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孝”的解释

 我来答
霸遥光路吾1k
2022-06-11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3万
展开全部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译文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礼。”樊迟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孝于我,我说:‘不违礼’。”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说:“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只有在子女生病时才担忧。”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

🤔关于孝,讨论了几千年,孔子关于孝的解释,对君王、贵族、普通人的释义,各有千秋,可以感受到孔子智商情商双在线,君王问孝,孔子说不违反就是孝,点到即止,绝不多言,可是先生不说完整又难受,就对驾车的学生说,生,要有礼数、礼仪,父母不在了,也要有下葬的礼仪、祭祀的礼仪,老先生也是性情中人。贵族问孝说,只有父母生病的时候担心他们的身体,或让父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只问你身体是否健康,普通人学生问孝说,不要给我脸色看,始终保持尊重,如果不尊敬,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这都是关于孝,孔子的对不同身份的人的解释。

随着父母的衰老,反应迟钝、精力衰退,疾病缠身,对父母的态度确实“色难”,父母和我们意见相左时,很难做到和颜悦色,反思一下,为人子女给父母买车买房、周游世界、养猫养狗,到底是为父母好还是为自己好,是不是我们只要给钱就是我们认为的孝,其实只是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内疚和负罪感,父母需要的是我们的和颜悦色和高质量的陪伴,他们并不需要山野珍馐,周游世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