其中毛发时可排出少量脓液和血浆,但局部炎症逐渐消退后不留疤痕。毛囊炎好发於头部,而其他有毛部位也可波及。由於毛囊炎的发病部位不同,因此所表现的形式也各异,如生在头部的毛囊炎,治愈后可出现米粒至指甲大的脱发斑,而且患处不再生发,这通常称为秃发性毛囊炎;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其深部相互贯通而融合成片,称为穿凿性毛囊炎;如毛囊炎发生在枕部,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头状硬结,称为乳头状毛囊炎或枕部硬结性毛囊炎。

毛囊炎初发时大都成批出现,每一个损害历时5~7天可以吸收痊愈,然而新的损害不断发生,故病程往往绵延数周至数月,有的甚至更久。症状时轻时重,反覆不愈。瘙痒的程度也不一,有时伴有微痛。检查时患处附近淋巴结肿大,病变严重时可伴有发热。

治疗毛囊炎首先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要避免搔抓等刺激。特别是头部,由於毛发多、皮脂腺和汗腺较丰富,排泄物也多,所以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患者平时要尽量少食刺激性食物、动物性脂肪,并保持每天通便。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这样可以防止诱发毛囊炎。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全身疗法:在皮损广泛而有明显脓头时,应给广谱抗生素治疗。如有条件可送脓液培养,并作药敏试验,这样对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免疫疗法:慢性反覆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开始剂量为0.5毫升,第二次为1毫升,第三次为1.5毫升,以后每次为2毫升。一般注射后无不良反应,如有发热等不适,不要再增加剂量,必要时可减量或停用。
3、局部疗法:皮损发作时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搔抓,皮损部位应将毛发剪短,局部可搽杀菌、止痒的药物如发水等。伴有渗液的患者可用0.1%利凡诺溶液湿敷,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炎症缓解后可以用2%氯霉素乳剂、0.5%新霉素软膏以及3%碘酊外搽。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9-16
展开全部
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少吃油腻、甘甜,辛辣食物,多喝水、不用洗面奶、霜等护肤品,防止堵塞毛孔致毛囊发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等纯受5
2020-07-07 · TA获得超过2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5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冠片N
高粉答主

2020-05-25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万
采纳率:1%
帮助的人:6669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