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用什么乐器

三句半用什么乐器合适(小学生)... 三句半用什么乐器合适(小学生)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6-26
展开全部
木管乐器是用木料制成的管状吹奏乐器,其中也有用金属制成的,但按其性质仍称之为“木管乐器”。木管乐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吹孔的,包括长笛和短笛;另一类是吹两片芦片做成的双簧哨而发音的,包括双簧管、古双簧管、英国管、大管和低音大管;还有一类是吹一片芦片做成的单簧哨而发音的,包括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萨克管。

长笛和短笛都是横吹的。用金属或木料制成。它们的构造和吹法大致相同,但短笛比长笛的管子短一倍,因此发音也高八度。

长笛和短笛上都有键盘装置,笛孔的开闭是由键盘控制的。老式的长笛只有八个键,有些孔是由手指直接按的。这种长笛不能吹出正确的半音阶,有些音太高,有些音太低。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说过:“如果还有比一个长笛更糟糕的乐器,那就是两个长笛。”他所指的就是老式长笛。后来德国的乐器改革家勃姆创造了一套新式的键盘装置,使长笛可以吹出准确的半音阶来。据说勃姆带着新式的长笛去见罗西尼时,罗西尼正在洗脸,勃姆在客厅里等得不耐烦,就吹起他的长笛来,罗西尼听了十分惊奇,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肥皂,赶快跑到客厅里叫道:“奇迹!奇迹!长笛居然能够吹出这样的音乐来!”后来勃姆的新式键盘装置推广到其他木管乐器上,使有的木管乐器都能吹出正确的音来。

长笛(Flute)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的音色清澈优美,发音灵活轻快,有人把它比做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音域有三个八度。各种快速的旋律和大跳的音程都可以吹得出来。演奏快速的音群时,常用双吐和三吐等吹奏法。双吐就是交替运用舌尖和舌根,三吐就是轮流使用舌尖、舌根和舌尖。这些吹奏在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第三段中都用到了。这段音乐再现了阿尔卑斯山上牧人用笛管吹奏的牧歌。先是英国管和长笛的曲调互相呼应,长笛的曲调比英国管的曲调高八度,象是山谷里的回声;然后英国管的牧歌和长笛所吹轻巧灵活的陪衬声部结合在一起。长笛的声部包含各种快速的分散和弦、同音反复、音阶进行、半音阶进行和大距离的跳进,显示了许多华丽的演奏技巧。

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它既可以吹明朗欢快的曲调,也可以吹悲怆伤感的曲调。格鲁克的歌剧《奥菲士》第二幕有一段长笛独奏,是非常凄恻动人的。《奥菲士》取材于神话故事,描写古希腊色雷斯地方著名的诗人和歌手奥菲士到地府去寻找他死去的妻子欧律狄刻。这是第二幕第二景的芭蕾舞音乐,是伴奏幸福幽灵的舞蹈的。由长笛独奏,弦乐伴奏,表现了幽灵们内心的悲痛。

短笛(Piccolo)是音域最高的木管乐器,也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之一。包含三个八度。音色尖锐,在乐队中非常突出。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就用了短笛,它使整个乐队显得更加辉煌、有力和响亮。下面是结尾前的一段音乐,其中音响尖锐的音阶上行,就是短笛演奏的。作曲家还常用短笛摸拟鸟鸣。

以上介绍了长笛和短笛,这是有吹孔的无簧木管乐器。下面介绍吹两片芦片的做成的双簧哨而发音的双簧木管乐器。双簧木管是直吹的。在双簧木管中,双簧管是高音乐器,英国管是中音乐器,大管和低音大管是低音乐器。

双簧管(Oboe)的音域有两个半八度,音色带有鼻音一般的芦片声,有时富于乡村风味或田园风味,有时显得伤感和温柔。在李焕之作曲的《春节序曲》中,双簧管所吹的民歌型曲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味。而在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双簧管奏出的主题,则表现出一种忧郁而又略带一点甜蜜的感情。

古双簧管比双簧管低小三度,音色比双簧管更柔和而沉静。巴赫和他的同代人常常使用这种乐器。现代交响音乐作品中偶尔还可以碰到它。

英国管(English Horn)即中音双簧管(Coranglai),比双簧管低五度,管身也较大。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即使吹田园风味的曲调也带有一种悲伤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第二乐章的主题就是由英国管奏出的孤独而苍凉的曲子。

大管即低音双簧管,又叫“巴松”(Bassoon)。管身很长。它的音域比较宽广,有三个八度,最低音比双簧管低两个八度。大管的音色变化较多,下面的声音严峻阴沉;中间的音色温和甘美,高音区则象男高音的声音。而大管最富特征的,是常常带有愉快和诙谐的性格,用它来吹装饰性的华彩句和进行曲是很有特色的。比才歌剧《卡门》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开始的旋律就是用大管演奏的,节奏感极强,预视了第二幕开始时的欢乐场面。

低音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最低音乐器。它的最低音比大管低八度,音域比大管略小,音色更加低沉威严。

以上介绍的是双簧木管,下面谈谈单簧木管。单簧木管是吹一片做成的单簧管哨而发音,也是直吹的。它包含各种调的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萨克管。单簧管又名黑管,常用的有降B调、A调和C调三种,此外,还有音区较高降E调。单簧管的音域比双簧宽广,约有三个半八度。各个音区的音色有很大的区别:低音区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且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一般地说,单簧管的音色比双簧管明朗和丰满,但也略带芦片声,不如长笛那么透明。而且各种调的单簧管在音色上还有一些区别。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第二主题的旋律,是用A调单簧管吹奏的,这个真挚淳朴的主题,表现了置身异国的德沃夏克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中,交响曲中的爱人主题加上了许多装饰音,变成一个粗俗的曲调,由音色锐利的降E调单簧管吹出。

低音单簧管比降B调单簧管低八度,声音极富于表现力,但略带阴暗、神秘的色彩。

单簧木管乐器除了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外,还有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创造的一整套“萨克斯管”,有高音的,有中音的,有次中音的,有上低音的,也有低音的。音色异常丰富并带有悲凉气氛,也有象单簧管那样的芦片声。各萨克斯管的音域约有两个半八度。萨克斯管常于爵士乐队,也用于交响乐队和军乐队。在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中,两个旋律都由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其中第二旋律先后由降B调次中音萨克斯管和F调高音萨克斯管吹奏。在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中,第二个主题的抒情性曲调,是由降E调中音萨克斯管吹奏的。这个曲调悲怆动人,在原戏剧中是代表白痴的弟弟的。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5
展开全部
首先说明,三句半并不是单纯写在纸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
  看似简单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说一句。由于最后1人一般只说两个字,故称“三句半”。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镲,小锣,鼓,大锣等击打乐器敲打登场。乐器停,甲高声朗诵第一句,并根据此句意思做出一个造型动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戏眼”,下面单独说说。
  三句半,三句半,关键在于半。半,其实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字多则味淡了。这一两个字要求很严,必须压韵,简捷,诙谐,合意,并出忽意料。一经丁喊出,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才行。
  观众大笑,台上四人敲打乐器转场,转一圈或两圈,之后接着表演第二段。一般,一个三句半节目有八——十段说词就可以了.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规律去写,其演出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它对句式,字数,押韵等都有要求。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脑里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写的作品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给人读的,所以用词不能生僻。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是把写诗歌 或快板的押韵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同调”,即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而且音调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和谐悦耳。
  在实际创作中,最费脑筋的就是这个“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半句”而不得不放弃前面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句。所以有时就先确定最后的“半句”,然后再写前面的三句。
  “押韵”不像有人想的那样难,但也绝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简单。要掌握押韵,最好能熟悉“十三辙”的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看一下,这里就不讲了。这里强调一点,押韵不是只要韵母相同就可以了,其声母必须不同,换句话说,不能用“同音字”押韵,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韵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韵,如“iang”与“uang”“ing”与“ong”。 韵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韵,如zhi与li,前者是整体认读音节。
  有些人以为,既然是“半句”,其字数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这种望文生义的思维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绝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于一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明显感觉到“半句”。很多人写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有五个字的,这样根本无法体现三句半的灵魂──“半句”。
  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点,给观众一个“新鲜、奇特”或“诙谐”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应该以两个字为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字,但不容易表达需要的思想。如果用两个字找不出合适的词(韵母和音调都受控于前2句,的确很难),也可以用三个字,但应尽量少用。至于四个字和更多的字数是必须避免的。“儿化”音中“儿”不算字数。如“没门儿”算两个字
  前三句的字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以七字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过七字的最好不用。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每段的字数可以不同,但同一段的前三句的字数应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到最后一句时,才会感到新鲜奇特。如果前面几句的字数多少不一,观众感受到的只是字数的变化,而不会感受到“半句”,也就不是三句半了。
  除前面说的外,三句半和诗歌一样,也有“句式”和“平仄”等要求。换句话说,不是每句的字数相同就可以,必须符合一定的句式才行。如“我们还没有吃饭,抓时间快把活干”虽然都是七个字,但不能用在三句半中。七字的句式一般有2种:“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六字的句式“二二二”其他句式都不行。最好能考虑一下“平仄”,懂格律诗的人容易掌握,一般人比较难掌握,一般只要注意每句词的音调有所变化就行了。如果都是同一音调,听起来就不舒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