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手冢治虫的生平及艺术特色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928年(昭和3年)出生于大阪府,名“治”,39年改为“治虫”,并至死都一直使用这个名字。生长在白领家庭中的手冢,在父亲的薰陶下从小就兴趣广泛,特别热爱的两件事一个是野外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另一个就是看电影。手冢的父亲是一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收集8MM,而在他带回家的影片中就有迪士尼的动画。童年的手冢就在这样的薰陶下成长,据他回忆说光是《白雪公主》和《小鹿斑比》他就看了一百遍以上。14岁(1942年)的时候,中国万氏兄弟仿照《白雪公主》制作的《铁扇公主》在日本公映了,这部影院动画给手冢以极大的震撼,据他自己说正是因为受到这部影片的 *** ,才使得自己日后走上了漫画创作的道路。 1945年日本战败,也正是在这一年,17岁的手冢进入了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学习。第二年就开始尝试在报纸上发表四格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走上了漫画创作的不归路。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百废待兴,新旧观念和体制互相冲击,人人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跟随着社会的旋涡沉浮。就在这个时候,在交换生活必需品的集市上开始悄悄流行起一种新兴的小画书,这种小画书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由于多以红色纸做封面,所以被称为“红皮书”,也是最早的漫画单行本雏形。1947年一部名叫《新宝岛》的红皮书突然开始流行起来,人们注意到封面上的新名字:“手冢治虫”。 当时对于漫画的定义,除去单幅和四格的定义,就是像今天中国的连环画一样的概念,图片配旁白,画与画之间的关系靠文字联系。 但手冢的作品却与以往的完全不同,也许因为从小受到的影响,他尝试着将大量的电影拍摄手法引入漫画(如同景别的多角度拍摄),按照电影画面来设计,用类似电影里分镜的方法来决定画面的分配,将大小不同的画格排列在一起,造成类似镜头推移的效果,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所谓新漫画就是这样诞生的。在无声的漫画中体现声音,将象声字“画”在画面里,也是他的小发明。 虽然在手冢之前也曾经有人在某些地方做过一点类似的尝试,但真正系统研究并确立这种全新观念的人是手冢治虫。在他之前漫画是以戏剧的表现手法来创造,在他之后漫画开始以电影的表现手法来叙述故事了。而这种耳目一新的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欢迎,在经济低糜的战后第三年,红皮书《新宝岛》通过非正常的发行渠道重版狂销40万册,许多人开始按照这种方法绘制漫画,人们也由此开始接受新漫画的概念,这一年手冢才19岁。
参考: home.kimo/xum81/new_page_2
good
参考: home.kimo/xum81/new_page_2
good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