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足跟痛的病因病机
- 5 足跟痛的症状
- 6 足跟痛的治疗
- 6.1 方药治疗
- 6.2 推拿治疗
- 6.2.1 方一
- 6.2.1.1 症状
- 6.2.1.2 推拿方法
- 6.2.2 方二
- 6.2.2.1 症状
- 6.2.2.2 选穴
- 6.2.2.3 推拿方法
- 6.2.3 医案
- 6.3 艾灸治疗
- 7 足跟痛患者日常保健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足跟痛的穴位
- 2 治疗足跟痛的方剂
- 3 治疗足跟痛的中成药
- 4 足跟痛相关药物
- 5 古籍中的足跟痛
1 拼音
zú gēn tòng
2 英文参考
heel p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inful heel [朗道汉英字典]
talalgia [朗道汉英字典]
painful hee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足跟痛为症状名,又称脚跟痛[1]。指一侧或双侧足跟部位疼痛,站立、行走则加重[2]。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形肥胖的妇女,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针刺样、灼热样疼痛,疼痛甚至牵涉及小腿后侧[3][4]。
对骨质增生者,治疗虽不能消除骨刺,但通过消除骨刺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疼痛同样可以消除[3]。
4 足跟痛的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足跟痛》:“足跟痛,有痰,有血热。”
足跟痛多由肾虚、血热、痰湿所致[1]。
足跟痛与骨质增生、跗骨窦内软组织劳损、跟骨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3]。
足跟痛是由跟骨底面慢性劳损、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等所致[4]。
5 足跟痛的症状
常见足跟一侧或二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1]。
足跟痛起病缓慢,可有几个月或几年的病史。主要表现为足跟疼痛,疼痛部位一般比较固定,有明显的压痛点,可伴有足底胀麻感或紧张感。早晨起床后刚开始站立或走动时疼痛剧烈,长期站立或行走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则减轻,温热时感觉舒适,遇冷后病情加重。[4]
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形肥胖的妇女,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针刺样、灼热样疼痛,疼痛甚至牵涉及小腿后侧[3][4]。
6 足跟痛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张氏医通》卷五:“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甲、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夹湿者,必重著而肿,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十全大补汤。”
《医学入门·脚气》:“脚跟痛,有血热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
6.2 推拿治疗
6.2.1 方一[5]
6.2.1.1 症状足跟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
6.2.1.2 推拿方法①用拇指点按大钟50次,力度适中。
②以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同时拿捏昆仑、太溪(见本页)1~2分钟。
③用拇指指端点按仆参1~2分钟。
④用拇指指腹从涌泉向足趾方向推行6~8次。
6.2.2 方二[3]
6.2.2.1 症状足跟部肿胀持续疼痛不能缓解,不能站立、行走,休息时候疼痛不能明显缓解,舌黯,可见瘀点,苔白,脉弦涩。
6.2.2.2 选穴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
6.2.2.3 推拿方法(1)跟骨下止点滑囊炎:患者仰卧床上,患肢膝关节屈曲60°,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对准滑囊用力侧击。手法的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或使滑囊破裂、液体吸收。
(2)跖筋膜炎: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先用点按法点按穴位,然后以一手拇指点按、揉捏痛点,再以擦法及捋顺法沿跖筋膜走行方向进行推擦及捋顺,并使足底发热。
6.2.3 医案王某,女,38岁。自诉足跟疼痛3年,每于久行、久站或阴雨天加重。近因行走过久致右足跟疼痛剧烈。入院查体见右足跟骨结节处压叩痛明显,触及一骨性突起。X线片示:右足跟骨骨质增生性骨刺。诊断为:跟痛症。予上述综合疗法治疗2次后跟痛减轻,可下床独立行走,治疗10次疼痛完全消失,痊愈出院。随访未复发。[3]
6.3 艾灸治疗
[4]
取穴:①组:阿是穴(疼痛局部)、三阴交穴;②组:申脉、太溪穴。
灸法:2组处方交替应用,采用艾条悬灸法,每次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灸法,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7 足跟痛患者日常保健
(1)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 *** 。
(2)跖筋膜炎患者在急性期应注意适当休息,减少负重,控制剧烈运动。症状缓解后,逐渐进行足底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部的肌力。
8
2024-11-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