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珍惜的事例十个事例
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珍惜时间的鲁迅
(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非常珍惜时间。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在北京时,他的卧室兼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集录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两句诗,上联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见太阳落山了还不心里焦急),下联为“恐鹈鸥之先鸣”(怕的是一年又去,报春的杜鹃又早早啼叫)。书房墙上还挂着一张鲁迅最崇敬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用这朝夕相处的对联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紧时间。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巴尔扎克勤奋写作
(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十分珍惜时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他创作出像《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90多部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多产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之所以著作立身,与他珍惜时间、勤奋写作是分不开的。
苏秦刺股
(珍惜时间发愤读书是成才之路)
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和帮别人打短工,后又背井离乡到了齐国拜师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
苏秦自恃学业有成,便迫不及待地告师别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回到家里,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此情此景,令苏秦无地自容,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
“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发愤再读书,他想道:“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决心埋首读书,却不能凭这些学问来取得尊贵的地位,那么,书读得再多,那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次日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倦困难当,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状,心有不忍,便劝他。可是,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惟有如此。才能催我苦读!”经过“血淋淋”的一年“痛”读苏秦很有心得,写出“揣”、“摩”二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
于是苏秦开始用凭所得的学识和“锥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说六国,终获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
读过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人,大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是啊,岁月的脚步是那么匆忙,毫不顾惜你的感慨和嗟叹。正因如此,那些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们,总是把时间抓得死死的,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让我们来看一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吧:
晚上 8:00——12:00 就寝
晚上12:00——早晨8:00 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早晨 8:00——下午5: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
下午
5:00——晚上8: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一位贵夫人,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求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新的循环开始。
这位每天只睡4小时、身高不足1.6米的文学巨匠,摒弃了巴黎的都市繁华和喧嚣,一个人静夜独坐,手握鹅毛笔管,蘸着心血和灵感,写了96部小说,演绎了一部《人间喜剧》。热爱生活、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会使他流芳百世。
时间管理
(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
时间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资源,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然而时间又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只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更多的事,是时间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的。“人生有涯”更是将时间管理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孔老夫子曾经站在河边对着湍急的水流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他见到他的一位弟子时间管理不善,用白天的时间睡觉的时候,给了那位弟子全方位的否定:“朽木不可雕也。”可见,一个人是否会管理时间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重要。西方的管理大师也都对时间管理高度重视。彼德•杜拉克就曾说:“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
是什么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人与人不同,这里面有环境、有机缘、有能力、也有性格的差异。更关键的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如何度过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2000年8月20日《新华周末》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博士带领他的课题组对全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个人生活必需时间10小时42分,家务劳动时间2小时21分,闲暇时间6小时6分。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这样度过。
10年来,人的闲暇时间增加了69分钟,闲暇时间
(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非常珍惜时间。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在北京时,他的卧室兼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集录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两句诗,上联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见太阳落山了还不心里焦急),下联为“恐鹈鸥之先鸣”(怕的是一年又去,报春的杜鹃又早早啼叫)。书房墙上还挂着一张鲁迅最崇敬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用这朝夕相处的对联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紧时间。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巴尔扎克勤奋写作
(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十分珍惜时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他创作出像《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90多部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多产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之所以著作立身,与他珍惜时间、勤奋写作是分不开的。
苏秦刺股
(珍惜时间发愤读书是成才之路)
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和帮别人打短工,后又背井离乡到了齐国拜师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
苏秦自恃学业有成,便迫不及待地告师别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回到家里,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此情此景,令苏秦无地自容,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
“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发愤再读书,他想道:“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决心埋首读书,却不能凭这些学问来取得尊贵的地位,那么,书读得再多,那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次日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倦困难当,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状,心有不忍,便劝他。可是,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惟有如此。才能催我苦读!”经过“血淋淋”的一年“痛”读苏秦很有心得,写出“揣”、“摩”二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
于是苏秦开始用凭所得的学识和“锥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说六国,终获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
读过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人,大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是啊,岁月的脚步是那么匆忙,毫不顾惜你的感慨和嗟叹。正因如此,那些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们,总是把时间抓得死死的,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让我们来看一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吧:
晚上 8:00——12:00 就寝
晚上12:00——早晨8:00 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早晨 8:00——下午5: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
下午
5:00——晚上8: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一位贵夫人,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求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新的循环开始。
这位每天只睡4小时、身高不足1.6米的文学巨匠,摒弃了巴黎的都市繁华和喧嚣,一个人静夜独坐,手握鹅毛笔管,蘸着心血和灵感,写了96部小说,演绎了一部《人间喜剧》。热爱生活、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会使他流芳百世。
时间管理
(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
时间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资源,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然而时间又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只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更多的事,是时间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的。“人生有涯”更是将时间管理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孔老夫子曾经站在河边对着湍急的水流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他见到他的一位弟子时间管理不善,用白天的时间睡觉的时候,给了那位弟子全方位的否定:“朽木不可雕也。”可见,一个人是否会管理时间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重要。西方的管理大师也都对时间管理高度重视。彼德•杜拉克就曾说:“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
是什么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人与人不同,这里面有环境、有机缘、有能力、也有性格的差异。更关键的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如何度过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2000年8月20日《新华周末》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博士带领他的课题组对全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个人生活必需时间10小时42分,家务劳动时间2小时21分,闲暇时间6小时6分。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这样度过。
10年来,人的闲暇时间增加了69分钟,闲暇时间
2014-12-14
展开全部
珍惜生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12-14
展开全部
百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