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变法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什么变法?(1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变法的主要内容。(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4)两次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何共同作用?(1分)
================================================
答案:
(1)商鞅变法。
(2)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3)北魏孝文帝 改鲜卑姓为汉姓。
(4)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共同作用:促进社会封建化进程。
材料一 :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什么变法?(1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变法的主要内容。(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4)两次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何共同作用?(1分)
================================================
答案:
(1)商鞅变法。
(2)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3)北魏孝文帝 改鲜卑姓为汉姓。
(4)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共同作用:促进社会封建化进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