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自成是怎么死的呢?
关于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最后死亡原因,有两种说法流传于世:一种是做了大顺皇帝李自成从北京金銮殿仓皇退出之后,一路败北,沿途经过几次大战役,部队溃不成军,在清兵追剿下,最后退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这里,李自成遭遇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死亡,也有说李自成被当地武装包围后,走投无路,自缢身亡。这种说法来源于追杀李自成的清军将领阿济格,他通过俘虏李自成手下士兵,找到李自成尸体,但尸体高度腐烂,无法辨认清楚,所以到底李自成当时是否死在九宫山,一直没有真凭实据。
另一种说法流传于市井之间,也没有真实依据,说李自成没有死亡,在清兵追击下走投无路,为了保命选择在一家寺庙剃度出家,做了和尚,从此四大皆空,在山野寺庙或者江湖上流浪,最终不知所踪。
金庸老先生最后一版著作【鹿鼎记】有对李自成描述,刻画十分详细,说他相貌威武,身材高大,一幅江湖草莽英雄气概,被敌人追击之下,被迫剃发做了和尚,但是没有忘掉美女陈圆圆,偷偷跑到到昆明见一面,不曾想冤家路窄遇见吴三桂,两人单挑,在一座尼姑庵中斗得死去活来,最后还是女婿韦小宝救了一命。有没有这种事情?小说言家不可尽信,不过无风不起浪,李自成没有战死苟活于世,还是有几分可能性。以当时政治形势分析,满族入主中原,打得是明朝崇祯皇帝,占据汉朝江山,与李自成没有不共戴天仇恨,只要他从此偃旗息鼓,清朝也懒得理他。假如是崇祯皇帝最终得胜,李自成免不了被诛九族,即使挖地三尺也必须找出来。
在历史上,李自成起义军最终夺取明朝江山,建立大顺政权,但维持时间过于短暂,属于昙花一现,比较可惜。究其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革命观,没有一个为天下民众服务的崇高理想,一旦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骄傲自满,贪图享逸,痛失巩固政权良机。
金庸著作《碧血剑》中最后叙述很明白,李自成领兵进入北京之后,农民起义军来到花花世界控制不住,开始大肆烧杀淫掠,失去民心,又因为抢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让吴三桂恼怒之下放开山海关,引清军攻打北京,这时候李自成手下士兵都抢到大批金银,谁都不愿意再卖命死战,在战场上一窝蜂后退,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失败。仅从军事形势分析,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在全国与明军作战,消耗了明朝最后力量,为清军入关改朝换代提供了助力。如果不是李自成,满清建立,可能还要晚几年。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宿卒,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张存孟起义军。之后,他辗转投入了高迎祥的手下。随着义军的壮大,战斗勇猛的李自成被称为勇猛的武将,崇祯九年,他被推举为先驱者。
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入城,一举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不久,山海关的一片石头(地名)之战中,大顺军被吴三桂关宁的铁骑和清军夹攻,惨败归来。李自成急忙在明宫武英殿中举行了即位仪式,随即将宫殿放火焚烧,匆忙撤退。
此后,面对清军和吴三桂部的追击,李自成在几战中数败,不得不转战南北。1645年行军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他率领20乘山侦察地形。
到今天为止,关于李自成的去向和死因还不清楚。综合各种各样的记录和传言,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两个。“九宫山死”和“禅隐夹山寺说”。
据《明史》、《小突纪年》和《南疆逸史》等文献记载,李自成率大顺余军抵达湖北九宫山时,看到先锋王的大势已经离去,队伍逐渐散开。在同治年间的《通山县志》中也有记载。但是,“九宫山遇难说”也有两个疑点。首先,清英亲王的阿济格在上奏文中称之为“尸腐”。接下来是南明兵部尚书何腾陆给唐王的一本上奏书,他说:“我的工作是在九宫山斩首李自成,但是老兵的脖子不小心弄丢了。”。从两人提出的上奏文中,事件发生的时候他们不在场,也没有自己确认过王的遗骸的真伪,所以语气混杂,可能是从部下那里听来的。
民国学者申悦庵最初对王的“九宫山死说”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李自成兵败后,没有死在九宫山。取而代之死去的是他的部将孙○,他自己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湖南省石门县三明治灵泉寺老死。这样奇怪的说法,你真的相信吗?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