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上帝的七个儿子都叫什么?
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独生爱子。是三位一体上帝中的第二位格,是太初与上帝同在的道,就是上帝。万有是靠他造的、借他造的、为他造的、并靠他而立。他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
我们相信基督的单一位格,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基督不是受造的,而是受生的--作为完全的上帝,基督是自有永有的;作为完全的人,基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玛丽娅所生--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特殊启示。
他完全地献上自己成为我们的赎罪祭,用他自己的宝血救赎了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后第三日身体复活;他又升上高天,现在坐在父上帝的右边,为他的圣徒祈求;为了上帝国度的实现,他将会再来;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上帝(神):《圣经》中的“上帝”源于希伯来文“Elohim”,作为基督教的至高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并对人赏善罚恶。“上帝”本是中国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及二十四史中至上神的概念。中国典籍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是《尚书》的《虞书·舜典》。
明末清初时期,翻译者难以确定“God”对应的中文用词,便用拉丁概念“Deus(天上的)”的音译“徒斯”代替。最早把“God”翻译成“上帝”的是利玛窦,他在1595年编写的《交友论》中,开始使用“上帝”这个概念来指称造物主。
利玛窦以基督教的目光阅读和研究中国典籍时,在中国经典中发现了“天”和“上帝”的概念,认为可以用来翻译“Deus”。
后来,他了解到朱熹将“天”解释为一种义理,与《圣经》中“Deus”的含义不同,故采用“天主”和“上帝”来翻译。之后马礼逊采用“神”一词进行翻译。太平天国的传教士翻译《圣经》时,“上帝”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