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玉到底哪儿去了
古时候那么多的古玉最后都到哪里去了?爱玉、惜玉,是中国传统文化闹芹没的重要特色。要把质地坚硬的玉石制成精美的配饰物件,在尚无金属工具的远古,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先民们却以他们惊人的智和毅力,切磋琢磨,雕镂钻研,把顽石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从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算起,到东汉为止,玉文化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兴盛。
按理说,这数量巨大、精美无比的古玉,应该成为我们一笔难以估价的艺术遗产。然而奇怪的是,传世的玉寥若晨星,地下发掘也不易见到。这些古玉到哪儿去了呢?对此,众多的考古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由于年代久远,古玉已烂为泥土。近人赵汝珍作《古墓辨疑》相信清人际心原《玉纪》说,认为“凡玉在中五百年,体松受沁;千年,质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烂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矣。”
这种说法有无科学基础,值得推敲。玉石质地坚硬,化学性质稳定。事实上考古发现的古玉,虽然表面受沁,但却不会因长期掩理而改变性质。多加盘摩,便可显出布目的光彩。另一种看法认为,古玉大量流落到国外去了。欧美人的确曾从中国古商人处购得大批古玉。不过他们对中国古玉这一艺术宝库的重视只是近代的事情。古玉最初掌握在私家手中,以后大多被转售或捐赠给了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芝加哥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把中国古玉陈列在精致的橱窗中。它们出版多种中国古玉图录,还不时举办中国古玉联展。因此我们说,由于中国古玉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她们的芳踪是有迹可寻的,这批古玉就不应归入“失踪”之列。但是这些古玉,与先民琢出的古玉总数相比,不过九牛一毛而已。第三种解释,古人祭祀埋入地下沉入河中。是首拍古人多用玉器祭祀,或作为盟誓中邀请山川之神作证的礼品,埋入地下沉入河中,以至难以复出。然而祭献玉器,毕竟只是少数。即便真是数量巨大,历代动土、浚河,也应该多有出土才是。与数量本来不多,而与可被熔铸的古铜器相比,与易于碎毁的陶瓷器相比,古玉出土的数量还是太少。第四种观点认为,古玉被人吃了。此说法看似离奇,倒也在情理之中。在古代,求生是原始人的第一要求,他们把周围不理解的切都当成邪魔,成天忙于用巫术与各种鬼神打交道。不知始自何时、原始人突发奇想,认为那温润可爱、色彩内蕴的玉石,是上天和鬼神的食品。如果把这些“食品”在身体的关键部位,鬼神被食品吸引,便不伤人身。这佯,玉佩起到了护卫身体、抵御不祥的作用。到西周时期,周人“敬鬼神而远之”,巫术地位下降,玉佩的装饰作用突出了。秦汉时期,神仙方盛行,人们希望死后仙升,对于保护尸体的不朽,颐费心机,于是制作大量玉衣、玉含、玉握、玉璧等,随葬墓中。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原战乱不已,士大夫们对于神仙境界的追求颇感失望,倒是希望能在现实生活中多多享乐,于是长生不老成为他们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记起了“玉为鬼神食品”的古训,加上他们的歪曲篡改,变为“活人食玉可以长生”。
《抱朴子》说,当时有一部叫《液纳玉经》的书,专门指导人们食玉,说“服玉者寿如玉”不过见效慢,吃一二百斤才可显出效力。于是,魏晋南北朝三个半世纪间,非但玉器制造业凋零倒闭,而且积累了三千多年的无数精美古玉器,凡能罗而致之者,皆被那些隐居山林、史传无载的“有道之士”们一一填入杵臼之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