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时四大汗国都干什么去了
展开全部
四大汗国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时最后定型。因为蒙古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所以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元朝末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元军的武装力量被起义军各个击破,在外镇戍的诸王也相续非死即逃。就以受封出镇江淮地区的三位宗王为例,至正十二年,威顺王的镇所武昌失守,威顺王本人逃到陕西,后来在成州被军阀李思齐围困而死;至正十六年,镇南王的镇所扬州被起义军攻破,镇南王本人则被俘投水死;而宣让王帖木儿在他的镇所庐州失陷之后,逃回了大都,又被封为淮王。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元顺帝北逃,留下淮王监国守大都,淮王被攻克大都的明军杀死。明军改大都为北平,是年为洪武元年。
1371年,明军取河州(元吐藩等处宣慰司治处),元镇西武靖王以所领的吐藩诸部降明。
1382年,明军步骑三十万征云南,次年镇戍云南的蒙古宗王梁王势蹙自尽。
随着元廷北迁,不但对诸多镇戍的宗王失去控制,就是对蒙古的勋臣也一样失去了控制。曾经被成吉思汗封为大师、国王的木华黎,他的后裔开元王纳哈出在辽东有相当的势力,在元朝政府北迁后便逐渐和元主离心离德。洪武二十年,明军出征辽东,北元汗廷要求纳哈出向汗廷靠拢,但“虏主数招之不往”(《明实录》洪武二十年五日),最后,纳哈出以所部“二十余万人”降明,相继投降的还有蒙古“王九、国公群王四”(《明史.鞑靼传》)。
1388年,出塞的明军在捕鱼儿海大败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脱古思帖木儿仅以数十骑逃遁。随后在奔往和林的途中被属下所杀。此役,明军的俘虏包括蒙古的宗王吴王、代王在内共七万七千三十七人。
1389年,元辽王阿札失里(成吉思汗兄弟斡赤斤的后裔)、会宁王塔宾帖木儿降明,二十二年,明于其地设福余、朵颜、泰宁三宁卫。令阿札失里等为卫指挥使等职。
1392年,明军伐哈密。破其城。斩宴笑蒙古豳王(察合台汗阿鲁忽的后裔),哈密兀纳失里王降明。
元朝的藩属,处于蒙古草原西北部的诸汗国也在元廷北迁期间起了重大变化。原窝阔台汗国早已经被大元王朝、察合台汗国及钦察汗国三方削弱、瓜分。察合台汗国亦已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察合台汗国首都亦力把里,统治区域包括原西辽故地和今新疆东部、俄罗斯边疆州,西察合台汗国则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带。后来,蒙古贵族帖木儿推翻西察合台汗国而自立斗粗,自称可汗。伊儿汗国被帖木儿帝国吞并。钦察汗国则成了帖木儿帝国的藩属。诸汗国经过重新分化组合,基本上演变成了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等权力中心。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秋七月癸丑,别失里八朝贡。(别失里八即东察合台汗国。)
帖木儿帝国先后吞并西察合台汗国,大败东察合台汗国,兼并伊儿汗国,挫败钦察汗国,生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后,雄心勃勃,下一个目标,也是最后一个目标,征服明国。永乐二年,帖木儿领兵80万东来攻明,人算不如天算,帖木儿中途因自身健康原因,不幸病逝,帝国大军返回。其后,帖木儿帝国内部为争夺帝位争得你死我活,无暇东顾,最终由其孙哈里承袭王位。在朱棣永乐五年恢复和明的朝贡关系。
元勋臣开元王纳哈出及辽王阿札失里降明之后,当被成吉思汗分封在蒙古东部的诸王除了这部分降明的外,还有一部分被蒙古帝国本部(鞑靼)阿鲁台所吞并。明永乐初,在蒙古草原与明朝对抗的剩有帝国本部及瓦剌。
永乐七年,蒙古瓦剌部投靠了晌销含明廷,成为了明朝的藩属。这时候的蒙古本部立了一位名叫本雅失里的新大汗,永乐八年,朱棣率领50万大军进攻鞑靼,败蒙古本雅失里汗于斡难河,本雅失里仅七骑渡河遁去。战败后的本雅失里在二年后被瓦剌马哈木暗杀,享年33岁。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时最后定型。因为蒙古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所以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元朝末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元军的武装力量被起义军各个击破,在外镇戍的诸王也相续非死即逃。就以受封出镇江淮地区的三位宗王为例,至正十二年,威顺王的镇所武昌失守,威顺王本人逃到陕西,后来在成州被军阀李思齐围困而死;至正十六年,镇南王的镇所扬州被起义军攻破,镇南王本人则被俘投水死;而宣让王帖木儿在他的镇所庐州失陷之后,逃回了大都,又被封为淮王。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元顺帝北逃,留下淮王监国守大都,淮王被攻克大都的明军杀死。明军改大都为北平,是年为洪武元年。
1371年,明军取河州(元吐藩等处宣慰司治处),元镇西武靖王以所领的吐藩诸部降明。
1382年,明军步骑三十万征云南,次年镇戍云南的蒙古宗王梁王势蹙自尽。
随着元廷北迁,不但对诸多镇戍的宗王失去控制,就是对蒙古的勋臣也一样失去了控制。曾经被成吉思汗封为大师、国王的木华黎,他的后裔开元王纳哈出在辽东有相当的势力,在元朝政府北迁后便逐渐和元主离心离德。洪武二十年,明军出征辽东,北元汗廷要求纳哈出向汗廷靠拢,但“虏主数招之不往”(《明实录》洪武二十年五日),最后,纳哈出以所部“二十余万人”降明,相继投降的还有蒙古“王九、国公群王四”(《明史.鞑靼传》)。
1388年,出塞的明军在捕鱼儿海大败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脱古思帖木儿仅以数十骑逃遁。随后在奔往和林的途中被属下所杀。此役,明军的俘虏包括蒙古的宗王吴王、代王在内共七万七千三十七人。
1389年,元辽王阿札失里(成吉思汗兄弟斡赤斤的后裔)、会宁王塔宾帖木儿降明,二十二年,明于其地设福余、朵颜、泰宁三宁卫。令阿札失里等为卫指挥使等职。
1392年,明军伐哈密。破其城。斩宴笑蒙古豳王(察合台汗阿鲁忽的后裔),哈密兀纳失里王降明。
元朝的藩属,处于蒙古草原西北部的诸汗国也在元廷北迁期间起了重大变化。原窝阔台汗国早已经被大元王朝、察合台汗国及钦察汗国三方削弱、瓜分。察合台汗国亦已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察合台汗国首都亦力把里,统治区域包括原西辽故地和今新疆东部、俄罗斯边疆州,西察合台汗国则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带。后来,蒙古贵族帖木儿推翻西察合台汗国而自立斗粗,自称可汗。伊儿汗国被帖木儿帝国吞并。钦察汗国则成了帖木儿帝国的藩属。诸汗国经过重新分化组合,基本上演变成了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等权力中心。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秋七月癸丑,别失里八朝贡。(别失里八即东察合台汗国。)
帖木儿帝国先后吞并西察合台汗国,大败东察合台汗国,兼并伊儿汗国,挫败钦察汗国,生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后,雄心勃勃,下一个目标,也是最后一个目标,征服明国。永乐二年,帖木儿领兵80万东来攻明,人算不如天算,帖木儿中途因自身健康原因,不幸病逝,帝国大军返回。其后,帖木儿帝国内部为争夺帝位争得你死我活,无暇东顾,最终由其孙哈里承袭王位。在朱棣永乐五年恢复和明的朝贡关系。
元勋臣开元王纳哈出及辽王阿札失里降明之后,当被成吉思汗分封在蒙古东部的诸王除了这部分降明的外,还有一部分被蒙古帝国本部(鞑靼)阿鲁台所吞并。明永乐初,在蒙古草原与明朝对抗的剩有帝国本部及瓦剌。
永乐七年,蒙古瓦剌部投靠了晌销含明廷,成为了明朝的藩属。这时候的蒙古本部立了一位名叫本雅失里的新大汗,永乐八年,朱棣率领50万大军进攻鞑靼,败蒙古本雅失里汗于斡难河,本雅失里仅七骑渡河遁去。战败后的本雅失里在二年后被瓦剌马哈木暗杀,享年33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