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很喜欢一句话:“无法拒绝自己内心的人真是伟大又可怜。”所以,你知道自己的内心吗?年轻的时候,你是否坚持过一些事,比如喜欢的人、渴望的事?
18岁高中毕业,分数不高。没想过复读,那是我这一生中最果断的一次大决定。逃脱了那个牢笼,我终于飞出来了。
一二志愿都是外省的学校,去外省是想离家远一点,想尝试只身在外的孤独,想变成一个独立的大人。最终调档留在了省内,一个人背起行囊,第一次走出了家乡的小城。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就是一个人。
18岁的勇敢,也是18岁的倔强。
填志愿时,首选专业是心理学。学心理是想看透人心,想自我疗愈,想成为一个领域的大人物。高中看过弗洛伊德,把厚厚的《心理学与生活》背回家,痴迷于港剧《读心专家》,这就是我的专业启蒙。在家乡的小城,没有适合这个专业的职位。大多数人觉得这是高深莫测的一门学科,大多数人都想懂一点。而我对于这个专业的了解,几乎为零。但因为年轻,无知者无畏。
那个时候,并不关心职业和未来,因为我相信,激情和努力可以打败一切。后来买了弗洛伊德的书放在枕边,事实证明,他的书的确适合催眠,让人做梦。专业课老师学历都算高,可是反复的理论、枯燥的陈述,我似乎听不进去了。我不想抄ppt应付考试,记什么重点。我只是想看懂,想在一个体系中形成自己的观念。可是心理学就跟哲学一样,包罗万象,宏大玄虚。
渐渐明白,四年的时间远远不够,不仅仅是知识的不够,而且是职业资格的不够。选择深造可以进阶,可我并没有那么想考研究生。不想再为了考试,为了学历、职业、工资去学习心理学。几年的大学课程,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但也正是从前学习上的错误理念,让我更加明白,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对待自己喜欢的领域,更该如此。
其实对于专业,的确没有那么热爱了。一度怀疑是大学课程的枯燥消耗了我所有的激情,可如今想来,也只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没那么了解吧。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选这个专业。
18岁的我,不想做老师、护士、医生。原来曾经的我这么无知,以为这世界上只有这些职业了。但我拒绝了已知的厌恶,选择了未知的喜欢。
只有在很久之后,才会明白喜欢仅仅是因为未知。
明白过后,及时止损,重头来过。
初入大学,重拾文学旧梦。加入学校文学社,跟初次谋面的部长侃侃而谈;在网上写字,一写就是几个小时,一个字一个字在手机上敲下来;记录很多投稿邮箱,发送过很多石沉大海的邮件。
曾经,我以为文学是莫言、余华、席慕蓉、纪伯伦、林清玄····;可后来,开始在网上写作,看着同我一起写作的同龄人步步高升、名利双收。突然发现,原来文学没有那么纯粹。至少在我的心中,那样千篇一律的文字的确算不上文学。我读不到思考,读不到生活的真。
说实话,我也迷失过、追逐过,甚至有过短暂的成功,为此我欣喜过。可那样实在太难受了,做一个浅薄的迎合者实在太煎熬了。所以,我并不追热点,也很少论断他人。首先,我承认自己思想局限,的确没有那种能力。时代需要先锋、引路人,对于现实,我也曾偏颇激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明白,不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当一个人看到越多,他就会越加小心,不敢轻易论断。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成长的收获。但这个社会的很多人,其实在思想上是一个巨婴。他们并不需要自己思考,而只是任由别人灌输“思想的乳液”。
为了自身的成长,我必须远离巨婴。所以,我回归了自我,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我的文字里装满了“我”,这也注定我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因为很久之前,我便知道,真正伟大的作家是要脱离“我”,写众生。可我本不想做众生,在寻求“我”的路上,终究成了一个异类。
在写作的路上,我已经死过三次了。第一次,我不会写诗了;第二次,我不会写小说了;第三次,我好像一个字都写不出了。可我到底是写到了现在,可很久没写过诗和小说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现实让我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况且从一开始,我就没有什么天赋。就算有过,也被生活榨干了。我怀念那些写诗的时光,可永远都回不去了。海子和顾城可以拒绝长大,永远做个孩子,可我不能。或许有一天,我会重新开始写小说,但我不知道那会是多久之后。
我也会想,为什么我会选择写作呢?大概是因为它的门槛于我而言,没有那么高。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支撑,阶层没有那么固化,可我依旧是错了。这就像作家这个集体里,基本没有底层人民;文学作品里,真正描述底层生活的也很少。因为底层人民需要生存,而“没有人会担心作家付不起房租。”而文学来源于生活,大多数作家本就没有体验过。而大多数人也并不关心底层,而当代的作家比较关注大众们的想法,目的是迎合他们。
庆幸我不擅长迎合,所以只能记录自己生活了。
曾经,文学是梦想、是圣地;如今,写作是生活、是一地鸡毛。
19岁的秋天,在电影院看完《七月与安生》,泪流满面。出来时,泛红的天空上飘着几丝素淡的云,我对着天空笑了。在心中生出两个美好的愿望,剪短发,去旅行。
那年冬天,第一次出省远行,北京的天很蓝很蓝;那年冬天,第一次去做义工,在厦门第一次见到大海;那年冬天,剪了人生中第一次短发,齐耳。
20岁的秋天,我又一次把头发剪得更短,跟《重庆森林》里的王菲一样。可是或许是理发师技术太差,或者我脸型问题,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20岁,多么美好,多么勇敢!
向往远方,就坐几天几夜的硬座火车,只为一次抵达;向往孤独,就只身上路,不去担心世界的凶险,抛却父母的挂念,对着自己笑得活泼欢畅;向往江湖,就去看路上的人,听路上的故事·····
不想让灵魂空乏,所以读很多书。最终我遇到了毛姆,原来我的今生今世、我的困顿疑惑他早已经看穿,他预测了我的未来。他没有一点人情味,但我感谢他,至少让我没孤独得那么痛苦。
20岁,那是比任何一个年纪都要精彩的一年。虽然经历了失去,失望,悲伤,抑郁·····但我终究是成长了。成长都是有代价的,比如年华或者一生的遗憾。但在最好的年纪里,有过这样的一些经历,此生无憾。
喜欢过、追逐过、犹豫过、、坚持过、失去过,最终厌倦了、疲累了,我决定停下来。因为我已经明白自己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至于想过的生活,我还在探寻中。生活是一门学问,需要锻炼点哲学思维。听起来有点难,但我已不再惧怕。
如今,我快21岁了,想把头发留长,但不会太长。
新生活,必须要重新开始了。
祝我好运,也祝你好运!
18岁高中毕业,分数不高。没想过复读,那是我这一生中最果断的一次大决定。逃脱了那个牢笼,我终于飞出来了。
一二志愿都是外省的学校,去外省是想离家远一点,想尝试只身在外的孤独,想变成一个独立的大人。最终调档留在了省内,一个人背起行囊,第一次走出了家乡的小城。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就是一个人。
18岁的勇敢,也是18岁的倔强。
填志愿时,首选专业是心理学。学心理是想看透人心,想自我疗愈,想成为一个领域的大人物。高中看过弗洛伊德,把厚厚的《心理学与生活》背回家,痴迷于港剧《读心专家》,这就是我的专业启蒙。在家乡的小城,没有适合这个专业的职位。大多数人觉得这是高深莫测的一门学科,大多数人都想懂一点。而我对于这个专业的了解,几乎为零。但因为年轻,无知者无畏。
那个时候,并不关心职业和未来,因为我相信,激情和努力可以打败一切。后来买了弗洛伊德的书放在枕边,事实证明,他的书的确适合催眠,让人做梦。专业课老师学历都算高,可是反复的理论、枯燥的陈述,我似乎听不进去了。我不想抄ppt应付考试,记什么重点。我只是想看懂,想在一个体系中形成自己的观念。可是心理学就跟哲学一样,包罗万象,宏大玄虚。
渐渐明白,四年的时间远远不够,不仅仅是知识的不够,而且是职业资格的不够。选择深造可以进阶,可我并没有那么想考研究生。不想再为了考试,为了学历、职业、工资去学习心理学。几年的大学课程,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但也正是从前学习上的错误理念,让我更加明白,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对待自己喜欢的领域,更该如此。
其实对于专业,的确没有那么热爱了。一度怀疑是大学课程的枯燥消耗了我所有的激情,可如今想来,也只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没那么了解吧。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选这个专业。
18岁的我,不想做老师、护士、医生。原来曾经的我这么无知,以为这世界上只有这些职业了。但我拒绝了已知的厌恶,选择了未知的喜欢。
只有在很久之后,才会明白喜欢仅仅是因为未知。
明白过后,及时止损,重头来过。
初入大学,重拾文学旧梦。加入学校文学社,跟初次谋面的部长侃侃而谈;在网上写字,一写就是几个小时,一个字一个字在手机上敲下来;记录很多投稿邮箱,发送过很多石沉大海的邮件。
曾经,我以为文学是莫言、余华、席慕蓉、纪伯伦、林清玄····;可后来,开始在网上写作,看着同我一起写作的同龄人步步高升、名利双收。突然发现,原来文学没有那么纯粹。至少在我的心中,那样千篇一律的文字的确算不上文学。我读不到思考,读不到生活的真。
说实话,我也迷失过、追逐过,甚至有过短暂的成功,为此我欣喜过。可那样实在太难受了,做一个浅薄的迎合者实在太煎熬了。所以,我并不追热点,也很少论断他人。首先,我承认自己思想局限,的确没有那种能力。时代需要先锋、引路人,对于现实,我也曾偏颇激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明白,不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当一个人看到越多,他就会越加小心,不敢轻易论断。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成长的收获。但这个社会的很多人,其实在思想上是一个巨婴。他们并不需要自己思考,而只是任由别人灌输“思想的乳液”。
为了自身的成长,我必须远离巨婴。所以,我回归了自我,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我的文字里装满了“我”,这也注定我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因为很久之前,我便知道,真正伟大的作家是要脱离“我”,写众生。可我本不想做众生,在寻求“我”的路上,终究成了一个异类。
在写作的路上,我已经死过三次了。第一次,我不会写诗了;第二次,我不会写小说了;第三次,我好像一个字都写不出了。可我到底是写到了现在,可很久没写过诗和小说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现实让我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况且从一开始,我就没有什么天赋。就算有过,也被生活榨干了。我怀念那些写诗的时光,可永远都回不去了。海子和顾城可以拒绝长大,永远做个孩子,可我不能。或许有一天,我会重新开始写小说,但我不知道那会是多久之后。
我也会想,为什么我会选择写作呢?大概是因为它的门槛于我而言,没有那么高。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支撑,阶层没有那么固化,可我依旧是错了。这就像作家这个集体里,基本没有底层人民;文学作品里,真正描述底层生活的也很少。因为底层人民需要生存,而“没有人会担心作家付不起房租。”而文学来源于生活,大多数作家本就没有体验过。而大多数人也并不关心底层,而当代的作家比较关注大众们的想法,目的是迎合他们。
庆幸我不擅长迎合,所以只能记录自己生活了。
曾经,文学是梦想、是圣地;如今,写作是生活、是一地鸡毛。
19岁的秋天,在电影院看完《七月与安生》,泪流满面。出来时,泛红的天空上飘着几丝素淡的云,我对着天空笑了。在心中生出两个美好的愿望,剪短发,去旅行。
那年冬天,第一次出省远行,北京的天很蓝很蓝;那年冬天,第一次去做义工,在厦门第一次见到大海;那年冬天,剪了人生中第一次短发,齐耳。
20岁的秋天,我又一次把头发剪得更短,跟《重庆森林》里的王菲一样。可是或许是理发师技术太差,或者我脸型问题,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20岁,多么美好,多么勇敢!
向往远方,就坐几天几夜的硬座火车,只为一次抵达;向往孤独,就只身上路,不去担心世界的凶险,抛却父母的挂念,对着自己笑得活泼欢畅;向往江湖,就去看路上的人,听路上的故事·····
不想让灵魂空乏,所以读很多书。最终我遇到了毛姆,原来我的今生今世、我的困顿疑惑他早已经看穿,他预测了我的未来。他没有一点人情味,但我感谢他,至少让我没孤独得那么痛苦。
20岁,那是比任何一个年纪都要精彩的一年。虽然经历了失去,失望,悲伤,抑郁·····但我终究是成长了。成长都是有代价的,比如年华或者一生的遗憾。但在最好的年纪里,有过这样的一些经历,此生无憾。
喜欢过、追逐过、犹豫过、、坚持过、失去过,最终厌倦了、疲累了,我决定停下来。因为我已经明白自己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至于想过的生活,我还在探寻中。生活是一门学问,需要锻炼点哲学思维。听起来有点难,但我已不再惧怕。
如今,我快21岁了,想把头发留长,但不会太长。
新生活,必须要重新开始了。
祝我好运,也祝你好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