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学生应该怎么做2000

 我来答
冷0眸

2021-12-27 · 生活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冷0眸
采纳数:124 获赞数:20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绿色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二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提升,推进清洁生产产业,开发拓展清洁能源产业。三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好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能源系统结构。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要以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实现以点带面治理;要严格依法办事,提高防治能力。

       二,是加快水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制度;落实污染减排制度;完善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推进河长制度。

       三,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要打牢工作基础,推动形成依法治土、科学治土格局;要强化风险管控,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底线;要突出问题导向,严控增量、管好存量,实现闭环管理;要切断污染来源,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全防全控;要明晰各方责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共治体系。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的同时,要针对农业农村污染相对严重的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建设美丽乡村。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构建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工程,扩大新一轮退耕、退牧、还林还草规模,集中连片建设森林。四是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要用养结合、综合治理,探索耕地草原河湖森林休养生息的长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草原河湖资源保护的格局。五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谁受益、谁补偿”,重点在于促进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的良性互动;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一定要做好空间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这篇文章,必须适度创新,加大对现行空间规划的集成力度,开展国土规划,将“开发、保护、整治”三项主要内容融为一体。明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任务和部署,展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最佳图景,统筹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活动,协调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匹配,引领各项空间管控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最终实现互为因果、互为支撑、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国土空间活动在规划中统筹协调、融为一体,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

总结:1、保护动植物是我们爱护大自然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自然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动物,它们是可爱的。我们不可以去屠杀它,要去爱护他。

2、要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我们必须做到不污染环境。由于人类的破坏,现在的环境导致了许多物种灭绝了。

3、多去参加一些植树造林的活动。因为人类的乱砍滥伐,现在的环境越来越糟糕。

4、可以去做一些关于保护自然的演讲,多到人群中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婉茹是我的宝C88c4

2021-12-27 · TA获得超过1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1万
展开全部

1.大学生应该调整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对抗的基础上的。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要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就要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受这种陈腐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干旱等不好的自然现象。

2.大学生应该珍惜自然资源。在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消费和享乐主义主导着人们的经济生活,一度被误导的快速消费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因此盛行。这种价值观把人的精神满足完全建立在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这是很不正常的。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它绝不是用之不竭的。

  

3.人类对自然界的平衡负有责任。众所周知,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经过数亿年形成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生命(包括植物王国)都有一个继续发展的地方和权利。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对于某些生态系统来说,从破坏中恢复是没有几千年的。例如,一棵树的生长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森林被砍伐后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恢复。这个周期很长。早在两三千年前,当黄河晶莹剔透,白帆点点,黄河两岸长满了葡萄藤,郁郁葱葱时,阿房宫里山数百公里,美女胭脂香水跟河一样长,但是他们砍伐了所有的大树,从那时起,中原地区的生态遭到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两千多年后仍未恢复,母亲变成了海河和河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在北方省份,如陕西、甘肃、青海、蒙古和新疆,由于过度放牧,甚至连草根和草坪都被牲畜吃掉了。“风吹草见牛羊”的美景也已经过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张琰ab

2021-12-26 · 超过9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万
展开全部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直都是一个炙热的话题。应该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一直是一个难题、人与自然必须要做到和谐共处。人属于自然、人生活不可以离开自然、不可以脱离自然。假如人离开了自然那就很难想象人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靠想象而来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中一直都是这样的。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水乳之交一直是不可脱离不可分开的。自然先于人类,人类是后产生的。因此人类包含于自然界中,人类是自然环境逐渐进化而产生的。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试图去挑战他、去破坏它,那结果一定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当我们看许多的科技大片我们会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那是微不足道的。自然如果想要毁掉了人类那是相当容易的

人本是是自然界产生的,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直发展而来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建设经济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犯下了许多的错误。我们只顾着发展经济、开采煤矿破坏环境,而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方向,必须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能是体制的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我们应该着力注重与治水,控制能源开采,治气,我们不断地开采减少了许多的绿色植被,因而造成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的爆发、空气的变暖、北冰洋的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等于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改变自然,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做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儒雅的hmhl

2021-12-27 · 超过4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3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7.6万
展开全部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党的带领下,培养较好的爱护大自然的行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

    关于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在生活上,要贯彻党的理论,遵循党的带领。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2.不可以为了发展牺牲环境,要时刻铭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要保持和小动物的和谐相处。善待小动物。

4.可以种植下树木,点滴之翠,点亮中国。

近年来,人与自然的环境越来越紧张, 体现在各种方面。极端气候的出现,新冠疫情。种种迹象,都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我们需要用确实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现在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并不是最先来到这个地球的。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与其他生物以及自然界的联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类不能轻易地割断万事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是地球上生命共同起源的必然条件。因此,作为人类生活极其重要的载体,城市也必须维系这种不可缺少的联系,而努力塑造城市的生态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城市承载这种联系不可或缺的要素,缺乏生态要素的城市是无法让人类与自然界友好相处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j有道理先生
2021-12-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87
展开全部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首先,要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作为大学生,有些高度是达不到的,但可以从点滴做起:
1、从自身文明习惯做起: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要破坏生物、植物。

2、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不捕杀动物,肉食主义者也尽量少吃。

3、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保护动植物协会组织的活动

4、防止资源浪费从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边的人: 不要用方便筷子,对食物不要浪费,对人民币也要合理消费等。

5、关心社会弱势群里:福利院、老人院需要你的关心和一份力量的风险。

6、保护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