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立时我该怎么办?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6-18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75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9.6万
展开全部
“二元对立时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上次是在一个群里分享时有人问我的一个问题,说真的我也经常遇到二元对立的情况,有时这种问题确实让人挺头疼的。

首先来聊聊什么是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也就是自己在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时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或者是自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这时我们只能选择实施部分或者其中一个。

要是都可以满足的话我们也就不会存在二元对立,都去做就好了。

要是存在明显的优劣势的话那也不会存在二元对立,那肯定是选择最优的那个方案。

自己面前有两盘食物,可以随便吃,你会二元对立吗?

不会,你可以选择先吃谁,后吃谁,或者一起吃都可以。

还是这两盘食物,一盘是你喜欢的,一盘是你讨厌的,你会二元对立吗?

不会的,我们肯定选择自己喜欢吃的。

继续两盘食物,他们各自具备的营养价值不同,但是你只能选择其中一盘,你会选择谁?

这时我们可能会采用收集信息的方式,分析出各自的利弊,谁最适合自己、谁营养价值高我们就选择谁,但有时两个给我们带来的利弊都差不多时我们可能就会犹豫到底去选谁?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面对二元对立的方式是使用逻辑或偏好。

什么情况下会存在二元对立呢?

要么这两个方案带来的利弊差不多,做选择时两个方案带来的收益以及需要承担的风险都差不多,这时也就会存在二元对立了。

要么是两个存在相悖,也就是你觉得做了这个对不起那个,做了那个对不起这个,这时我们也会纠结到底选择哪个?

我说个这样的例子,这个例子是一位台湾妈妈,她有俩孩子一儿一女,儿子患重症,需要大量的医药费,但家庭根本无法承担,这时她面前出现了一个人,他没有子女,说可以帮助她,但有个条件就是把女儿给他抚养,这时如果是我们会选择什么:留住女儿,但儿子因为没有支付足够的医疗费无法继续治疗必将死去;

选择把女儿卖给别人,救活儿子,这将是她心中一辈子最大的痛苦,可能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之中。

这个剧情最终她选择把女儿卖给对方,去救活儿子,而不幸的是最终儿子没有救活,女儿也没有了。

她这一辈子也几乎深深的活在了痛苦之中,她多次试着去寻找回自己的女儿,找了很久很久,依然没有任何下落。

后来她在台北开了一家咖啡店,取名“遇见”,这个地方的特点就是人流动率高,而且是国外来台北都可能会路过的地方,之所以选择这么一个地方在于她希望有一天可以在这个咖啡厅“遇见”她的女儿。

后来香港警察查到一起人口失踪案,刚好找到了她的女儿,找到时还不能完全确认,所以只是一直在跟踪调查,但不幸的是有一天她的女儿出现了车祸,被车撞死。

后来警方通过大量的数据来核实这个女方的身份,确认就是台湾那位妈妈丢失的女儿。

后来香港警察总署派出负责这个案件的一男一女,去找到这位妈妈,打算告知她真实情况。

当他们来到台北,进行对质后也核实这位女士就是那位死去女孩的妈妈。

但这时其实这位妈妈整个身心大不如从前,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极度的虚弱。

那位女士警察犹豫了,在考虑要不要告诉她真相,如果真的说了,她能承受吗?

最终她选择没有告诉,那位警察女士看过死去那位女孩的日记,有一段话是她曾经说给她妈妈的。

那位妈妈提起这个事也非常的伤心,她们两个拥抱在一起哭泣,然后那位警察女士在台北妈妈耳边说起了那段话,然后她俩相认了。

后来那位警察女士也经常去台北看望那位认的“妈妈”,这位妈妈也感到很幸福,在生命快结束时还能寻找到自己女儿。

这位警察女士也很幸福,享受着妈妈的照顾与爱。

这个悖论够大吧,你到底选择是救活儿子还是失去女儿?你还是会选择失去儿子,保住女儿?

警察是选择告诉这位妈妈真相,还是不告诉真相?

现实中我们会不会遇到这么大的悖论,我想说肯定有,但这一定是少数人,一般人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悖论。

但是比这小点的冲突还是不少的。

我们重新来理下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在问你二元对立时怎么办?也不是在问你我有两种选择方案时到底是选A还是选B。

而是在问你做选择时你的决策标准是什么?我们只有搞清楚了自己做选择时的决策标准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去做选择。

我们来继续探讨一般做决策时我们可以参考的标准有哪些?

1

根据偏好,自己面前有两份食物,一份自己喜欢的,一份不喜欢,那我们在没有其它条件干扰的情况下肯定是选择自己喜欢的。

2

价值排序,其实每一个选择或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价值点,留在北上广还是回二三线小城市工作,选择北上广的绝大部分是在追求自我实现,而选择回到二三线觉得平平凡凡也好,何必折腾的那么累,当然这种选择背后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而已;

就像前面台北妈妈那个事件,警察是选择诚实的告诉那位妈妈呢?还是看到这样的情景后选择不告诉自己充当她的女儿?这时她面临的到底是诚实还是以人为中心去思考,如果告诉这位妈妈一定会当场晕倒,甚至从此一病不起,这时这位警察可能面临的就是一辈子的愧疚,如果不告诉违背了诚实,当然她最终选择没有告诉,像已经到那个年纪的老人更多的是寻求内心的一种寄托,自己去充当她的女儿,这样也算了却她晚年的一桩心事,那位妈妈也很幸福,这位女警察其实也很享受被妈妈照顾、呵护的感觉,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有时会花点时间从台北到香港的往返时间。

当然有时一个选择可能会面临很多个价值点,这时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价值点都寻找出来,可以看下先满足谁,再满足谁,如果不能两全,那就选择最重要的价值点。

3

跳出问题看待问题,有时我们一直纠结到底时选A还是选B,但却忘了自己的目的,如果没有了目的也就无法进行选择了,当自己纠结到底是选哪个时可以问下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清楚了目的再回头来看自己的方案也许就清楚多了,尽量避免自己陷入二元对立之中,而试着从整体去看待问题,有句话叫做“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问题看问题时我们也许就获得了上帝视角。

或者找到自己的教练、导师或朋友等,给他说说你的困惑,也许他的三两句话就会让你恍然大悟。

4

时间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当自己遇到二元对立时是否是真的二元对立?我是否可以先做这个目标,再去满足那个目标,不一定两个同时做,如果两个同时做,可能就会存在时间、精力、资源不足导致二元对立。

还有种方案我是否可以先把其中一个项目运行起来,让其中一个项目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时,它不需要花过多精力、资源时,我再花部分时间去把另一个项目运营起来?

我是否可以在A项目花80%时间,B项目只花20%时间,B项目最小颗粒度运营,直至后面全面运营。

很多人说自己说整天忙于工作,没时间运动,我是否可以一周只运动两三次,每次只运动二三十分钟;或者每天只做5-10分钟的冥想来对自己放松。

有人说自己每天都工作没时间发展业余爱好,我是否可以工作时间尽快完成工作,抽业余时间去做自己的业余爱好,以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业余爱好通过长周期的转换,然后变成自己的主业。

同时做的事,就一定要分清主次,各自投入的时间比例了。

5

发心是否至善?前面关于警察那个案例,她到底是要告诉这位妈妈真相,还是撒谎说自己就是她的女儿呢?最终她撒谎说她就是她的女儿,但她撒谎了,但在这个案例中,她的发心是至善的,有时候难两全时,可以问下自己的发心到底是什么?

一个心脏病患者,医生检查出来是晚期,但医生选择告诉了家属,没有告诉患者,如果你是家属你到底告诉他没事还是说他是心脏病晚期了呢?

6

看清每个方案或目的背后的隐含假设,去质疑他的合理性?然后重新去思考。

比如说每天工作很忙,哪有什么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呀?这里的隐含假设就是工作忙到没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可以质疑自己是否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去做其它事了?其实很多人根本不是忙到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工作之外的很多时间去刷手机了。

我记得以前有句话叫做:成年人只看利弊,不谈喜欢或不喜欢。这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兴趣与价值分开了,有时候自己做着喜欢的事未必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甚至是有些人做着喜欢的事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利益。

7

看到满足各自需求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做方案时或者选择目标时会存在过于理想化,而忽略了现实,当我们纠结到底选A还是选B时我们可以看下自己是否具备对应的资源、精力、时间等问题,分析清楚后看看哪个更利于自己做选择

8

抓大舍小,为了整体利益是可以牺牲掉个体利益的,现在有一个项目,但做这个项目会导致公司其中一个部门会亏损,但公司整体会盈利,这个方案肯定会让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不爽,但整体来说是盈利的,这时是可以去牺牲掉个体利益的。

9

分析清楚每个选择的背后带来的收益是什么?自己要承担的风险是什么?你希望收获什么,你能接受什么样的风险?

10

小事靠逻辑,大事遵从内心,小事利用逻辑分析出各自的利弊做决策,大事遵从自己的内心避免自己以后后悔,可能当时去做这个方案时也许自己会承受一些痛苦。

11

让子弹飞一会儿,有时我们习惯问题一出来就立马去解决,不如让自己冷静会儿,把问题放一会儿,也许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各方面的变化根本不需要解决呢。

上面这些方法是我在决策时可以参考的一些标准,也许不是很全面,到底哪种方法很适合自己,这得根据自己面临的场景去找参考标准,也许是一个参考标准就够了,也许需要几个参考标准的结合才能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在使用时不要把一个参考标准当作万能公式,如果这样去用的话可能会吃很大的亏,请记住每个方法论的背后都有它的局限性以及边界。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问二元对立时该怎么办,其实二元对立时挺头疼的,常人很难驾驭两种不同的观点还能正常的行走,甚至冲突严重时导致自己无法正常的去做事,因为这会在内心给自己造成一种分裂感,那种感觉如同自己站在中间,然后左右一个人拉着自己的手在做拔河比赛,想想这种感觉多难受呀,这种冲突越大,内心的分裂感也就越强,内心的冲突非常严重时会导致我们无法正常行事。

要想走向思想的统一目前我能思考到的方式就是明白每个方案、目的、决策背后的局限性与边界,明白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无效是减少冲突的最好方式。

有句话叫做是“一流的头脑,是同时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但仍然有果决的执行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