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总结怎么写呀
2个回答
2013-06-22
展开全部
百年校庆总结表彰大会部分发言
1月11日,我校举行百年校庆总结表彰大会。这次校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是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共同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通过校庆,我们总结了复旦百年的奋斗历程,凝炼了复旦精神,凝聚了全校人心,鼓舞了斗志,提高了社会声誉,进一步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会上,师生代表回顾总结了百年校庆的收获和体会,重温了3年多来积极筹备、辛勤付出、共襄盛举的难忘时刻。现选登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成功凝结着智慧与创造
校庆办 方晶刚
此时此刻,站在这个讲台上代表受表彰的同志们发言,心情十分激动,有许多话语想说,有许多情感要表达,三年又七个月,1380多个日日夜夜,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使我们感到庆幸的是百年校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全体复旦人的成功,是复旦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成功。
三年多来,百年校庆的各项筹备工作始终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关注、关心、支持和热情的参与。正是他们在教室里、论坛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百年校庆宗旨;正是他们的业绩、工作和每一个努力构筑起复旦精神的历史传承和今日的辉煌;而且,也正是他们对复旦这一共同事业的理解、信念和热情为百年庆典定下了基调,营造了气氛。为此,我们由衷地感谢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志愿者和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假如没有他们深切的理解、热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百年校庆的庆典年就不可能那么隆重、热烈,就不可能那么精彩、令人难忘。
2004年底,在筹备工作进入庆典年的关键时刻,学校领导班子作出决定,设立筹备工作秘书处,加强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的力量,在整个庆典年中,秘书处在秘书长燕爽同志的带领下,发扬了团结协作、勇挑重担的精神,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谋划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确定了一个又一个细节,从而确保了庆典大会、庆典酒会、庆典晚会和整个接待工作的整体性的成功。为此,我们对燕爽同志所带领的秘书处的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同时,我不得不提的是百年校庆办公室,因为本人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最深切、最真实地与这个团队工作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这是一支我经历中让我最为感动和骄傲的团队,这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的团队。三年多的时光,他们以对复旦大学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十分用心、十分真心地筹划着百年校庆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母亲病危、去世了,有的同志,父亲重病动了大手术,有的同志,岳母突然离开人间,但都丝毫没有影响到工作;为了百年校庆,有的同志,一次次推迟婚期,有的同志,改变原来的生育计划。在这里,我可以无愧的说,百年校庆的成功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曾经在一号楼的办公室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庆典年四个高潮,每一个高潮前的一个星期,他们都一个通宵接着一个通宵地忙碌着,使我感到愧疚的是,他们为了工作,顾全大局,最后几乎都没有机会走进大会、晚会和酒会的现场,去亲自感受那种隆重、热烈、令人难忘的气氛。“能遇上百年校庆是我们的幸运,一辈子只干这一件事也值了!”这是校庆办同志说出的一句令我感动不已,也是我将永远铭记在心的一句话。校庆办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各位同志也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但我相信,三年多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的磨砺与锻炼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作为宝贵的拥有和精神财富,三年中在筹备百年校庆工作中所建立起的那种友情和信任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永久珍藏。
与上述同样重要的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自始至终给予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和百年校庆办公室以诸多的关心和关怀,特别是秦绍德书记和王生洪校长,在学校诸多繁重工作中,对百年校庆工作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每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和难题时,他们总是以卓越的远识和大胆的政治勇气帮助我们解惑破解难题;每当我们在工作中有所进展和收获时,他们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悉心的关照鼓励我们再接再厉。
总结表彰会应该是百年校庆的谢幕,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谢谢”两个字,但所有的感激又怎能是“谢谢”两个字包容得了的呢。
志愿者的自豪和责任
中文系 高天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参与百年校庆的2500余名志愿者谈谈我们的经历和感受。
还记得一年半以前,我从秦书记手中接过支教志愿者的旗帜,胸佩志愿者的标识,和我的11名队友离开上海踏上征程,到大山深处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去接力复旦支教事业的荣光。而今天,我在这里,同样戴着志愿者的徽章,但身后不仅仅是11个人,而是2500位复旦学子。2500位复旦学子,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百年校庆志愿者!
当我在准备这份稿子的时候,我的不少志愿者战友都跟我说,让我一定要代表大家说一声“谢谢”,因为我们从中收获得太多太多。
首先,我们要感谢学校各职能部处的老师们,感谢你们对于我们的爱护有加。对于我们工作中出色的地方,老师们称赞不已,对于一些我们不懂的地方,老师们悉心地指导。他们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学生志愿者,我想说,是老师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坚持做到最好。
其次,我们要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次历练的机会。我们真是无比的幸运,因为这样的机会百年一遇,学校给与我们这个平台,让我们可以参与这一整年高规格的校庆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能力。
从上海论坛、5·27校庆日、9月校庆接待月、庆典酒会、庆典大会、庆典晚会,一直到“挑战杯”,回首我们走过的这段志愿者岁月,充满着忙碌、艰辛和付出,但更多的是感动、成长和收获。我们在忙碌的同时学会了思考,在艰辛的同时历练了自己,在付出的同时更将这份爱国荣校之情深深地镌刻在心底。
“校友返校月”工作组的志愿者,在整整一个月中,顶着炎炎烈日,来回燕曦园、穿梭南北区,为回母校的校友提供全天、全月无间隙的陪同服务;接待系统的志愿者在机场一呆就是十四、五个小时,9月18日,他们是在机场、火车站、宾馆里的一遍遍彩排中过的中秋佳节;庆典大会组的志愿者,忙碌了两个星期,彩排了十几遍,不少志愿者对正大体育馆的场地熟悉程度了如指掌,但最后我们只能在与庆典大会现场一场之隔的外场“聆听”盛况;庆典晚会组的志愿者,离舞台仅几十米之远,却看不到“正戏”,只能在漫天烟花中背对着舞台维持秩序。办公室工作组的志愿者,整天忙碌在电话、电脑、打印机的三点一线,他们做的是烦琐而又乏味的工作,他们是志愿者的志愿者。预备队的志愿者,培训比谁都辛苦,哪个组的工作都要熟悉,可到最后庆典开始了仍有小部分志愿者还是预备队员,没有正式上岗的机会,真正实践了我们志愿者的那句口号“为了复旦的百年荣光而时刻准备着!”当庆典晚宴结束时,15位海外校长手挽手齐刷刷地向我们鞠躬时,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志愿者不单单是一个服务者,更是一个被教育者。校庆志愿者的经历使我们历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历炼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学会了感悟与思考,加深了对复旦精神的理解,增强了深为复旦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收获了爱,纯粹得如同与生俱来的,复旦给我们的爱,我们对复旦的爱;更收获了一种对于母校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与身份归属感。
我还记得庆典大会最后一次彩排的一幕动人场景,彩排的最后一个流程是唱校歌,当时秦书记说:“请全体起立,唱复旦大学校歌!”在校歌声响起的一霎那,会场的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开始齐声唱校歌直到结束,就像是正式的大会一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复旦人的归属感吧。当复旦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扎根时,在为庆典活动辛劳的任何时刻,哪怕只是一个彩排,哪怕只是一个试音,都能令我们感动得流泪,都能令我们灵魂中最值得自豪的东西沸腾!
80年代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成长在家庭的宠爱和国家的富强中;但同时我们又是缺乏实践经历的一代,只有通过实践的历练我们才能成长成熟。这段校庆志愿者的经历,将成为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今天,我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服务母校,明日,我们将实践新一代复旦人的志愿服务精神,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1月11日,我校举行百年校庆总结表彰大会。这次校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是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共同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通过校庆,我们总结了复旦百年的奋斗历程,凝炼了复旦精神,凝聚了全校人心,鼓舞了斗志,提高了社会声誉,进一步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会上,师生代表回顾总结了百年校庆的收获和体会,重温了3年多来积极筹备、辛勤付出、共襄盛举的难忘时刻。现选登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成功凝结着智慧与创造
校庆办 方晶刚
此时此刻,站在这个讲台上代表受表彰的同志们发言,心情十分激动,有许多话语想说,有许多情感要表达,三年又七个月,1380多个日日夜夜,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使我们感到庆幸的是百年校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全体复旦人的成功,是复旦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成功。
三年多来,百年校庆的各项筹备工作始终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关注、关心、支持和热情的参与。正是他们在教室里、论坛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百年校庆宗旨;正是他们的业绩、工作和每一个努力构筑起复旦精神的历史传承和今日的辉煌;而且,也正是他们对复旦这一共同事业的理解、信念和热情为百年庆典定下了基调,营造了气氛。为此,我们由衷地感谢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志愿者和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假如没有他们深切的理解、热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百年校庆的庆典年就不可能那么隆重、热烈,就不可能那么精彩、令人难忘。
2004年底,在筹备工作进入庆典年的关键时刻,学校领导班子作出决定,设立筹备工作秘书处,加强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的力量,在整个庆典年中,秘书处在秘书长燕爽同志的带领下,发扬了团结协作、勇挑重担的精神,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谋划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确定了一个又一个细节,从而确保了庆典大会、庆典酒会、庆典晚会和整个接待工作的整体性的成功。为此,我们对燕爽同志所带领的秘书处的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同时,我不得不提的是百年校庆办公室,因为本人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最深切、最真实地与这个团队工作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这是一支我经历中让我最为感动和骄傲的团队,这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的团队。三年多的时光,他们以对复旦大学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十分用心、十分真心地筹划着百年校庆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母亲病危、去世了,有的同志,父亲重病动了大手术,有的同志,岳母突然离开人间,但都丝毫没有影响到工作;为了百年校庆,有的同志,一次次推迟婚期,有的同志,改变原来的生育计划。在这里,我可以无愧的说,百年校庆的成功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曾经在一号楼的办公室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庆典年四个高潮,每一个高潮前的一个星期,他们都一个通宵接着一个通宵地忙碌着,使我感到愧疚的是,他们为了工作,顾全大局,最后几乎都没有机会走进大会、晚会和酒会的现场,去亲自感受那种隆重、热烈、令人难忘的气氛。“能遇上百年校庆是我们的幸运,一辈子只干这一件事也值了!”这是校庆办同志说出的一句令我感动不已,也是我将永远铭记在心的一句话。校庆办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各位同志也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但我相信,三年多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的磨砺与锻炼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作为宝贵的拥有和精神财富,三年中在筹备百年校庆工作中所建立起的那种友情和信任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永久珍藏。
与上述同样重要的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自始至终给予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和百年校庆办公室以诸多的关心和关怀,特别是秦绍德书记和王生洪校长,在学校诸多繁重工作中,对百年校庆工作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每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和难题时,他们总是以卓越的远识和大胆的政治勇气帮助我们解惑破解难题;每当我们在工作中有所进展和收获时,他们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悉心的关照鼓励我们再接再厉。
总结表彰会应该是百年校庆的谢幕,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谢谢”两个字,但所有的感激又怎能是“谢谢”两个字包容得了的呢。
志愿者的自豪和责任
中文系 高天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参与百年校庆的2500余名志愿者谈谈我们的经历和感受。
还记得一年半以前,我从秦书记手中接过支教志愿者的旗帜,胸佩志愿者的标识,和我的11名队友离开上海踏上征程,到大山深处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去接力复旦支教事业的荣光。而今天,我在这里,同样戴着志愿者的徽章,但身后不仅仅是11个人,而是2500位复旦学子。2500位复旦学子,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百年校庆志愿者!
当我在准备这份稿子的时候,我的不少志愿者战友都跟我说,让我一定要代表大家说一声“谢谢”,因为我们从中收获得太多太多。
首先,我们要感谢学校各职能部处的老师们,感谢你们对于我们的爱护有加。对于我们工作中出色的地方,老师们称赞不已,对于一些我们不懂的地方,老师们悉心地指导。他们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学生志愿者,我想说,是老师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坚持做到最好。
其次,我们要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次历练的机会。我们真是无比的幸运,因为这样的机会百年一遇,学校给与我们这个平台,让我们可以参与这一整年高规格的校庆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能力。
从上海论坛、5·27校庆日、9月校庆接待月、庆典酒会、庆典大会、庆典晚会,一直到“挑战杯”,回首我们走过的这段志愿者岁月,充满着忙碌、艰辛和付出,但更多的是感动、成长和收获。我们在忙碌的同时学会了思考,在艰辛的同时历练了自己,在付出的同时更将这份爱国荣校之情深深地镌刻在心底。
“校友返校月”工作组的志愿者,在整整一个月中,顶着炎炎烈日,来回燕曦园、穿梭南北区,为回母校的校友提供全天、全月无间隙的陪同服务;接待系统的志愿者在机场一呆就是十四、五个小时,9月18日,他们是在机场、火车站、宾馆里的一遍遍彩排中过的中秋佳节;庆典大会组的志愿者,忙碌了两个星期,彩排了十几遍,不少志愿者对正大体育馆的场地熟悉程度了如指掌,但最后我们只能在与庆典大会现场一场之隔的外场“聆听”盛况;庆典晚会组的志愿者,离舞台仅几十米之远,却看不到“正戏”,只能在漫天烟花中背对着舞台维持秩序。办公室工作组的志愿者,整天忙碌在电话、电脑、打印机的三点一线,他们做的是烦琐而又乏味的工作,他们是志愿者的志愿者。预备队的志愿者,培训比谁都辛苦,哪个组的工作都要熟悉,可到最后庆典开始了仍有小部分志愿者还是预备队员,没有正式上岗的机会,真正实践了我们志愿者的那句口号“为了复旦的百年荣光而时刻准备着!”当庆典晚宴结束时,15位海外校长手挽手齐刷刷地向我们鞠躬时,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志愿者不单单是一个服务者,更是一个被教育者。校庆志愿者的经历使我们历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历炼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学会了感悟与思考,加深了对复旦精神的理解,增强了深为复旦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收获了爱,纯粹得如同与生俱来的,复旦给我们的爱,我们对复旦的爱;更收获了一种对于母校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与身份归属感。
我还记得庆典大会最后一次彩排的一幕动人场景,彩排的最后一个流程是唱校歌,当时秦书记说:“请全体起立,唱复旦大学校歌!”在校歌声响起的一霎那,会场的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开始齐声唱校歌直到结束,就像是正式的大会一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复旦人的归属感吧。当复旦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扎根时,在为庆典活动辛劳的任何时刻,哪怕只是一个彩排,哪怕只是一个试音,都能令我们感动得流泪,都能令我们灵魂中最值得自豪的东西沸腾!
80年代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成长在家庭的宠爱和国家的富强中;但同时我们又是缺乏实践经历的一代,只有通过实践的历练我们才能成长成熟。这段校庆志愿者的经历,将成为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今天,我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服务母校,明日,我们将实践新一代复旦人的志愿服务精神,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2013-06-22
展开全部
就这样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