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让自己舒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高是我的前同事,比我早进公司数年。
前几年她一直在彩妆部门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去年,渠道重组,公司把她调到另一个护肤品牌工作。
护肤和彩妆,看起来都是抹在脸上的,但是销售模式、管理方式、团队风格等等方面,千差万别。高高不太适应这种变化。
她想辞职继续做彩妆,老板找她谈话,“你不能总做熟悉的工作,不然你就会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于是高高咬牙坚持了下来。
那些艰涩拗口的成分,错综复杂的话术,稳定却缺乏活力的BA团队,都让高高爱不起来。
她像身处一只逆水而行的小舟,艰难的在急流中打转,稍微不留神,就会跌落水中。
这一年,她脸上总是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憔悴不已。她比团队其他人都付出更多的心力,业绩却依然垫底。她脸上最常出现的,是郁郁寡欢的表情。
今年春天,高高的朋友所在的另一个彩妆品牌举办彩妆大赛,朋友请她帮忙做模特,高高欣然答应。
当她走进会场的时候,那一溜溜缀着灯光的试妆台、那一排排整齐摆放的彩妆刷、还有那色彩斑斓的眼影、口红、粉底……高高的血压,“噌”的一下就飙升了。
她觉得自己瞬间被点燃了。阔别一年再回到熟悉的彩妆世界,她激动得几乎落泪。
回来后,她果断辞职,没有犹豫。老板挽留她,“不怕变温水青蛙?”她斩钉截铁,头点得缓慢而坚决。
跳槽后的高高比以前更辛苦,因为那个彩妆品牌属于开创期,需要做很多以前原不用她涉及的工作。
她依然每天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发朋友圈自嘲说,“自带烟熏效果”,可现在的她,却有我从未见过的,神采奕奕的表情。
微信里问起她的近况,她说,太庆幸自己没再犹豫,没逼迫自己继续那种痛苦不已的日子,虽然在护肤品牌的经历,给她的工作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但她现在才真正如鱼得水,现在的每一天,再累也是幸福的。
所以你看, 在工作中,让自己感觉“舒服”才是第一位的,硬要去拗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可能并不会成长,反而会挫伤自己的积极性,打击自己的自信,最终在困难模式中迷失自己。
喜欢文科的我,在高中鬼使神差选择了理科,过了异常煎熬的高二高三。大学更是因为学了土木工程痛苦不堪。
三大力学,线性代数,施工造价,每一科都能虐我千百遍。只有在选修的公文写作之类的科目上,能享受一些快乐的学习时光。
毕业后,我毅然和专业告别,放弃家人为我铺的路,自己在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摸爬滚打。
有人为我觉得可惜,那么辛苦学下来的专业竟然放弃了,之前的全都成了沉没成本。而我那个专业出来的同学,薪水都是我的数倍。
我并不羡慕,因为大学四年中,我用光了所有的意志力,在一个举步维艰的专业里缓缓前进,以至于,回忆起本该青春灿烂的日子,都是苦涩、黯淡的。
而我,不愿再浪费时间,更不愿年龄再大一点的时候,后悔当初为何不勇敢选择让自己快乐的事,让自己每天都有所期待,就像现在我这样。
起码我不用再跟专业死磕,不用懊恼为何别人都能学好,就我不行,不用带着这样怨恨而自责的情绪,过每一天。
所以我从不后悔放弃自己的专业,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领域,这个状态让我松弛和自信,我比从前快乐得多。
前段时间,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提升计划,每天都很痛苦。
比如,每天背100个单词;每周跑30公里;每周更新3-4篇文章;每个月读10本书……
一开始,我乐此不疲的做着这些事情,认为我这么做了,会在痛苦中完成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是,没几天,我就发现,一旦因为一些意外耽误了我的进程,我整个人就无比焦虑。
为了完成这些计划,我放弃了和孩子的亲子阅读、放弃了和家人的相处、放弃了我弹琴的兴趣、放弃了很多很多原本对我很重要的东西。
我变得更好了吗?并没有。
我把原本用于规划工作的时间都拿来背单词,导致工作毫无秩序,错漏百出。
跑步量远超我的身体负荷,导致我常常失眠,第二天萎靡不振。
每天的思虑都在怎么完成更新,写了很多不知所谓的烂文。
而每个月读的那些书,囫囵吞枣,看完了跟没看一样。
那段时间,连看我更新的朋友,都说我行文戾气太多,看起来怨气冲天。他们对我说,“写点开心的东西吧!感觉你最近特别苦大仇深。”
我开始反思,把自己逼到高度紧张、毫不快乐的地步,是否就是人生该有的节奏?
我尝试慢下来。
单词变为每天20个,很轻松,上班路上就背完了。
跑步恢复到一周1-2次,跑到自己觉得舒服为止。
写作,不再为了拼凑数量而写,要到我满意的程度再发。
读书,每个月1-2本,慢慢读慢慢消化就好。
剩下的时间,陪孩子,陪家人,练琴,甚至还能看看电影,看看娱乐八卦。
我很舒服。
而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家庭的氛围更和谐,读过的书印在了脑中,学会了新的曲子,就连写作,也频出爆文。
让自己舒服的结果,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像开了挂一样前进。
重要的是,我喜欢现在这样的自己,这样的节奏,这样的生活状态。
我们常常听到各种鸡汤,告诉我们“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努力会很辛苦,但不努力会很舒服。”
不不不,我们误解了舒服的定义,和舒服的真相。
那个不努力的你,真的会舒服吗?当你以葛优瘫的姿势,沉迷于垃圾食品、泡沫剧、网络游戏的时候,你只获得了身体上的舒服,过后,你会自责、会愧疚、会自卑,你的内心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静,你并不舒服。
这也并不是我们讨论的舒服。
那么激进到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你呢?内心一万次强迫自己完成不可能的挑战,才能获得瞬间的满足感。
但如果这件事情需要大量意志力才能做到,那它也不能带给你真正的成长,因为每一次面对它的时候,你想的不是更好的改善,而仅仅是——做到。
舒服既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无止境的逼迫,舒服是在前进和激进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点,让自己可以轻松上阵,厚积薄发。
不舒服并不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好,我们无需享受英雄自戕式的悲壮,因为我们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而只有找到那个让自己舒服的点,我们才能走得从容,也更遥远。
前几年她一直在彩妆部门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去年,渠道重组,公司把她调到另一个护肤品牌工作。
护肤和彩妆,看起来都是抹在脸上的,但是销售模式、管理方式、团队风格等等方面,千差万别。高高不太适应这种变化。
她想辞职继续做彩妆,老板找她谈话,“你不能总做熟悉的工作,不然你就会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于是高高咬牙坚持了下来。
那些艰涩拗口的成分,错综复杂的话术,稳定却缺乏活力的BA团队,都让高高爱不起来。
她像身处一只逆水而行的小舟,艰难的在急流中打转,稍微不留神,就会跌落水中。
这一年,她脸上总是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憔悴不已。她比团队其他人都付出更多的心力,业绩却依然垫底。她脸上最常出现的,是郁郁寡欢的表情。
今年春天,高高的朋友所在的另一个彩妆品牌举办彩妆大赛,朋友请她帮忙做模特,高高欣然答应。
当她走进会场的时候,那一溜溜缀着灯光的试妆台、那一排排整齐摆放的彩妆刷、还有那色彩斑斓的眼影、口红、粉底……高高的血压,“噌”的一下就飙升了。
她觉得自己瞬间被点燃了。阔别一年再回到熟悉的彩妆世界,她激动得几乎落泪。
回来后,她果断辞职,没有犹豫。老板挽留她,“不怕变温水青蛙?”她斩钉截铁,头点得缓慢而坚决。
跳槽后的高高比以前更辛苦,因为那个彩妆品牌属于开创期,需要做很多以前原不用她涉及的工作。
她依然每天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发朋友圈自嘲说,“自带烟熏效果”,可现在的她,却有我从未见过的,神采奕奕的表情。
微信里问起她的近况,她说,太庆幸自己没再犹豫,没逼迫自己继续那种痛苦不已的日子,虽然在护肤品牌的经历,给她的工作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但她现在才真正如鱼得水,现在的每一天,再累也是幸福的。
所以你看, 在工作中,让自己感觉“舒服”才是第一位的,硬要去拗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可能并不会成长,反而会挫伤自己的积极性,打击自己的自信,最终在困难模式中迷失自己。
喜欢文科的我,在高中鬼使神差选择了理科,过了异常煎熬的高二高三。大学更是因为学了土木工程痛苦不堪。
三大力学,线性代数,施工造价,每一科都能虐我千百遍。只有在选修的公文写作之类的科目上,能享受一些快乐的学习时光。
毕业后,我毅然和专业告别,放弃家人为我铺的路,自己在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摸爬滚打。
有人为我觉得可惜,那么辛苦学下来的专业竟然放弃了,之前的全都成了沉没成本。而我那个专业出来的同学,薪水都是我的数倍。
我并不羡慕,因为大学四年中,我用光了所有的意志力,在一个举步维艰的专业里缓缓前进,以至于,回忆起本该青春灿烂的日子,都是苦涩、黯淡的。
而我,不愿再浪费时间,更不愿年龄再大一点的时候,后悔当初为何不勇敢选择让自己快乐的事,让自己每天都有所期待,就像现在我这样。
起码我不用再跟专业死磕,不用懊恼为何别人都能学好,就我不行,不用带着这样怨恨而自责的情绪,过每一天。
所以我从不后悔放弃自己的专业,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领域,这个状态让我松弛和自信,我比从前快乐得多。
前段时间,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提升计划,每天都很痛苦。
比如,每天背100个单词;每周跑30公里;每周更新3-4篇文章;每个月读10本书……
一开始,我乐此不疲的做着这些事情,认为我这么做了,会在痛苦中完成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是,没几天,我就发现,一旦因为一些意外耽误了我的进程,我整个人就无比焦虑。
为了完成这些计划,我放弃了和孩子的亲子阅读、放弃了和家人的相处、放弃了我弹琴的兴趣、放弃了很多很多原本对我很重要的东西。
我变得更好了吗?并没有。
我把原本用于规划工作的时间都拿来背单词,导致工作毫无秩序,错漏百出。
跑步量远超我的身体负荷,导致我常常失眠,第二天萎靡不振。
每天的思虑都在怎么完成更新,写了很多不知所谓的烂文。
而每个月读的那些书,囫囵吞枣,看完了跟没看一样。
那段时间,连看我更新的朋友,都说我行文戾气太多,看起来怨气冲天。他们对我说,“写点开心的东西吧!感觉你最近特别苦大仇深。”
我开始反思,把自己逼到高度紧张、毫不快乐的地步,是否就是人生该有的节奏?
我尝试慢下来。
单词变为每天20个,很轻松,上班路上就背完了。
跑步恢复到一周1-2次,跑到自己觉得舒服为止。
写作,不再为了拼凑数量而写,要到我满意的程度再发。
读书,每个月1-2本,慢慢读慢慢消化就好。
剩下的时间,陪孩子,陪家人,练琴,甚至还能看看电影,看看娱乐八卦。
我很舒服。
而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家庭的氛围更和谐,读过的书印在了脑中,学会了新的曲子,就连写作,也频出爆文。
让自己舒服的结果,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像开了挂一样前进。
重要的是,我喜欢现在这样的自己,这样的节奏,这样的生活状态。
我们常常听到各种鸡汤,告诉我们“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努力会很辛苦,但不努力会很舒服。”
不不不,我们误解了舒服的定义,和舒服的真相。
那个不努力的你,真的会舒服吗?当你以葛优瘫的姿势,沉迷于垃圾食品、泡沫剧、网络游戏的时候,你只获得了身体上的舒服,过后,你会自责、会愧疚、会自卑,你的内心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静,你并不舒服。
这也并不是我们讨论的舒服。
那么激进到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你呢?内心一万次强迫自己完成不可能的挑战,才能获得瞬间的满足感。
但如果这件事情需要大量意志力才能做到,那它也不能带给你真正的成长,因为每一次面对它的时候,你想的不是更好的改善,而仅仅是——做到。
舒服既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无止境的逼迫,舒服是在前进和激进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点,让自己可以轻松上阵,厚积薄发。
不舒服并不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好,我们无需享受英雄自戕式的悲壮,因为我们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而只有找到那个让自己舒服的点,我们才能走得从容,也更遥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