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筝的历史.
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主要是陕西、甘肃一带),盛行于隋唐。
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
史称秦筝。
对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
第一种认为:筝渊源于瑟。
唐赵磷《因话录》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
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
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
筝之名自此始
第二种认为: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
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话中,有两处谈到筝,即“弹筝博髀”和“退弹筝而取韶虞”。
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
所以蒙恬造筝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对蒙恬造筝也持否定的看法。
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于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加十三弦。
”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第三种认为:早期第三种认为:早期筝是五弦竹筝,筑身瑟弦。
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五弦,筑身而瑟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
从历史材料看,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都是竹制,都是五弦。
关于筝的命名,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
”这就说明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