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2013-06-25
展开全部
3月30日晚,我在图文400报告厅观看了新片《高考1977》,看完后,我感慨颇深。我觉得,不论是当年的知青还是现在的我们看了此片都会被深深震撼,任何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的生活而奋斗过的人看了都会为之感动。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尽管过去了30年,世事变迁,不过,作为和他们一样奋斗过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他们为了高考所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举: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算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习的一个缩影吧。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这是没有年代差异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们也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们也很有可能会很自然地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习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着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边;觉得昨夜睡得还不过瘾趴在桌子上“补觉”,或是压根儿忘了还有上课这回事儿,在床上继续和枕头“亲热”;下课了作业相互拷贝解决,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宿舍里垃圾遍地,一脚踩上去感觉犹如太空漫步,一进门异味扑鼻;煲电话粥,每月比谁的通话清单更长;晚上业余时间与电脑为伴,或“魔兽世界”,或“梦幻西游”,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灯时间还要靠着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再撑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进了考场还夹带着小纸条,或者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这样颓废,那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国家的资源,更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也想奉劝这些人能够浪子回头,别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哪怕是上帝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吧。
这就是我看《高考1977》这部片子之后想到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故事情节波折、人物形象鲜明、线索主次分明、表现手法新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从一些小人物身上着手,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部不错的弘扬主旋律的励志影片,我觉得若它能走进中学校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尽管过去了30年,世事变迁,不过,作为和他们一样奋斗过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他们为了高考所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举: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算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习的一个缩影吧。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这是没有年代差异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们也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们也很有可能会很自然地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习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着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边;觉得昨夜睡得还不过瘾趴在桌子上“补觉”,或是压根儿忘了还有上课这回事儿,在床上继续和枕头“亲热”;下课了作业相互拷贝解决,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宿舍里垃圾遍地,一脚踩上去感觉犹如太空漫步,一进门异味扑鼻;煲电话粥,每月比谁的通话清单更长;晚上业余时间与电脑为伴,或“魔兽世界”,或“梦幻西游”,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灯时间还要靠着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再撑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进了考场还夹带着小纸条,或者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这样颓废,那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国家的资源,更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也想奉劝这些人能够浪子回头,别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哪怕是上帝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吧。
这就是我看《高考1977》这部片子之后想到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故事情节波折、人物形象鲜明、线索主次分明、表现手法新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从一些小人物身上着手,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部不错的弘扬主旋律的励志影片,我觉得若它能走进中学校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展开全部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空白。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1977那样一个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陈琼”。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1977那样一个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陈琼”。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作为一个90后的孩子,我从来也没有对父辈的过往有任何深究。在我的意识里,甚至从来就不曾知道有关1977的任何事情,直到今天我看了这部影片——《高考1977》。
片——《高考1977》。 &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各地的知青。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最后,他们终于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跳出了那个他们一直想要离开的寒冷困苦的黑龙江。
影片围绕着这群知青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有关于亲情,爱情,友情。这部影片所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安逸,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我们所面临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了我们在面对一些小小的困难时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
究。在我的意识里,甚至从来就不曾知道有关
《高考1977》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苦,这种心理与身理的痛苦是我们这群90后的孩子所不能想象的。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好好的来思考,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与我们的父辈之间的生活有何不同。我们是否该从他们的身上学到点什么,比如节俭,勤奋。
高考,从来就被我们称为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无论最终是不是能考上大学,但知识是必须掌握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片——《高考1977》。 &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各地的知青。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最后,他们终于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跳出了那个他们一直想要离开的寒冷困苦的黑龙江。
影片围绕着这群知青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有关于亲情,爱情,友情。这部影片所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安逸,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我们所面临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了我们在面对一些小小的困难时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
究。在我的意识里,甚至从来就不曾知道有关
《高考1977》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苦,这种心理与身理的痛苦是我们这群90后的孩子所不能想象的。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好好的来思考,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与我们的父辈之间的生活有何不同。我们是否该从他们的身上学到点什么,比如节俭,勤奋。
高考,从来就被我们称为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无论最终是不是能考上大学,但知识是必须掌握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25
展开全部
最近电影《高考1977》热播,有很多家长带了他们90后的孩子去看,并谆谆教导要从中学习不怕艰苦,顽强学习的精神。这实在很有一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从情节上看,本片确实讲述了一个通过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故事:生活在东北某农场的一群知青,在1977年夏天获悉了即将恢复高考招生的消息,遂发奋苦读,最后成功实现了目标——但由此就把本片归为教育励志类型却是不妥的。正如导演江海洋自己所说,曾有人建议他在2007年推出本片以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但他却认为这部电影更适合作为向“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的献礼。他希望观众从电影里认识到“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我想这话正是解读本片的关键。
自1968年底大规模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前后历时十年,1600万城市青年进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七十年代后,政策有所松动,开始允许知青以病退、顶职、招工、读大学等方式回城。而在那个“组织意见”决定一切的时代,要获取这样珍贵的“回城指标”必须先得到领导的垂青,由此如电影《天浴》中女知青文秀慨然献出贞操的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高考1977》中,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就是代表了“组织意见”的领导。套用吴思的说法,他对手下知青们拥有“合法伤害权”。比如在确立修路先遣队队长问题上,他可以出所有人的意料让“黑五类子女”陈琼担纲,轻松浇灭一大批人试图藉此“立功、受推荐、读大学、离开这里”的梦想。可他这样做的目的,又仅仅只是为了把陈琼支开,拆散其与自己麾下“爱将”潘志友的恋情。老迟对农场事务拥有最高决定权,又不能被质疑或弹劾,必然使知青产生逃离的愿望。逃离的方法上面讲过多种,本片单挑考大学来谈,相信确与其“献礼”性质有关。
对于潘志友、陈琼、强子、小根宝等知青来说,考大学是功利的。在获取知识文化之前,那一纸录取通知首先可以成为自己离开农场、回到城市和家乡的船票。在“工农兵大学”时代,这张船票就是唯有老迟才能签发的“推荐表”,所以众人不得不埋头开垦冻土、扛大包期待获取垂青。然而当高考招生的消息传来,即意味着通过考试能够自主改变命运,知青们的学习热情就不可遏制的迸发出来了。影片中知青们雪地飞奔追赶送考火车一段是惹出观众大量眼泪的。确实,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列车。
由孙海英扮演的老迟在新浪人气调查中胜过了男主角潘志友。这里的原因除了孙演技精湛外,更主要在于老迟本身复杂冲突的形象定位吧:作为农场场长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威,作为革委会主任必须执行“文革”遗留的政策,而作为一个人,内心的人性、父性却在催促自己以平等和善的心态去对待知青。渐渐的,随着潘志友的劝诫,随着目睹陈琼父亲不惜造假为女儿获取考试资格,随着惊闻小根宝死去……老迟终于开始了转变,他支持了知青报考,并亲自开拖拉机送他们去赶火车,甚至为陈琼担下了递交假证明的罪名,理由是——“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有人说设计这种转变过于煽情,我倒不这么看。恢复高考实际上是整个民族回复理性的标志之一,无论知青还是革委会主任都必然从中受益。
潘志友和陈琼的恋情是令人伤感的。他们有过快乐,却最终守不住。陈琼是重感情的女子,她甚至为此放弃自由和幸福。然而最后结果是她考取了北京大学,潘志友却选择了留在农场,留给观众无限的遗憾。不过跳出人物看演员,陈琼的扮演者周显欣倒是值得称道。这位靠着与巩俐身材相貌绝似而出名的美女此次终于跳出了模仿的阴影,开始独立展现自有的演技了。
本片末尾,老迟通过农场的广播一一播报知青的录取情况,“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皮奉山,上海机械学院机械制造系录取……”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和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此刻,虽已物是人非,但人的心情已经获得了安宁。想要离开的,不会再被“公章”限制;想要留下的,也都是心甘情愿。从这个意义上说,1977年参加高考的绝非仅仅是报名的570万人而已。这是一次从制度到政策的松绑,从肉体到心灵的解脱,老迟、陈甫德、所有人,都是成功的考生。
从情节上看,本片确实讲述了一个通过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故事:生活在东北某农场的一群知青,在1977年夏天获悉了即将恢复高考招生的消息,遂发奋苦读,最后成功实现了目标——但由此就把本片归为教育励志类型却是不妥的。正如导演江海洋自己所说,曾有人建议他在2007年推出本片以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但他却认为这部电影更适合作为向“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的献礼。他希望观众从电影里认识到“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我想这话正是解读本片的关键。
自1968年底大规模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前后历时十年,1600万城市青年进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七十年代后,政策有所松动,开始允许知青以病退、顶职、招工、读大学等方式回城。而在那个“组织意见”决定一切的时代,要获取这样珍贵的“回城指标”必须先得到领导的垂青,由此如电影《天浴》中女知青文秀慨然献出贞操的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高考1977》中,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就是代表了“组织意见”的领导。套用吴思的说法,他对手下知青们拥有“合法伤害权”。比如在确立修路先遣队队长问题上,他可以出所有人的意料让“黑五类子女”陈琼担纲,轻松浇灭一大批人试图藉此“立功、受推荐、读大学、离开这里”的梦想。可他这样做的目的,又仅仅只是为了把陈琼支开,拆散其与自己麾下“爱将”潘志友的恋情。老迟对农场事务拥有最高决定权,又不能被质疑或弹劾,必然使知青产生逃离的愿望。逃离的方法上面讲过多种,本片单挑考大学来谈,相信确与其“献礼”性质有关。
对于潘志友、陈琼、强子、小根宝等知青来说,考大学是功利的。在获取知识文化之前,那一纸录取通知首先可以成为自己离开农场、回到城市和家乡的船票。在“工农兵大学”时代,这张船票就是唯有老迟才能签发的“推荐表”,所以众人不得不埋头开垦冻土、扛大包期待获取垂青。然而当高考招生的消息传来,即意味着通过考试能够自主改变命运,知青们的学习热情就不可遏制的迸发出来了。影片中知青们雪地飞奔追赶送考火车一段是惹出观众大量眼泪的。确实,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列车。
由孙海英扮演的老迟在新浪人气调查中胜过了男主角潘志友。这里的原因除了孙演技精湛外,更主要在于老迟本身复杂冲突的形象定位吧:作为农场场长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威,作为革委会主任必须执行“文革”遗留的政策,而作为一个人,内心的人性、父性却在催促自己以平等和善的心态去对待知青。渐渐的,随着潘志友的劝诫,随着目睹陈琼父亲不惜造假为女儿获取考试资格,随着惊闻小根宝死去……老迟终于开始了转变,他支持了知青报考,并亲自开拖拉机送他们去赶火车,甚至为陈琼担下了递交假证明的罪名,理由是——“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有人说设计这种转变过于煽情,我倒不这么看。恢复高考实际上是整个民族回复理性的标志之一,无论知青还是革委会主任都必然从中受益。
潘志友和陈琼的恋情是令人伤感的。他们有过快乐,却最终守不住。陈琼是重感情的女子,她甚至为此放弃自由和幸福。然而最后结果是她考取了北京大学,潘志友却选择了留在农场,留给观众无限的遗憾。不过跳出人物看演员,陈琼的扮演者周显欣倒是值得称道。这位靠着与巩俐身材相貌绝似而出名的美女此次终于跳出了模仿的阴影,开始独立展现自有的演技了。
本片末尾,老迟通过农场的广播一一播报知青的录取情况,“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皮奉山,上海机械学院机械制造系录取……”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和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此刻,虽已物是人非,但人的心情已经获得了安宁。想要离开的,不会再被“公章”限制;想要留下的,也都是心甘情愿。从这个意义上说,1977年参加高考的绝非仅仅是报名的570万人而已。这是一次从制度到政策的松绑,从肉体到心灵的解脱,老迟、陈甫德、所有人,都是成功的考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有点名不符实。所谓《高考1977》,主要角色当然应该是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但实际上,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个父亲。一个是孙海影扮演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一个是赵有亮扮演的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从性格和气质上说,这两个人物是截然相反的。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
当然,老迟最后转变了。从一个铁石心肠的工农干部,变成了一个“肩起命运的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父亲。看到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的场景,我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前面这句鲁迅曾经讲过的话。影片开始,思想僵化的老迟像是飘浮在历史天空中毫无生命气息的一粒尘埃,而到影片最后,他终于向着人性的光辉敞开了胸怀。相比之下,陈甫德的形象就显得苍白了许多,这个肩负着历史十字架,却极富自我牺牲的父亲形,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在影片的结尾不知所终。对此我曾不无遗憾地说,这个人物的结局,不应该是一串欲言又止的省略号,而应该是一记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惊叹号。
与这两个父亲息息相关的,是那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
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许这是出于陈甫德的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的下三烂,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
与两枚公章相映成趣的是农场中那个整天哇啦哇啦叫唤的大喇叭和高高在上的了望塔。高音喇叭也是一个组织权威的象征,是中国集权时代话语霸权的独特符号。从大喇叭里传出的是组织权威的声音,它可以随时随地昂首阔步地闯入每个人的私人生活。只要喇叭一响,所有个人空间立刻四分五裂,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会在组织强大的声浪中土崩瓦解。
了望塔也以另一种方式喻示着组织的无所不在,它高高在上,以一种上帝的视线,将每个人的生活一览无余。对知青而言,大喇叭和了望塔是某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而对老迟来讲,却是他行使权力、塑造威严的权杖,他可以在麦克风前为所欲为,用自己的声音笼罩着整个农场。影片就是从这样一种角度,揭示出那个年代个人与体制的紧张而又微妙关系。
与两个父亲比较起来。影片对知青群像的刻画又要显得更薄弱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个知青群像里仍有一个最后死于非命的小根宝,带给人一种深刻的触动。小根宝这个人物代表那一代知青中一种最为绝望的生存状态。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抛开书本闹革命,与真正的老三届相比,他们的青春完全被政治动荡耗费殆尽,一俟高考恢复,命运的大门洞开之际,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根本走不动了。机会来了,可他们却无力抓住。最后只能用死于非命让自己与那个黑暗的时代一起永远地沉沦下去。
与小根 宝的悲剧相比,主人公潘友志身上则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事实上在当年的知青当中,像潘志友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一度都追求完美的人格,为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但是历史却跟这群热血青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当社会现实面对突如其来的历史性转折的时候,他过去许下的诺言立刻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个时候,是继续坚守自己的承诺,还是顺应历史的大潮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个两难问题是他们在那样一个历史关头所遭遇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留下还是离开?是遵守自己对老迟的承诺,还是以毁约为代价来换取自己更好的人生前程?在影片中,他最终选择了留在农场。对于这种选择,也许有人觉得他不太识时务,也许有人觉得他是在逆潮流而动。可是,他毕竟坚守了自己的信仰,饯行了自己的承诺。你尽可以说他是一个荒唐时代的牺牲品,但至少与今天大量擅长见风使舵的聪明人相比,他们那一代人的心理要更为健康许多。
当然,老迟最后转变了。从一个铁石心肠的工农干部,变成了一个“肩起命运的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父亲。看到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的场景,我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前面这句鲁迅曾经讲过的话。影片开始,思想僵化的老迟像是飘浮在历史天空中毫无生命气息的一粒尘埃,而到影片最后,他终于向着人性的光辉敞开了胸怀。相比之下,陈甫德的形象就显得苍白了许多,这个肩负着历史十字架,却极富自我牺牲的父亲形,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在影片的结尾不知所终。对此我曾不无遗憾地说,这个人物的结局,不应该是一串欲言又止的省略号,而应该是一记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惊叹号。
与这两个父亲息息相关的,是那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
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许这是出于陈甫德的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的下三烂,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
与两枚公章相映成趣的是农场中那个整天哇啦哇啦叫唤的大喇叭和高高在上的了望塔。高音喇叭也是一个组织权威的象征,是中国集权时代话语霸权的独特符号。从大喇叭里传出的是组织权威的声音,它可以随时随地昂首阔步地闯入每个人的私人生活。只要喇叭一响,所有个人空间立刻四分五裂,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会在组织强大的声浪中土崩瓦解。
了望塔也以另一种方式喻示着组织的无所不在,它高高在上,以一种上帝的视线,将每个人的生活一览无余。对知青而言,大喇叭和了望塔是某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而对老迟来讲,却是他行使权力、塑造威严的权杖,他可以在麦克风前为所欲为,用自己的声音笼罩着整个农场。影片就是从这样一种角度,揭示出那个年代个人与体制的紧张而又微妙关系。
与两个父亲比较起来。影片对知青群像的刻画又要显得更薄弱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个知青群像里仍有一个最后死于非命的小根宝,带给人一种深刻的触动。小根宝这个人物代表那一代知青中一种最为绝望的生存状态。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抛开书本闹革命,与真正的老三届相比,他们的青春完全被政治动荡耗费殆尽,一俟高考恢复,命运的大门洞开之际,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根本走不动了。机会来了,可他们却无力抓住。最后只能用死于非命让自己与那个黑暗的时代一起永远地沉沦下去。
与小根 宝的悲剧相比,主人公潘友志身上则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事实上在当年的知青当中,像潘志友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一度都追求完美的人格,为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但是历史却跟这群热血青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当社会现实面对突如其来的历史性转折的时候,他过去许下的诺言立刻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个时候,是继续坚守自己的承诺,还是顺应历史的大潮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个两难问题是他们在那样一个历史关头所遭遇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留下还是离开?是遵守自己对老迟的承诺,还是以毁约为代价来换取自己更好的人生前程?在影片中,他最终选择了留在农场。对于这种选择,也许有人觉得他不太识时务,也许有人觉得他是在逆潮流而动。可是,他毕竟坚守了自己的信仰,饯行了自己的承诺。你尽可以说他是一个荒唐时代的牺牲品,但至少与今天大量擅长见风使舵的聪明人相比,他们那一代人的心理要更为健康许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