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 1.7

 我来答
家刀唱吹1s
2022-07-08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3万
展开全部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做动词解释,第二个贤做名词解释,这句话我看到三个解释。

一本《论语》上解释为,一个人能敬重贤德,轻视美色。易做轻字讲,色做美色讲。

樊登老师解释为用注重内在替换掉外在,易做替换讲,色和贤相对,一个表外在,一个表内在。

《论语别裁》中南怀瑾先生讲看到一个人贤德,看到他肃然起敬,态度自然随之改变。易做改变讲,色做态度讲。

哪个对呢?不绝对,哪种解释适用于自身,能帮助你有所体会,哪个解释就是有意义的。有人会觉着奇怪,学东西糊里糊涂的,意思都说不明白怎么学呢?其实这就是《论语》有意思的地方,孔夫子说的很多话都不是特别精确的,都只是指名了一个大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不一样的解释,都有可能是对的。

《论语》这部经典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记录的准确性、当时的语境都没法考证了,后人还有诸多的讲解,时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是哪个含义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读《论语》的关键是能否对我们生活有所帮助,能否帮助我们破除内心的一些障碍。

虽然某些具体的句子含义不清了,但是从夫子及其弟子的言谈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关键所在。今天是《学而》篇的第七段,前七段反复强调了几个要点, 孝顺父母,忠心为人,待人诚信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孔夫子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就像有子说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我们把《论语》中的文字拆开,当作名言警句一样,一句一句学习的时候,或许只能算是盲人摸象,看不清孔夫子说的“仁”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把所学前后对照的时候,理解或许就能更进一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