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散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
- 1 拼音
- 2 猪苓散的别名
- 3 处方
- 4 制法
- 5 功能主治
- 6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7 摘录
- 8 《圣惠》卷十七
- 8.1 方名
- 8.2 组成
- 8.3 主治
- 8.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8.5 制备方法
- 9 《千金》卷二十一
- 9.1 方名
- 9.2 组成
- 9.3 功效
- 9.4 主治
- 9.5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9.6 制备方法
- 9.7 各家论述
- 9.8 附注
- 10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杨氏产乳》,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 10.1 方名
- 10.2 组成
- 10.3 主治
- 10.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0.5 制备方法
- 11 《圣惠》卷十五
- 11.1 方名
- 11.2 组成
- 11.3 主治
- 11.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1.5 制备方法
- 12 《银海精微》卷一
- 12.1 方名
- 12.2 组成
- 12.3 功效
- 12.4 主治
- 12.5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2.6 制备方法
- 12.7 附注
- 13 《金匮》卷中
- 13.1 方名
- 13.2 猪苓散的别名
- 13.3 组成
- 13.4 功效
- 13.5 主治
- 13.6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3.7 用药禁忌
- 13.8 猪苓散的临床应用
- 13.9 附注
- 14 《眼科秘书》卷下
- 14.1 方名
- 14.2 组成
- 14.3 主治
- 14.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4.5 制备方法
- 15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 15.1 方名
- 15.2 组成
- 15.3 主治
- 15.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5.5 制备方法
- 16 《圣惠》卷八十八
- 16.1 方名
- 16.2 组成
- 16.3 主治
- 16.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6.5 制备方法
- 17 《圣惠》卷五十四
- 17.1 方名
- 17.2 组成
- 17.3 主治
- 17.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7.5 制备方法
- 17.6 附注
- 18 《圣惠》卷四十五
- 18.1 方名
- 18.2 组成
- 18.3 主治
- 18.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8.5 制备方法
- 19 《圣惠》卷四十二
- 19.1 方名
- 19.2 组成
- 19.3 主治
- 19.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19.5 制备方法
- 20 《圣惠》卷七十五
- 20.1 方名
- 20.2 组成
- 20.3 主治
- 20.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20.5 制备方法
- 21 《普济方》卷一八○引《圣惠》
- 21.1 方名
- 21.2 组成
- 21.3 主治
- 21.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 21.5 制备方法
- 21.6 附注
- 附:
- 1 古籍中的猪苓散
1 拼音
zhū líng sǎn
2 猪苓散的别名
三物猪苓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3 处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4 制法
上三味,杵为散。
5 功能主治
健脾利水。治呕吐,膈上有停饮,吐后欲饮水。
6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次6克,温开水调服,每日三次。
7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8 《圣惠》卷十七
8.1 方名
猪苓散
8.2 组成
猪苓1两(去黑皮),白鲜皮3分,龙胆半两(去芦头),泽泻1分,赤,茯苓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黄芩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3分(炙微赤,锉)。
8.3 主治
热病,狂言烦渴。
8.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 《千金》卷二十一
9.1 方名
猪苓散
9.2 组成
猪苓2两,葶苈2两,人参2两,玄参2两,五味子2两,防风2两,泽泻2两,桂心2两,狼毒2两,椒目2两,白术2两,干姜2两,大戟2两,甘草2两,苁蓉2两半,女曲3合,赤小豆2台。
9.3 功效
利三焦,通水道。
9.4 主治
虚满,通身肿。
9.5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3次,夜1次;老、小服1钱匕。以小便利为度。
9.6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9.7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猪苓散中葶苈、大戟即前方泽漆之意,猪苓、泽泻、桂心、白术、椒目、干姜即前方鲤鱼、茯苓、生姜、赤小豆之意;苁蓉、五味子即前方麦门冬之意;且多防风、狼毒、法曲、玄参祛风攻积等药,而用人参、甘草助胃行药之意,则一药虽迥异而主治不殊。
9.8 附注
《千金翼》有远志。
10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杨氏产乳》,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10.1 方名
猪苓散
10.2 组成
猪苓5两。
10.3 主治
妊娠通体遍身肿,小便不利。子淋。
10.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煎水3合,每服方寸匕,调服。加至2匕。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1 《圣惠》卷十五
11.1 方名
猪苓散
11.2 组成
猪苓1两(去黑皮),泽泻1两,桂心半两,赤茯苓3分,川朴消3两。
11.3 主治
时气结胸,心下满实,烦闷。
11.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2 《银海精微》卷一
12.1 方名
猪苓散
12.2 组成
木猪苓1两,车前子5钱,木通2两,大黄2两,栀子2两,黑狗脊2两,滑石2两,扁蓄2两,苍术1两。
12.3 功效
清肝肾之邪。
12.4 主治
肾水衰,行动举止则眼中神水之中荡漾,有黑影如蝇翅。
12.5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盐汤调下。
1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2.7 附注
方中苍术用量原缺,据《审视瑶函》补。
13 《金匮》卷中
13.1 方名
猪苓散
13.2 猪苓散的别名
三物猪苓散、猪苓汤
13.3 组成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
13.4 功效
崇上逐水。利水,止呕吐。
13.5 主治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黄疸病及狐惑病。
13.6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每日3次。
13.7 用药禁忌
忌桃、李、雀肉、醋物。
13.8 猪苓散的临床应用
1.水逆证:一人每呕水23碗,诸药不效,但吃井华水一口即止,用此药即愈。
2.肠套叠:刘某,男,26岁。忽患腹痛如刀割,腹胀如鼓,大便不通,大渴。每饮一大杓,饮下不久即呕出,呕后再饮,寝室满地是水。诊断为“肠套叠”,须用大手术,痛延至3日,医皆束手,危在旦夕。诊其脉沉紧而滑,首用白术、茯苓、猪苓各5钱,水煎服1剂,呕渴皆除,大便即通。继用附子粳米汤,腹痛、腹胀等证亦渐痊愈。
13.9 附注
三物猪苓散(《三因》)、猪苓汤(《赤水玄珠》卷四)。
14 《眼科秘书》卷下
14.1 方名
猪苓散
14.2 组成
猪苓、白术、茴香、川楝子、柏子仁、青盐各等分。
14.3 主治
妇人经水适至,两目昏暗。
14.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盐水调下。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5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15.1 方名
猪苓散
15.2 组成
猪苓(去黑皮)1两,防己1两,桑根白皮(炙,锉)3分,百合3分,郁李仁(汤浸去皮,炒)3分,瞿麦穗3分,甘遂半两。
15.3 主治
妇人水病肿满,小便涩,经水断绝。
15.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7分,去滓,于早食前、夜卧各1服。如疏利即减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6 《圣惠》卷八十八
16.1 方名
猪苓散
16.2 组成
猪苓1分(去黑皮),桑根白皮1分(锉),赤茯苓1分,海蛤1分(细研),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黄紫色)。
16.3 主治
小儿水气肿满,小便不利,脐腹妨闷,喘促。
16.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7 《圣惠》卷五十四
17.1 方名
猪苓散
17.2 组成
猪苓1两(去黑皮),麻黄1两(去根节),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1两(锉),百合1两,赤茯苓1两,槟榔1两,滑石2两。
17.3 主治
气水,肿满喘急,小便涩。
17.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7.6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猪苓汤”。
18 《圣惠》卷四十五
18.1 方名
猪苓散
18.2 组成
猪苓1两(去黑皮),赤茯苓1两,知母1两,柴胡1两(去苗),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3分(锉碎,微炒),木香3分,黄芩3分,犀角屑3分,槟榔1两。
18.3 主治
瘴毒脚气初发,心中壅闷,四肢烦热,时时恶寒,脚膝疼痛,不欲饮食。
18.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9 《圣惠》卷四十二
19.1 方名
猪苓散
19.2 组成
猪苓1两(去黑皮),汉防己3分,百合1合,紫菀1两(洗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19.3 主治
上气喘急,肺热咳嗽,不得坐卧,身面浮肿,不下饮食。
19.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 《圣惠》卷七十五
20.1 方名
猪苓散
20.2 组成
猪苓2两(去黑皮),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
20.3 主治
妊娠身体浮肿,腹胀,小便不利,微渴引饮,气急。
20.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水调下。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1 《普济方》卷一八○引《圣惠》
21.1 方名
猪苓散
21.2 组成
猪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木通(锉)1两1分,黄连(去须)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栝楼根2两。
21.3 主治
消渴后,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渐成水病。
21.4 猪苓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浆水调下,日3次。以愈为度。
2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1.6 附注
方中麦门冬、栝楼根用量原缺,据《圣济总录》补。
古籍中的猪苓散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汤。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外台无而字解字。)〔程〕上章言先呕却渴...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五]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注】此详申上条饮呕,以明其治也。呕吐病...
-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病在膈上。病膈间有痰饮也。后思水者。知饮...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三]妊娠大小便不利方五首
短剧疗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宜服甘遂散下之方。太山赤皮甘遂(二两)上一味捣...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甘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