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岁考入北大,作品被选入课本,为什么出国后却嫁了52岁美国老头
展开全部
田晓菲成名那一年我还不到一岁。
当我咿呀学语、颤颤巍巍走路的时候,田晓菲写的《十三岁的际遇》已经入选了国内中学课本。
那一年,北大建校90周年,年仅16岁的田晓菲已经是这里一名大三学生了。
女孩写诗本不足为奇,但女孩写诗被北大破格录取就稀奇了。
当年就读于天津13中学的田晓菲,小小年纪已经在《天津日报》发表诗歌,并先后出版了5本诗集。
田晓菲父母在天津文联工作,除了给女儿提供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有结识一些“名作家”的机会。
但是,田晓菲并不是作为一个“小粉丝”和那些人打交道,很多当地的作家都和这名初中生成了忘年交。
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的田晓菲引起了北大的注意,这样的“咏絮之才”,北大怎能错过?
13岁那一年,这位蔡元培口中“”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的理想圣地为田晓菲打开了大门——被北大西语系破格录取。
跳级、上名校,这是多少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在田晓菲身上“成真”了,她曾这样形容这种如梦似幻的感受:
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
大二那年,田晓菲结识了査海生。
査海生,15岁考入北大,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田晓菲刚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发表作品成名,并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
田晓菲见到海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老师。
北大校友、诗歌前辈,田晓菲曾拿着自己的作品去虚心求教,海子送给她一句话:
“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海子送给田晓菲的寄语,怎么看都像是说给自己的话。
田晓菲毕业那一年,海子卧轨自杀。
曾经鼓励自己要在诗歌之路上坚持的师长,自己却“中途放弃”,田晓菲一时无法理解海子的“归途”,所以暂时停笔创作,转而通往人生另一条坦途——考研、读博。
同年,田晓菲前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她考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田晓菲在哈佛攻读博士期间,遇上了一位汉语说得特别溜而且喜欢诗歌的男导师,这位老师酷爱中国文学,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宇文所安(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
翻看宇文所安的履历,发现这位洋教授并不简单,他被誉为:为唐诗而生的美国人。
田晓菲毕业那一年,宇文所安邀请田晓菲到山上旅游,下山途中他表达了对这位中国姑娘的爱慕。
次年,他们结为夫妇。
那一年,田晓菲28岁,宇文所安53岁。
面对这段“老少配”,田晓菲说:“我和宇文所安是严格的师生关系。一直到我毕业离开学校后,才开始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谈论各种话题,尤其是和文学有关的问题。”
后记
14年前,年仅35岁的田晓菲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此后,她著书立说、从事教育教学和文化研究。
虽然田晓菲因为嫁给美国人常常被国人诟病,但是年近半百的她却已经和丈夫相守相伴20余年,每一段婚姻都值得被祝福,更可况是一位在世界顶级学府为中国人争得一席之地的女性。
当我咿呀学语、颤颤巍巍走路的时候,田晓菲写的《十三岁的际遇》已经入选了国内中学课本。
那一年,北大建校90周年,年仅16岁的田晓菲已经是这里一名大三学生了。
女孩写诗本不足为奇,但女孩写诗被北大破格录取就稀奇了。
当年就读于天津13中学的田晓菲,小小年纪已经在《天津日报》发表诗歌,并先后出版了5本诗集。
田晓菲父母在天津文联工作,除了给女儿提供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有结识一些“名作家”的机会。
但是,田晓菲并不是作为一个“小粉丝”和那些人打交道,很多当地的作家都和这名初中生成了忘年交。
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的田晓菲引起了北大的注意,这样的“咏絮之才”,北大怎能错过?
13岁那一年,这位蔡元培口中“”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的理想圣地为田晓菲打开了大门——被北大西语系破格录取。
跳级、上名校,这是多少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在田晓菲身上“成真”了,她曾这样形容这种如梦似幻的感受:
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
大二那年,田晓菲结识了査海生。
査海生,15岁考入北大,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田晓菲刚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发表作品成名,并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
田晓菲见到海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老师。
北大校友、诗歌前辈,田晓菲曾拿着自己的作品去虚心求教,海子送给她一句话:
“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海子送给田晓菲的寄语,怎么看都像是说给自己的话。
田晓菲毕业那一年,海子卧轨自杀。
曾经鼓励自己要在诗歌之路上坚持的师长,自己却“中途放弃”,田晓菲一时无法理解海子的“归途”,所以暂时停笔创作,转而通往人生另一条坦途——考研、读博。
同年,田晓菲前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她考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田晓菲在哈佛攻读博士期间,遇上了一位汉语说得特别溜而且喜欢诗歌的男导师,这位老师酷爱中国文学,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宇文所安(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
翻看宇文所安的履历,发现这位洋教授并不简单,他被誉为:为唐诗而生的美国人。
田晓菲毕业那一年,宇文所安邀请田晓菲到山上旅游,下山途中他表达了对这位中国姑娘的爱慕。
次年,他们结为夫妇。
那一年,田晓菲28岁,宇文所安53岁。
面对这段“老少配”,田晓菲说:“我和宇文所安是严格的师生关系。一直到我毕业离开学校后,才开始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谈论各种话题,尤其是和文学有关的问题。”
后记
14年前,年仅35岁的田晓菲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此后,她著书立说、从事教育教学和文化研究。
虽然田晓菲因为嫁给美国人常常被国人诟病,但是年近半百的她却已经和丈夫相守相伴20余年,每一段婚姻都值得被祝福,更可况是一位在世界顶级学府为中国人争得一席之地的女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