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硝态氮肥: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扩展资料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长效氮肥。
一、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三、酰胺态氮肥
尿素:分子式CO(NH2)2,含N量44-46%。固态肥料含氮最高的优质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潮解。生理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一小部分以分子态吸收,大部分经脲酶作用转化为(NH4)2CO3被吸收,肥效较NH4+—N和NO3-—N慢,作追肥时,要提前4-5天施用;对土壤无不良反应。可作基肥,追肥,不提倡作种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石灰性和碱性土壤施用时要深施覆土,防止氨的挥发。
四、长效氮肥
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
长效氮肥的共同特性:
1、溶解度小,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减少氮的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
2、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的供应。
3、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
扩展资料:
氮肥的合理使用
1、目的: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施入氮肥后,作物对氮肥中养分吸收的数量占施入氮肥的百分比。我国目前旱田40~60%,水田30~45%,平均50%左右。
2、氮肥损失途径:铵态氮肥的分解挥发,硝态氮肥淋失、反硝化作用。
3、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1)深施覆土:增加对NH4+的吸收减少挥发,为保证植物供应可早施几天。深度因用量而异,少(每公顷施肥75---112.5kg)宜浅,多(每公顷施肥300---375kg)可深(12~15cm)。春季垄作玉米或高粱,一次深施入犁沟,可不再追肥。
(2)调控水分:在一定土壤含水范围内,利用率随水分增加而增加。追肥时旱田可通过灌溉调节,无灌溉时可看墒情;水田不能大排大灌。
(3)氮肥球状化或缓效化:把氮肥与腐熟的农家肥或肥沃的细土混匀,加工制成球状称球肥。球状肥料比表面积减小,释放养分较粉状慢,局部浓度高,肥效持续长。施用时注意用量。可作基肥或追肥,深施,宜早不宜晚。
(4)铵态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控制铵态氮的硝化。
(5)合理分配和选择肥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氮肥主要有以下几种:尿素[CO(NH2)2] ,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 ,碳酸氢铵(NH4HCO3),氨水(NH3.H2O),液氨(NH3),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
含氮量最高的五种氮肥分别为:尿素-约46.7%,硝酸铵-约35%,氯化铵-约26.2%,硫酸铵-约21.2%,碳酸氢铵-约17.7%。
扩展资料
常见氮肥的分类:
1、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共同特性:a、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b、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c、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d、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e、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特性如下:a、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b、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c、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d、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e、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3、长效氮肥,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共同特性:a、溶解度小,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减少氮的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b、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的供应。c、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
4、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潮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氮是作物营养元素中(除碳、氢、氧以外)需要量最大的元素。现代氮肥生产主要是氨加工过程。氮肥生产是化肥工业中规模最大的部分。1982—1983肥料年度,世界氮肥产量(以N计)达到62.033Mt,大于磷肥加钾肥的总和。中国1983年氮肥产量为11.094Mt,约占化肥总产量的80%。
功能 元素氮在植物体内是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它和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两种来自土壤的元素)。氮又是作物细胞分殖的关键,细胞分殖缓慢或停止,就意味着作物减产。施用氮肥除提高农业产量外,还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例如提高谷物、牧草和花生等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氮肥可以三种形式的氮进入土壤,即铵态氮 (NH嬃)、硝态氮(NO婣)和酰胺态氮(—CO—NH2)。第三种形式的氮进入土壤后,在尿素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铵态氮。除水稻等少数作物能在土壤灌水条件下吸收利用铵态氮以外,多数作物吸收硝态氮。土壤中铵态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成硝态氮。
原料 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少量来自煤气工业和其他工业回收的副产氨。因此,氮肥生产一般需要与合成氨生产配套。在合成氨和氮肥配套的工厂中,合成氨装置的投资占总投资中的很大比例。
http://www.hoodong.com/wiki/%E6%B0%AE%E8%82%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