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没有成功?

 我来答
Du知道君
高能答主

2021-09-26 · 若有问题,可以点击我头像向我付费咨询。
Du知道君
采纳数:17105 获赞数:1769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变法实施过程中掀起了朝廷里面的“新旧党争”,遭受到以司马光为首的这些保守派势力的反对与攻击。这些保守派抓住变法出现的问题,攻击措施本身,也弹劾王安石,甚至连太皇太后也出面反对。
  2. 王安石变法,重在财政与军事,但他却忽视了变法稳健推进所需要的前提,那就是吏治。要想把制定的政策措施有效地实施下去,必须要有一个由上下层官员组织构成的监察管理系统。就拿变法中的青苗法来说,本意就是为了使农民度过天灾或欠收的难关,同时又可以盘活国家的资源,一举两得,利国利民,但由于缺乏监督与管理,底层的官吏最后为了私利,大幅提高利息,且把自愿借取变成了强制分配,最终导致贫农破产,一无所有,成为流民。
  3. 变法损害了各方面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反对及阻碍。司马光说王安石的变法,是国与民争利。其实说对了一半,如果变法有效地执行下去,则争的不是百姓农民的利,而是地主集团的利益。由于缺乏监管,变法在基层实施时就出现了扭曲,结果导致国家同时争了地主集团与农民阶级的利。因此,最后上至朝中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在极力反对变法了。

二、变法的背景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时,北宋表面上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实际上内部危机重重。历任君王坚持扬文抑武的国策,致使朝廷文官繁冗,与唐朝相比较,数量多达数倍。军事上实行募兵养兵制,导致需要用兵时,兵员众多,军费支出巨大,而实际上这些兵员战斗力十分有限,起不到应有作用,边境还是一直在遭受着北方契丹的侵扰。此外,朝廷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各项支出甚多,致使国库亏空。宋神宗年纪轻轻,一上任就面对“冗官、冗兵、冗费”这个现实,内心焦虑不已,心想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国家机器将难以运转,于是寻求着改变这一局面。

三、变法的意义

  1. 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2. 租税负担趋于公平;
  3. 社会和谐安定、财政思想和理财观念的树立。

天问9527
2021-09-29 · TA获得超过5.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13万
展开全部
先简单说一下王安石变法怎么产生的。宋神宗即位后,北宋整体状况虽然谈不上内忧外患,但是也不是很好。

财政上,军队开支吃掉财政支出的七八成,但是部队战斗力不如人意,是为冗兵;
行政上,通过恩荫得官的数量越来越大,这其中包括功臣之后和宗室,是为冗官;
地方上,因为北方国防压力巨大,而当地财政(尤其是西北)不足以应付军事开支,不得不从他处抽调,那个时代又不是现在,物流的代价是很大的,钱粮运输本身就会产生很大一笔开销,是为冗费。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根子上就是因为西北边患,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西夏完蛋就行了。
可是西夏不是撮尔小国,国中带甲百万没有,三十万大军那也是能拉出来的,不是一句话就能灭的掉的。宋神宗年轻时就有志于西夏,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国家财政困窘,军队战力拙计,要想完成目标很是需要一些努力。
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本质也是政治交易的产物。概括起来就是:
宋神宗给予王安石足够的权力(以内降指挥开启变法,变法过程中清洗了御史台)和意识形态解释权(一道德,以王安石主张的新学为国学改革科举),王安石以此推行一系列财政政策来创造财政盈余,并以此为筹码拉拢官僚阶级(给公务员加薪)并改组军队(宋代是募兵制,改组军队不发福利你等着兵变吧),继而推行对西北的扩张战略(横山攻略和熙河攻略)。
这波交易算得上合情合理,各取所需。
首先,从宋神宗的角度,要想打破当时东亚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击败辽宋夏中最弱小的一环:西夏。以缓解北宋河北、河东、陕西三线囤积重兵的军事财政双重压力。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修改对西夏以守御为主的战略,也就是“改国是”,这必然需要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和有效的财政、军事手段相配合,也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团队来实现这个目标。
而对王安石来说,长期在地方的治理经验让他改革措施很接地气(那些说王安石变法超越时代的我觉得你们还是有必要好好翻翻故纸堆),很多变法内容王安石在地方上也做过实践。但是北宋的官场规则里有这么一条:极少能有宰相长期居于中枢,在王安石之前,北宋名相如赵普、寇准、韩琦这种级别的宰相都是几进几出,连续为相时间很短,累计时间也通常不超过十年。因此即使是出于改革的延续性上,王安石都需要一个团队来支持自己的新法长期有效运作下去。以一道德把新学定为官学占据意识形态主流的方式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有点类似于后世“党校”的作用,顺便还能为王安石的学术主张张目,这是可能万古流芳的事。
宋神宗手里有权力可以定性王安石的学术主张,王安石有能力可以实现宋神宗的政治抱负。于是交易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拉开序幕。
而当新法逐步推行,北宋财政盈余逐渐增多;王韶开熙河,北宋对西北的布局逐步实现。新的交易就开始了。
古往今来,任何标准线以上的皇帝都不会吝于扩张手里的权力,所以宋神宗通过变法逐步稳固自己的权力,并对平衡各势力的政治手腕逐渐熟悉以后,很自然地选择踢开王安石,自己单干。他需要一个新的交易对象:总体要求就是听话,必须既能支持新法,又不能主导新法。
所以王安石下台后,长期盘踞相位的不是吕惠卿、章惇这样的新法干将,而是王珪这样的“三旨相公”,在此期间宋神宗推行了元丰改制,重新变革了官制。并主导了元丰西征这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简单梳理了一下变法的过程后,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考虑到王安石的新法有一部分(例如军事、科举、财政)长期被宋政府沿用至南宋,所以所谓的“失败”应该是指宋神宗死后旧党回归中枢,第一次中断变法。而这一事件的起因,本质也是宋神宗在临终托孤时没有选择新党而选择司马光。
那么为什么宋神宗会在临终时抛弃变法呢?其实还是交易。
前面提到,王安石去相位后,长期盘踞相位的是王珪,宰执中存在很高比例的“天子党”,这在皇帝身体健康的时候当然是利好,毕竟会迎合上意的人用的顺手。但在天子病危以后,“天子党”在政治大事件中没有主见的缺点就暴露无遗。宋神宗的儿子当时还远没有达到能亲政的能力和年龄,高太后性格上其实也颇为强势(关键词:十三团练),加上自己还有个(尤其是旧党中)名声不错的亲弟弟,真搞出什么兄终弟及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个时候,保证自己亲儿子顺利即位并亲政才是首要目标,其他的都能凑合。这个时候我们做个简单的推演:
1、维持现有中枢阵容不变。
这是最糟的方案,等宋神宗一蹬腿,倾向旧党的高太后一定会启用旧党,而善于迎合上意的宰执团队很可能选择默认,自己人亡政息不说,如果自己的老妈随着这样的政治布局而野心膨胀,难保不会出什么意外。
2、招新党元老托孤。
这个选择一样不合适,结果是激化后党和相党的对立。纵使高太后不做吕后,谁能保证王安石们不做周勃?而且,宋神宗自己也因为杀宗室惹了一身骚,宋太宗和赵德昭的旧事不远,虽然新党能保着自己的儿子亲政(毕竟神宗不只一个儿子),但是心怀不满的旧党必然会选择依附在高太后和小皇帝他二叔身边。哲宗毕竟是晚辈,闹出不愉快来在孝道上是很吃亏的。不说阿齐那和塞思黑,郑庄公的旧事孔夫子也没有给好话。
3、招旧党元老托孤。
这个选择看起来天马行空,但是并非不合理。旧党多自诩君子,君子又多标榜忠孝为先。我给你托孤重臣这个大蛋糕,你们看着办吧。再谋逆把我儿子弄死了,你们一世英明也别要了。我也没别的要求,保着我儿子亲政就行。你们那几块料我还不清楚?抱残守缺可以,冲锋陷阵就歇歇吧,新党早晚能卷土重来。
于是最终结果,宋神宗临终托孤时抛弃了自己一贯的政治抱负,由旧党执政换取自己儿子的顺利即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宜兴三维电气
2021-09-19 · 超过3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只可惜实行上反而成效一般,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下列可就五方面论之:
(一) 政策未能对症下药──王安石的变法所针对的只是皮毛,远未到核心问题──支出太多,而支出太多则是因为冗官。不针对到冗官,财政问题解决不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非但不是针对支出太多问题,反而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主,如此则不能解决财困。又如军事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非针对到宋朝的军事死穴──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
(二) 政策本身之缺点─—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实行,与理想相去悬绝。如果贫困民户自愿请贷官钱,尚有可说,但实际上是地方官强迫农民五家互保后在逐家派定数目,称为散青苗,地方官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盖怕贫下户无力偿还,这还谈什么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这数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负担的。  (三) 拘泥古制─—王安石说他的新法皆出于先王及孔子遗训,以塞反对新法之人的口,如将青苗法比之“周礼”之泉府;免役法本之于“周官”的府史胥徒,王制之庶民在官禄足以代其耕;保甲法比于先王之农为兵,市易法比于汉之平准。古今风俗不同,环境各异,源于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时合宜。
(四) 刚愎自用─—王安石性刚,与神宗议论国事,有所抗辩,声色俱厉,神宗每为之改容听纳。创行变法之初,司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安石覆书抗议,深不以为然,二人本是极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从此画地绝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olaris190601

2021-09-19 · TA获得超过4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76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48.7万
展开全部
变法在推行过程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举措和不当的执行方式在不同程度损害了百姓利益(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遇到了很大阻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