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作文材料要写进去吗
1. 材料作文可以用材料开头然后续写吗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用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
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做。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做。
“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做”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
“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下面我们从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举出几例加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
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
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要求: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健康?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
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近墨者必黑吗? 一考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语。
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
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
读完这个故事,我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的生活来。
这可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鲁迅先生,即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这是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质薄弱的话,我相信,他很快会被传染上“病毒”。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心灵的天平向着金钱和权力一边倾斜了,倒下了,最终成了罪人。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和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
他们可真正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种近墨者不黑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点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看来这位同学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选取了“应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这一角度,阐述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道理,主题集中而明确。其次结构安排得也很清晰。
第1段,开头引用俗语,但不急于论述而是接着引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近墨者必黑吗?”“疑惑”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鲜明态度。第2、3段采取正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