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的三月街的由来
传说,云南洱海边上住着一位年轻的白族渔夫阿善。夜晚,他在月上打鱼,弹着三弦,唱起渔歌,歌声传到龙宫。龙王小女阿香听见了,来到船上,与阿善结为夫妻。三月十五,是月亮里赶集的日子,各路神仙都到月宫去买东西。
阿香变成小黄龙驮着阿善去赶集。他们来到月宫,与嫦娥、吴刚一起游了大青树下的月亮街,街上热闹极了,万物透明闪亮,看得见,摸不着。
他们回到村里,把月亮里赶集的情况告诉乡亲,大家决定模仿月亮街,在苍山脚下种起三株大青树,定三月十五日在大树周围摆摊设点,让四乡八寨的人前来赶集。大理的“三月街”就这样延续到今天。
扩展资料:
节日胜景:
农历三月,虽然峰壑间还闪现着雪影,但杜鹃花已绽放于丛林,使以往青黑的山颜泛起了红晕。而在山的半腰,出其不意就会飘起一两幅白云织就的飘带,这时的洱海,白帆点点、岛屿隐现,岸柳轻拂如忽闪之眉睫,清波荡漾如多情之眸子,特别迷人。
这样的好时节,也是节庆开始的时候。位于大理古城西门外的三月街上,到处悬挂起皮毛的色彩、布匹的色彩以及牛仔裤、西装裙的斑斓;四下飘飞着药材的异香,还有各种各样的民族美食。大理向来是茶马古道经过之地,也是商贾繁忙的地方,于是,热闹的三月街,似乎成为滇西的“春季交易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理三月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月街
2013-06-20
在白族聚居的大理,与观音有关的传说很多。因大理地处滇西要冲,是古代出入印度、缅甸的门户,大理又是南沼归唐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佛教盛行大理,也必然是观音收纳信徒之地,这可能就是“观音街”之由源。徐霞客的《滇游日记》和《大理县志稿》中曾记述,“俱结棚为市,环错纷云,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无不”。“盛时百货生易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折、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州、县之支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叶、丝棉、毛料、木植、瓷、铜、锡器诸大宗器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为此,明、清后的三月街,已从“观音街”逐渐改变成为名符其实的骡马物资交流大会。
解放后,大理三月街,更加繁荣兴旺,届时除了进行大牲畜、中药材和百货为主的物资交流外,还开展赛马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体活动,随着搞活经济政策的开放,国内外来进行经济活动和观光的人员越来越多。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