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常回家看看,你和父母相聚的时光其实并不多。
我就在自己的家乡工作,我在县城,而父母在农村。我基本每个月回家一趟,和父母吃顿饭,陪他们唠唠嗑。
每次回家也都是很匆忙,上午回去,下午就要回来。时间总是安排的很紧张,因为下午回来之后,还有其他朋友的应酬。
我没觉得这种生活不好,也没觉得回家的次数少。直到去年,我在一年的时间里参加了三次葬礼。
我奶奶去年去世时93岁,实在是身体技能老化太严重。送到医院去,已经不收了。从她躺在床上一直到去世,我父亲都守在床边。
我爸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我曾经劝他去休息,他只是板着脸,告诉了我一句:没事,现在不多看几眼,以后就看不到了。
我当时没觉得有太多难过,我和奶奶十几年没怎么接触过,说实话感情上并没有那么难过。更多的是心疼我父亲。
我大伯母去年因为心肌梗塞去世,72岁的年纪不大不小。据说去世的那天,上午9:00, 还有人见过她,还和她聊天,可还不到10:00.,她就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我晚上陪陵的时候,听他儿子在那里絮叨:”你总是让我回来,回来,我总是觉得你烦,现在我回来了,你却不在了,你让我怎么面对自己?”
我在旁边听着,眼泪都忍不住的流。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平时我不也是这个样子吗?总是说有各种事情,总是因为其他的事情推脱看父母的时间。如果现在是我母亲,我又该怎么面对自己呢?
第3次是我一个叔叔,他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只有52岁。他儿子今年才刚刚18岁,还在上学。我很难想象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孩子心里会不会有什么阴影。
可经过了这几件事情,我意识到,我真的应该常回家看看。我父母今年都已经60岁了,如果我每个月回去一次,如果他们能够活到90岁,我就只有360次看望他们的机会了。
想想都觉得难受,我现在每周都回家一次,希望能多看看父母,希望他们的心情能好一点,希望他们真的能颐养晚年。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真的是一种巨大的心灵打击。如果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从年轻时,就该多陪陪父母。
父母不图我们为家做多大贡献,只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父母一直在家里等你,不要让他们的期待落空。
1. 不要直接否定他人观点或者与他人激烈争辩
这样做只会让他人觉得你心胸狭隘,学会先认同别人的观点,把事情缓一缓,只要你的观点逻辑正确,当你再次提出时,你百分百赢,赢在心胸,口碑
2. 有些时候,越是熟人越难共事,彼此之间保留一些敬畏反而有利于促进合作成功
3. 人生不像做饭,不要等万事具备了再下锅
4. 不要好为人师,道理人人都懂,很少有人需要你去讲
5. 在工作上学会喜怒不形于色,若你的情绪一眼被老板看穿,那你的前途便需要重新考虑
6.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不适合的工作会让你所有的优点都变成缺点,合适的工作会让你所有的特点都变成优点
7. 要合理做好规划,不要把事情安排的太紧凑,没有人可以做到分秒必争
太紧凑的计划会让心理和身体都承受很大的压力,大部分人都很难在高压下长期坚持,学会适当放松,会让自己坚持的更久
8. 领导并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
9. 不要给自己设限,也不要说自己不行,毕竟要试试才知道
10. 选择平台时要慎重,特别是找工作的时候
能力与天赋能决定你能达到的上限,但你所处的平台决定了你起步的下限。很多时候,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巨大差距,就足以抹掉你的天赋和中间所有的努力
生活:
1.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要轻易被他人影响
能力与天赋能决定你能达到的上限,但你所处的平台决定了你起步的下限。很多时候,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巨大差距,就足以抹掉你的天赋和中间所有的努力
2. 万事不要太过用力,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循序渐进
太过用力往往会让你对事情的结果期望过高,同时让自己的压力倍增,最后反而难以坚持到最后,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落差。短期的过度用力极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挫伤,一定要学会循序渐进,温和发力,一直努力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