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小学教学管理
导语:教学是一项系统、长期、有计划的活动,涉及多个方面,要协调、运作好整个教学过程,就要对教学进行控制,做好教学管理,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效益。
怎样做好小学教学管理
1 将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的过程是由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评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学生学的过程是由课前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考查、掌握和运用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
教学过程的管理,也就是如何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招待、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学校教学管理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严格要求,最终实现高质量教学活动。
2 实现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以“分”为本。现行教学管理,盛行分数主义。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根极可怕的“魔杖”,分数管理严重歪曲了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校章校制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但有些学校过分细化规章,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理的对象,把领导变成监工,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
2.1 重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重点,数细节。学校教学活动中的突出问题要着重解决,全校上下都要积极提出有效对策,从中择优采用。与此同时,针对各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困难,也要一一化解,在每次的教师会议中深刻探讨研究。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合作,全校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共同努力工作。
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的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在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2.2 重建“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2.3 重建“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
首先在制订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
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考评结果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 协调好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其中一部分,而教学管理的目标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否配合、响应就要看师生关系的优劣了。师生关系良好,教学管理就能顺利进行,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达到教学相长。反之,师生之间互相抵触,学生不信任教师,教学管理过程就难免出现阻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质量的低效。
教师无论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有高于学生之处,而学生之所以为“生”,总有不如教师的地方。从学问和道德上来讲,教师一般比学生知之在先和知之较多,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学生应该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现代教育理念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教师要用民主、理解的心态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情绪、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其次,教师要用一颗爱心来对待学生。小学生还处于孩童阶段,在我们眼里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不能用强制的说教去要求他们要怎么做,批评、体罚更不可取,那样会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
总之,成功的管理,除了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
2024-12-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