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扩展资料
古代的战争中,利用要塞防御是常用的战法。当年,以袁绍为首的东方诸侯们讨伐董卓,就只能从开封一路向西进攻虎牢关。董卓为了抵御东方联军,也亲自率领大军赶到虎牢关督战。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几个政权都在反复争夺虎牢关。
因为占据了虎牢关以后,向西可以进攻洛阳这座重要城市,向东又可以进攻河南其它地区。甚至到了唐朝初期,虎牢关的作用同样重要。李世民率领大军进攻盘踞河南的王世充,而河北窦建德率军增援王世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牢关
虎牢关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虎牢关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属于古成皋县,在公元598年隋朝时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在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所以虎牢关又名虎关、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
扩展资料:
在《三国演义》中,三英与吕布大战,但历史上这部分情节是不存在的。 长久以来,虎牢关的历史光芒,被《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所覆盖,《三国演义》虽然使虎牢关名扬天下,但同时也毁掉了虎牢关的历史之实。事实上,明清至今的虎牢关布局,已非“三国”时期的虎牢关布局。虎牢关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
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代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虎牢关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牢关
2013-06-26
推荐于2018-02-16
..虎牢关五虎,是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五位将领。他们在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于虎牢关被华雄与吕布所斩杀,分别是:武安国、方悦、潘凤、俞涉、穆顺。
..将此五人比喻成五虎则隐射了爱好三国者的恶搞精神,现在在三国类贴吧中形成了一种恶搞文化。这种恶搞文化其主要来源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句话现今便成为了爱好三国者的笑料,而潘凤将军也成为了大家恶搞的优先对象。
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扩展资料古代的战争中,利用要塞防御是常用的战法。当年,以袁绍为首的东方诸侯们讨伐董卓,就只能从开封一路向西进攻虎牢关。董卓为了抵御东方联军,也亲自率领大军赶到虎牢关督战。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几个政权都在反复争夺虎牢关。
因为占据了虎牢关以后,向西可以进攻洛阳这座重要城市,向东又可以进攻河南其它地区。甚至到了唐朝初期,虎牢关的作用同样重要。李世民率领大军进攻盘踞河南的王世充,而河北窦建德率军增援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