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吗?
展开全部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其实不只是旅生活当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类似的人。
之前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楼下的蛋糕店,有一次做免费领蛋糕的活动,结果碰到了一堆贪便宜的父母。
这对夫妻刚开始路过蛋糕店的时候,进去领了蛋糕,回家又把孩子带上,下去又领,领之后还不知足,吃完后继续领。店员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每个人只能领一块结果夫妻俩就和店员吵了起来,孩子的爸爸拿起手机拍视频并扬言说要发到网上让大家看看这家店的态度有多恶劣。
而当他们夫妻俩在与店员争吵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父母“表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说过:“ 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事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生活中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要学习的对象,格局太小小,把眼睛锁在眼前的利益上那么又怎么能指望孩子未来能有多大出息呢?
父母的行为绝对会影响到孩子,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也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个例子不针对任何人,但是这个例子是真实的。
学校有一个比较牛X的学生,今年四年级,上课老师不敢管。脏话,骂人随口就来,就是一些 社会 上骂人的方式。为什么不敢管呢?因为他的爸爸就好像是混 社会 的人,也就是上周在看守所刚进去了七天,出来就直接给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修理一下。那么他的孩子受到了什么不公平待遇呢?
孩子在操场上推拉别人,结果自己不小心弄了一个骨折,这样的话。别人赔钱道歉,医药费全包。现在的问题就是一切都解决的前提下,让他去法院进行民事判决。他不告得让学校再陪他8600块钱。不然的话就一直闹。因为他的骨折还没有完全好,所以学校在举行 体育 活动的时候,不允许他参加一些跑步活动,结果他就打12345说岐视孩子。没办法,学校只能让他报名参加。
这个孩子在学校有什么状况呢?和同学要吃的要喝的,自己拿了十块钱放到同学那里,过了不到一周让他还100元。活脱脱的就是一个 社会 形象。人家的父母从来不在注重孩子是否学习,是否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品格。
上课的时候看到女老师就直接骂。忙完之后老师问他骂谁的,他指着旁边的一个男孩说我骂我小弟的。老师如果批评他的话,那么家长就会打电话来一顿恐吓。
现在的状态是只要孩子不出学校门,在校园里随意晃荡,门卫把他看住了就可以因为家长对于孩子没有过多的要求。
出现这种情况,我真的想找一些教育专家来问一问这样的孩子怎么办?这样的家长如何沟通?
肯定大,而且是相当大啊!孩子,基本上就是父母相互结合的产物,教育的作品,和父母优缺点的镜子反照物。
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孩子,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想让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先做到。尤其是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基本上是没有,或者说,不完全具备判断能力,对父母是盲目模仿的,越小的孩子,对父母越是崇拜,甚至连语言动作,都向父母看起。所以,想让孩子做到的,父母先做到,假装出来的也行,但孩子学过去之后,那可不是假装,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和习惯塑造。
第二,有的家长说,我整天苦口婆心劝孩子,给孩子讲道理,花大钱给他报各种学习班,他不学,不上进,不努力,我也没办法了。其实不然,你以为你已经很努力了,对孩子已经很尽心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培养孩子, 育儿 ,永远不能指望报班,不能指望别人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别人能够给予孩子的只能是技能和客观知识,父母给予孩子的才是,对知识的热情接受渴望度,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和正确的关注态度,是有力量感,孩子甚至可以自己成长,这时候再给予辅导班学习,才能做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为人父母责任重大,肩负着孩子的未来和一生的幸福,在孩子需要依赖我们的这十几年,用心、耐心付出,自律,陪伴,除了我们自身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变,孩子,也一定会受益,会比我们期望的还要好!有爱有自信有安全感的孩子,一定是人生的大赢家,最起码他有幸福感。
我觉得影响孩子行为的主要四大因素:
1.成长需求和特点的因素
2.个人特质因素
3.环境因素
4. 社会 情绪需求因素
父母行为就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环境因素对孩子肯定会有一些影响的。
幼儿园里有个男孩子特别有礼貌,不管看见谁,陌生的还是熟悉的,都会微笑去打招呼,很绅士,他的妈妈就是一个很开朗的人。
我也看见一个男孩子对老师没有礼貌,老师上课他就顶嘴,“你滚”,“你再说一句试试看!”“你还敢顶嘴”,这些都是他对老师经常说的话,老师和家长沟通过,爸爸妈妈说在家里他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那,孩子在这个环境里,耳濡目染,他看到的听到的,家长接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就会绝对影响他,并且他会学习得非常快。
还是这个孩子,他撞了怀孕的老师,老师见红去了医院,其他老师找他家长过来,爸爸不在家,妈妈在上班,奶奶过来了,知道事情经过之后,就这样说,“老师你想让我怎么样?我能怎么样?!如果这个老师出现问题的话,我去替我孙子坐牢行不行!满意了吗?!”奶奶声音很大,当时是放学时间,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听见了,谈话的老师委屈到不行,奶奶愤怒的样子感觉是她做错了事情!
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至少以后少被老师约谈,还是注意自己的言行吧,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没有人会去改复印件而不管原件的。
大家说呢?
家长的言行举止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我家有这样一件事,去年孩子的爷爷去世了,他身后有房产,财产,我儿子说是不是有他的一份,我说,你爸放弃了,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是第三代,第一你不缺这些东西,第二,你有打官司的时间,不如你自己去把工作做好,把身体锻练好,你爸有权力放弃,跟你没关系,如果你让我知道你去找事,我会和你断绝关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这件事了,有些事情,年轻人不懂,做家长的要时刻提醒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任何一个家庭都要有家规,家训,家风,必须传承下去。
亲身体会,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挺大的,就我自己来说是这样的
肯定会影响孩子,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一生
【感受-思考-表达】观点———当然会影响到!
每一个宝宝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陪着他(她) 健康 快乐的长大诠释着幸福真实的模样。但终有一天他们羽翼渐丰要展翅高飞的时候,怎样才能安心的放手亦或是焦虑和担忧,榜样的力量决定了一切!
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帮大家找到答案:
为人师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知识可以决定孩子思想的高度,逻辑的严谨和丰富的内涵。但父母的影响却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着妈妈的样子臭美,学着爸爸的样子走路;学着妈妈披着头发胡闹,学着爸爸皱着眉头认真…………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一点不假。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有自我意识了,一旦接收到违反自己本意的教条时,叛逆便会诞生!他们开始寻找符合自己主观的现象和例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进行佐证。比如:妈妈说:“你怎么吃完饭就躺沙发上?对胃不好!” 孩子说:“爸爸吃完饭也躺着………”父母很多时候就是孩子的榜样。与其说是给孩子所有的爱,不如说给孩子所有的好习惯。让他看书不如陪他(她)一起看书,教他(她)努力不如陪着他(她)一起努力。不然,当有一天他(她)学到毛爷爷那句“自己做的不如人,休得人前教育人”时会对你进行对号入座。
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所以我觉得特别会教育孩子不太努力的家长不太好。
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不怎么管孩子的家长更不好。
大家觉得呢?有更好的见解希望@我哦,谢谢了!
父母的行为是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睁开的第一眼起就在用所有的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争吵暴力的家庭,孩子年幼时胆小懦弱,但是只要遇到比他更小的孩子他就会选择霸道强势。这样家庭的孩子对待老年时父母的态度也会比较恶劣,成年后的孩子也不会觉得这样的态度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我虽然这么凶但是我是爱你的!”
在年幼的孩子的眼里,父母的言行都是正确的,应该被模仿和学习的,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一定会教育出暴力的孩子,因为孩子觉得这是行之有效的。语言粗俗的家长一定会教育出满口脏话的孩子,因为孩子会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行事犹豫懦弱的家长,他的孩子也会犹豫不前,软弱被欺。不爱回家总是工作的家长,将来孩子对他的关心也会被工作阻隔。所以老年的家长不要抱怨儿女的各种尽孝不主动、不积极,甚至态度恶劣。先回想一下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什么样的模板!
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友善的原生家庭中是非常幸运的,但是这样的家庭太少了。我们生活中所见大都是被生活的鸡毛蒜皮折磨的精疲力尽的成年人,能在生活中克制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完美的家长少之又少。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教育就不能存在一点瑕疵。
家长也是在孩子出生后开始学习当家长,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学习矫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在不停的从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照到发现自己的短板。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能不断的成长,不拒绝成长的家长就是一个好家长!比如粗俗的家长开始为孩子注意用词,比如暴力的家长开始为孩子改变解决问题的模式(就好像敲着锣喊着以德服人的雷老虎),比如遇事懦弱的家长开始为了孩子变得积极争取,一个能习得成长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用他的一生去学习成长,这才是无论那种家庭最好的氛围吧!
其实不只是旅生活当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类似的人。
之前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楼下的蛋糕店,有一次做免费领蛋糕的活动,结果碰到了一堆贪便宜的父母。
这对夫妻刚开始路过蛋糕店的时候,进去领了蛋糕,回家又把孩子带上,下去又领,领之后还不知足,吃完后继续领。店员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每个人只能领一块结果夫妻俩就和店员吵了起来,孩子的爸爸拿起手机拍视频并扬言说要发到网上让大家看看这家店的态度有多恶劣。
而当他们夫妻俩在与店员争吵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父母“表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说过:“ 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事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生活中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要学习的对象,格局太小小,把眼睛锁在眼前的利益上那么又怎么能指望孩子未来能有多大出息呢?
父母的行为绝对会影响到孩子,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也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个例子不针对任何人,但是这个例子是真实的。
学校有一个比较牛X的学生,今年四年级,上课老师不敢管。脏话,骂人随口就来,就是一些 社会 上骂人的方式。为什么不敢管呢?因为他的爸爸就好像是混 社会 的人,也就是上周在看守所刚进去了七天,出来就直接给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修理一下。那么他的孩子受到了什么不公平待遇呢?
孩子在操场上推拉别人,结果自己不小心弄了一个骨折,这样的话。别人赔钱道歉,医药费全包。现在的问题就是一切都解决的前提下,让他去法院进行民事判决。他不告得让学校再陪他8600块钱。不然的话就一直闹。因为他的骨折还没有完全好,所以学校在举行 体育 活动的时候,不允许他参加一些跑步活动,结果他就打12345说岐视孩子。没办法,学校只能让他报名参加。
这个孩子在学校有什么状况呢?和同学要吃的要喝的,自己拿了十块钱放到同学那里,过了不到一周让他还100元。活脱脱的就是一个 社会 形象。人家的父母从来不在注重孩子是否学习,是否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品格。
上课的时候看到女老师就直接骂。忙完之后老师问他骂谁的,他指着旁边的一个男孩说我骂我小弟的。老师如果批评他的话,那么家长就会打电话来一顿恐吓。
现在的状态是只要孩子不出学校门,在校园里随意晃荡,门卫把他看住了就可以因为家长对于孩子没有过多的要求。
出现这种情况,我真的想找一些教育专家来问一问这样的孩子怎么办?这样的家长如何沟通?
肯定大,而且是相当大啊!孩子,基本上就是父母相互结合的产物,教育的作品,和父母优缺点的镜子反照物。
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孩子,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想让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先做到。尤其是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基本上是没有,或者说,不完全具备判断能力,对父母是盲目模仿的,越小的孩子,对父母越是崇拜,甚至连语言动作,都向父母看起。所以,想让孩子做到的,父母先做到,假装出来的也行,但孩子学过去之后,那可不是假装,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和习惯塑造。
第二,有的家长说,我整天苦口婆心劝孩子,给孩子讲道理,花大钱给他报各种学习班,他不学,不上进,不努力,我也没办法了。其实不然,你以为你已经很努力了,对孩子已经很尽心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培养孩子, 育儿 ,永远不能指望报班,不能指望别人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别人能够给予孩子的只能是技能和客观知识,父母给予孩子的才是,对知识的热情接受渴望度,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和正确的关注态度,是有力量感,孩子甚至可以自己成长,这时候再给予辅导班学习,才能做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为人父母责任重大,肩负着孩子的未来和一生的幸福,在孩子需要依赖我们的这十几年,用心、耐心付出,自律,陪伴,除了我们自身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变,孩子,也一定会受益,会比我们期望的还要好!有爱有自信有安全感的孩子,一定是人生的大赢家,最起码他有幸福感。
我觉得影响孩子行为的主要四大因素:
1.成长需求和特点的因素
2.个人特质因素
3.环境因素
4. 社会 情绪需求因素
父母行为就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环境因素对孩子肯定会有一些影响的。
幼儿园里有个男孩子特别有礼貌,不管看见谁,陌生的还是熟悉的,都会微笑去打招呼,很绅士,他的妈妈就是一个很开朗的人。
我也看见一个男孩子对老师没有礼貌,老师上课他就顶嘴,“你滚”,“你再说一句试试看!”“你还敢顶嘴”,这些都是他对老师经常说的话,老师和家长沟通过,爸爸妈妈说在家里他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那,孩子在这个环境里,耳濡目染,他看到的听到的,家长接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就会绝对影响他,并且他会学习得非常快。
还是这个孩子,他撞了怀孕的老师,老师见红去了医院,其他老师找他家长过来,爸爸不在家,妈妈在上班,奶奶过来了,知道事情经过之后,就这样说,“老师你想让我怎么样?我能怎么样?!如果这个老师出现问题的话,我去替我孙子坐牢行不行!满意了吗?!”奶奶声音很大,当时是放学时间,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听见了,谈话的老师委屈到不行,奶奶愤怒的样子感觉是她做错了事情!
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至少以后少被老师约谈,还是注意自己的言行吧,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没有人会去改复印件而不管原件的。
大家说呢?
家长的言行举止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我家有这样一件事,去年孩子的爷爷去世了,他身后有房产,财产,我儿子说是不是有他的一份,我说,你爸放弃了,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是第三代,第一你不缺这些东西,第二,你有打官司的时间,不如你自己去把工作做好,把身体锻练好,你爸有权力放弃,跟你没关系,如果你让我知道你去找事,我会和你断绝关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这件事了,有些事情,年轻人不懂,做家长的要时刻提醒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任何一个家庭都要有家规,家训,家风,必须传承下去。
亲身体会,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挺大的,就我自己来说是这样的
肯定会影响孩子,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一生
【感受-思考-表达】观点———当然会影响到!
每一个宝宝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陪着他(她) 健康 快乐的长大诠释着幸福真实的模样。但终有一天他们羽翼渐丰要展翅高飞的时候,怎样才能安心的放手亦或是焦虑和担忧,榜样的力量决定了一切!
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帮大家找到答案:
为人师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知识可以决定孩子思想的高度,逻辑的严谨和丰富的内涵。但父母的影响却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着妈妈的样子臭美,学着爸爸的样子走路;学着妈妈披着头发胡闹,学着爸爸皱着眉头认真…………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一点不假。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有自我意识了,一旦接收到违反自己本意的教条时,叛逆便会诞生!他们开始寻找符合自己主观的现象和例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进行佐证。比如:妈妈说:“你怎么吃完饭就躺沙发上?对胃不好!” 孩子说:“爸爸吃完饭也躺着………”父母很多时候就是孩子的榜样。与其说是给孩子所有的爱,不如说给孩子所有的好习惯。让他看书不如陪他(她)一起看书,教他(她)努力不如陪着他(她)一起努力。不然,当有一天他(她)学到毛爷爷那句“自己做的不如人,休得人前教育人”时会对你进行对号入座。
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所以我觉得特别会教育孩子不太努力的家长不太好。
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不怎么管孩子的家长更不好。
大家觉得呢?有更好的见解希望@我哦,谢谢了!
父母的行为是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睁开的第一眼起就在用所有的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争吵暴力的家庭,孩子年幼时胆小懦弱,但是只要遇到比他更小的孩子他就会选择霸道强势。这样家庭的孩子对待老年时父母的态度也会比较恶劣,成年后的孩子也不会觉得这样的态度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我虽然这么凶但是我是爱你的!”
在年幼的孩子的眼里,父母的言行都是正确的,应该被模仿和学习的,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一定会教育出暴力的孩子,因为孩子觉得这是行之有效的。语言粗俗的家长一定会教育出满口脏话的孩子,因为孩子会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行事犹豫懦弱的家长,他的孩子也会犹豫不前,软弱被欺。不爱回家总是工作的家长,将来孩子对他的关心也会被工作阻隔。所以老年的家长不要抱怨儿女的各种尽孝不主动、不积极,甚至态度恶劣。先回想一下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什么样的模板!
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友善的原生家庭中是非常幸运的,但是这样的家庭太少了。我们生活中所见大都是被生活的鸡毛蒜皮折磨的精疲力尽的成年人,能在生活中克制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完美的家长少之又少。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教育就不能存在一点瑕疵。
家长也是在孩子出生后开始学习当家长,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学习矫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在不停的从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照到发现自己的短板。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能不断的成长,不拒绝成长的家长就是一个好家长!比如粗俗的家长开始为孩子注意用词,比如暴力的家长开始为孩子改变解决问题的模式(就好像敲着锣喊着以德服人的雷老虎),比如遇事懦弱的家长开始为了孩子变得积极争取,一个能习得成长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用他的一生去学习成长,这才是无论那种家庭最好的氛围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