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什么的记录?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论”即议论,“语”即答复或阐述原义之意。相传是曾子、有子的再传弟子陆续集起来的。
汉代所传的《论语》有三种底本,即《鲁论语》、《古论语》和《齐论语》。《古论语》为鲁恭王时从孔子宅壁中发掘出土的,共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流传于齐国的另一种底本,共有二十二篇,两者都已散失湮没,唯一仅存的只有二十篇的《鲁论语》。
《论语》的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