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顾炎武的文言文翻译

 我来答
四季教育17
2022-10-04 · TA获得超过566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0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66万
展开全部

1. 关于顾炎武的文言文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⑼。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⑴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⑵厄塞:险要的地方。

⑶曲折:详细情况。

⑷或:有的。

⑸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对勘:核对校正。

⑹径行:直接行走。

⑺无足:没有值得。

⑻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⑼熟:仔细认真。

〔解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 *** 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2. 关于顾炎武的文言文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⑼。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⑴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⑵厄塞:险要的地方。 ⑶曲折:详细情况。

⑷或:有的。 ⑸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对勘:核对校正。

⑹径行:直接行走。 ⑺无足:没有值得。

⑻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⑼熟:仔细认真。

〔解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 *** 的名言。

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

《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

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3. 文言文顾炎武为学的译文,词语解释还有中心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①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13)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⑨之好学也。”

夫⒁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⑩乎?1)选自《与友人书》,作者顾炎武。 (2)孤陋:片面,浅陋 (3)方;地方。

(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5)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域:地方 (6)资:盘缠。

(7)犹当:还应当。 (8)审问:详细考究。

审:详细。 (9)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

稽:相合。 (10)庶(shu)几:差不多。

(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12)子羔、原宪: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

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3)济:有利,有好处 (14)域:地方 (15)丘:孔子 (16)邑:地方 (17)与稽:进行探讨 (18)无马车之资:不具备广结交友的条件 (19)犹当博学审问:进行广博的学习,详尽的考究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路费,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与古人相合,以便探求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勉励自己吗? 【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4. 谁知道励志的论语、文言文、古文诗句之勒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 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

5. 古文《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1;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 凡是先生外出旅行,总是用两三骡马载着书本跟随着。走到险要的地方,就叫他的随从人员(退役的老兵)去打听详细的情况;有时(打听来的情况)与自己以前所知道的不 一致,就到住宿的客店里打开书核对矫正。

有时,行走在平原地区开阔的野外,没有值得可以留意的事情,就在马鞍上默默地背诵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发现有遗忘的(文句),就到客店中打开书本仔细认真地复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