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哪几个朝代的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0个政权。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扩展资料:
洛阳被选做都城的原因:
1、地理优势:
洛阳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等。西依秦岭,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毗邻中岳嵩山。
自古以来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可谓是山川纵横,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2、交通关要:
洛阳的优势还在交通。以交通经济立都,四通八达,天下之中,有漕运之利。洛阳所在的伊洛谷地较为狭小,所以它的经济中心并非在此,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也并非十分发达。但洛阳居天下之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它最大的优势。
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分别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延伸。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枢和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隋代在洛阳建设有含嘉仓和洛口仓这两大粮仓,粮食到唐朝贞观年间都未用完。
3、粮仓:
对于一开始就志在统一中国的秦国来说,仅仅占有渭河平原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丰盛的关中平原之外,秦国自然还需要开辟一个更大的粮食生产地,而他们的目光也就集中在了关中平原南部的四川盆地之中。
很快,秦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四川盆地之中。此后,加上李冰出色的水利建设。四川盆地一带从原来的贫穷场所变成了“天府之国”。再加上洛阳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
但是如果把粮食从洛阳再运往长安或许其它地方,不仅要多走一千多里路程,而且在三门峡一带,常常出现船只倾覆的事故。解决这个困难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迁都洛阳。就这样,洛阳顺理成章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0个政权。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
洛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2-24.6℃,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 。
扩展资料
洛阳历史源远流长,古都风采积厚流光,洛阳13朝古都系列之五:东汉。
西汉末年,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动荡,公元9年,王莽算位,自称皇帝。公元12年,王莽下书,以洛阳为东都,以常(长)安为西都。王莽复古改制,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了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他认为汉属火德,忌水,所以改写洛阳为雒阳(“雒”同洛,周时亦称洛阳为“雒邑”)。经过10多年征战,东汉重新统一了全国。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市建筑宏伟壮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
在手工业方面治炼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够炼白口铁、麻口铁、灰口铁和脱碳钢,并且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用煤作燃料。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大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也是对外贸易的中心。市面上有很多商店和商贩。
商人们有的来自内地,有的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自国外。洛阳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全国各地的文人们汇集在洛阳。当时洛阳有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学生最多时达到3万多人,洛阳还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一一东观;著名的国家天文台一一灵台。
许多著作和发明在洛阳诞生,如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改进造纸术,班固著《汉书》等。东汉时,佛教正式传入我国。白马寺是佛教传人我国后官方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是中国佛教早期传播的中心。
东汉在洛阳定都的时间为195年,其间董卓挟汉献帝迁长安6年,曹操挟汉献帝迁许城(今许昌市)24年。东汉末年,洛阳遭到破坏。当时朝廷腐败,有钱者可以公开买官,甚至赊账买官,上任后加倍付款。
洛阳京都内外的田地,几乎为官僚贵族占有,加上自然灾害严重,老百姓没有办法活下去了,只好纷纷起义。其中黄巾军所向披靡,一直攻到洛阳孟津,被统治集团镇压下去了。接下来武将宦官、官僚和地方豪强相互厮杀,洛阳内外一片混乱。何太后召董卓入朝。
董卓带兵在洛阳疯狂烧杀,使洛阳遭到毁灭性破坏。各路豪强军阀纷纷讨伐董卓,董卓挟持汉献帝逃到长安。临行前,又对洛阳大肆抢劫,四处放火盗挖古墓,使洛阳城化为一片废墟。
这便是在洛阳建都的第五朝代,东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洛阳曾经被多少王朝当作都城?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其中,造纸术、指南针、火药诞生于河南洛阳。
推荐于2017-11-25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时期魏、西晋、北魏(493年才自大同迁都至此)、隋、唐、后梁、后晋、后唐均以洛阳作国都(见解释)。 解释:洛阳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夏、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自称是商的都城。 2。还有的朝代其首都不只一个。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虽然在影响和地位上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毕竟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所以一般上还是应该认为是都城。
2013-06-26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时期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共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中夏,西周,唐等朝代更换都城或者将洛阳作为陪都),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 多的古都。
根据多年考古发掘和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由旧都镐京(今西安市西)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历经500余年,这是洛阳建都之始。自东周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先后有九个王朝建都于此,所以有“九朝古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