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脑的议论文怎么写??
2个回答
2013-06-21
展开全部
议论文可以分为:解说性议论文、证明性议论文、思辨性议论文。它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下面以《说“思”》这一作文题目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
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
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
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
二、并列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
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三、递进式
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说“思”: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3、还要“善思”(怎么样)
四、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六、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
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
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
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
七、证明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层次安排与归纳式正好想反。(实例略)议论文是每一个命题,几乎都可以按这几种结构形式构思。多进行“一个题目,多种构思”的训练,有益于开拓思路。当然,以上只是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要求灵活变通,驾驭自如。
四
、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六、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
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
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
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
七、证明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层次安排与归纳式正好想反。(实例略)议论文是每一个命题,几乎都可以按这几种结构形式构思。多进行“一个题目,多种构思”的训练,有益于开拓思路。当然,以上只是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要求灵活变通,驾驭自如。
一、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
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
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
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
二、并列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
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三、递进式
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说“思”: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3、还要“善思”(怎么样)
四、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六、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
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
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
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
七、证明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层次安排与归纳式正好想反。(实例略)议论文是每一个命题,几乎都可以按这几种结构形式构思。多进行“一个题目,多种构思”的训练,有益于开拓思路。当然,以上只是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要求灵活变通,驾驭自如。
四
、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六、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
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
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
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
七、证明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层次安排与归纳式正好想反。(实例略)议论文是每一个命题,几乎都可以按这几种结构形式构思。多进行“一个题目,多种构思”的训练,有益于开拓思路。当然,以上只是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要求灵活变通,驾驭自如。
2013-06-21
展开全部
议论文就是举例论证啊论证你的观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