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14)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31.问:实际运行中碱度是否根据进水氨氮控制?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理论上很容易计算,但由于水量和氨氮的浓度有波动,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氨氮的浓度是动态的,因为氨氮被硝化的同时,含氮有机还会氨化(在某处理时段会同存),此外原水中的碱度也会变化,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试凑法确定,并控制好出水的剩余碱度。
132:问:请教SBR工艺污泥负荷多少比较合适?工业废水为主COD在700~1100。
答: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不同之处是其负荷条件是根据每个周期内,反应池容积对污水进水量之比和每日的周期数来决定的。由于在反应阶段活性污泥浓度在不断变化,并随反应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应后阶段的污泥负荷会大大低于初始阶段。 日常运行中,应通过试凑法来确定反应阶段前半段的某一时间的污泥负荷控制范围。在进水量和浓度基本稳定情况下,也可根据某一固定时间的污泥浓度来大致了解和控制,还可通过反应阶段的时间调节和控制。
133.问:在曝气池停留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如果进水浓度高,加大回流污泥量是否能提高处理效果?
答:加大回流污泥量并不能增加污泥浓度,因为污泥回流量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也要相应增加,使沉淀池内的污泥层下降,污泥在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也相应减少,这种情况下,回流污泥的量是增加了,但其浓度却下降,回流至曝气池的污泥绝对量并不会增加。与些同时,由于回流量增加了,可使污水在曝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减少,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量增加,使沉淀池的上升流速加快,造成恶性循环。所以要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只有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或暂不排泥。
134.问: 我们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是SBR,原来处理效果一直可以,但近期由于进水的氨氮较高,处理效果下降了许多,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不到30%。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否采用分时段曝气的方法?
答:估计是曝气时间不够,不宜用你说的办法,应该采用非限止曝气法,即在进水阶段也曝气,闲止阶段也可取消并作曝气用,目的是要增加曝气时间,要确认碱度能否满足,在目前情况下反硝化不必考虑。
135.问:我厂使用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在初运行时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水中的微生物活性时而好时而差。不知是何原因?
答:确认处理效果不好时pH是否正常?生物膜是否太厚?溶解氧是否满足?生物膜法的溶解氧要控制在4mg/L以上。
136.问: 我厂是A-B工艺,污泥消化池有时不稳定。尤其是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消化池内泡沫过多的状况,很容易泄压,又很容易将阻火器阻塞。而且此种状况一旦出现,就会发生需长时间排放冷凝水的现象。请帮助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办法。
答:可能是新鲜污泥投加到消化池后没充分搅拌,一般来说,新鲜污泥投入后几小时内池内污泥至少应该全部翻动一次,这样可使泥温和污泥浓度均匀,稳定池内的碱度,防止污泥分层和形成浮渣。还要确认投配率是否相对稳定,温度是否过低,这些会造成生化不彻底,使浮渣增多。
137.问:我厂是AB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最近曝气池表面褐色泡沫多,SVI值居高不下,而且沉降性差,二沉池表面有大块的絮状污泥上浮。上周也采取了加大排泥和加大曝气的手段,略有好转。但周末又有所反弹,比上次更严重。同时,MLSS值变化大,早晨是1200,中午是900,下午是3000,没有规律性,让人无从下手。
答:可能是诺卡氏菌大量繁殖造成的(物泡沫一般呈褐包或灰褐式)这类泡沫不能用水和消泡剂有效去除。一般在含有油脂类、处理负荷长期过低、泥龄过长等条件下较容易发生。 一旦发现生物性泡沫出现,马上要采取措施,如提高污泥负荷,也可采取人工清除等措施,清除的浮渣应该进入剩余污泥处置系统,严格禁止重新回入废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时SRT要尽可能短,特别是在温度高的季节,更要防止污泥负荷过低。目前应该增加B段曝气池的排泥量,同时将A的一部分污泥排入B段试试。
138.我厂一期处理量1.4万吨,采用传统活性污泥表曝法。进水月平均COD在300~350之间,BOD在100~180之间,TP在6~8之间,TN在25左右,厂位于南方。曝气池混合液浓度一般维持在2800mg/L,DO在2左右,但多年来SV(%)一直在80%以上,SVI则在240以上,时SVI可达350。但出水水质较好,COD、BOD、SS能达国家一级标准,除磷的效果也好,平均能达70%,脱氮效果也能达50%左右(虽然其工艺本身并无脱氮除磷要求 )。这是为什么呢?
答:除污泥指数高外其它基本正常,这样的水质设计上没有去氮除磷工艺而氮、磷去除效果较好也是正常的,氨氮主要是通过细菌菌体合成去除的(也不排除有部分的硝化作用),磷除被菌体吸收外大部分是被吸附在污泥内随剩余污泥排放的。
139.问:最近接手一个印染厂的工程调试,因经验欠缺,请帮助分析一下: 公司的设计方案所写,水量=3000m3/d,cod=1000mg/L,bod=200mg/L ,pH=6-13 ,色度=400倍,ss=500mg/L,硫化物=30mg/L,温度=48度(都是小于等于),但是这都是参考类似印染厂的水质定的。基本工艺流程:废水--调节池--冷却塔--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出水,这个流程是别的环保公司给设计的,其中竟然没有设置污泥回流,并且调节池的调节作用不好。 我接手的时候,污泥已经培养了一段时间了,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多,沉淀性能也算好,颜色呈灰色。操作如下: 曝气4小时停2小时,六小时一轮回。营养物投加量:淀粉(水解酸化池:每天33.5kg,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天33.5kg,两次投加,每8小时一次) 淀粉(水解酸化池:每天33.5kg,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天33.5kg,两次投加,每8小时一次) 磷肥(水解酸化池:每次10kg,每两天投加一次;接触氧化池:每次8kg,每天投加一次) 有机肥(水解酸化池:前5天每天8桶,后10天每天6桶,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5天每天7桶,后10天每天6桶,分3次投加)这个应该是前段时间培养初期投加的有机肥。 因为环保局催的急,所以公司在8月中旬强行运行了5-6小时以应付采样,结果人家都没来,反倒使得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当中的水几乎就换了一次,对尚属培养期的污泥是有影响的。上周厂家又因为用了硫化黑的染料,废水进了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后,情况愈发糟糕,这几天采样上来观察,发现几乎没有多少絮凝体,颜色呈黑色。这几天都没进水,曝气3小时停2小时,5小时一轮回,其他操作照旧,但是污泥状况没有什么改变。工艺存在一些问题,是物化在生化之后,调节池内淤泥较多,调节水质水量能力有限,又没有污泥回流。请问怎么解决现在的问题,如果重新培养的话,如何控制可以好一些?
答:处理工艺并无不妥,但由于水质不稳定,pH等波动较大,均质很重要,所以调节池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可安装水下搅拌器,安装很方便。 你介绍的培养方法也不妥,不知道酸化池是用膜法还是泥法?一般来说,先培养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可先移入附近污水厂的污泥接种,这样可提高挂膜速度,也可减少营养剂的投加量。在培养时的曝气时间要根据溶解氧等来控制,以免污泥自身氧化,更要防止曝气流过大而冲刷填料上的生物膜,如不能确定时,宁可少曝气。当生物膜初步形成后再逐渐进废水来训化,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 还有就是要控制营养比,可按BOD5:N:P按100:5:1来参考,如用大粪作氮源投加,要用没有发酵过的。酸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要注意搅拌效果,据我了解用膜法的酸化池能充分混和的很少,不论是采用搅拌泵或脉冲搅拌都会发生搅拌不充分的现象,影响酸化效果,至少我所看过的都是这样。
140.问: 炼油碱渣废水含有很高的COD、氨氮、酚、硫,虽然水量不大但直接进入污水厂会对其造成很大冲击,该采用哪种方法先处理一下?
答:可采用如下工艺:调节罐--氧化反应塔(空气氧化)-中和--生化处理。
答:理论上很容易计算,但由于水量和氨氮的浓度有波动,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氨氮的浓度是动态的,因为氨氮被硝化的同时,含氮有机还会氨化(在某处理时段会同存),此外原水中的碱度也会变化,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试凑法确定,并控制好出水的剩余碱度。
132:问:请教SBR工艺污泥负荷多少比较合适?工业废水为主COD在700~1100。
答: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不同之处是其负荷条件是根据每个周期内,反应池容积对污水进水量之比和每日的周期数来决定的。由于在反应阶段活性污泥浓度在不断变化,并随反应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应后阶段的污泥负荷会大大低于初始阶段。 日常运行中,应通过试凑法来确定反应阶段前半段的某一时间的污泥负荷控制范围。在进水量和浓度基本稳定情况下,也可根据某一固定时间的污泥浓度来大致了解和控制,还可通过反应阶段的时间调节和控制。
133.问:在曝气池停留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如果进水浓度高,加大回流污泥量是否能提高处理效果?
答:加大回流污泥量并不能增加污泥浓度,因为污泥回流量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也要相应增加,使沉淀池内的污泥层下降,污泥在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也相应减少,这种情况下,回流污泥的量是增加了,但其浓度却下降,回流至曝气池的污泥绝对量并不会增加。与些同时,由于回流量增加了,可使污水在曝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减少,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量增加,使沉淀池的上升流速加快,造成恶性循环。所以要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只有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或暂不排泥。
134.问: 我们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是SBR,原来处理效果一直可以,但近期由于进水的氨氮较高,处理效果下降了许多,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不到30%。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否采用分时段曝气的方法?
答:估计是曝气时间不够,不宜用你说的办法,应该采用非限止曝气法,即在进水阶段也曝气,闲止阶段也可取消并作曝气用,目的是要增加曝气时间,要确认碱度能否满足,在目前情况下反硝化不必考虑。
135.问:我厂使用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在初运行时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水中的微生物活性时而好时而差。不知是何原因?
答:确认处理效果不好时pH是否正常?生物膜是否太厚?溶解氧是否满足?生物膜法的溶解氧要控制在4mg/L以上。
136.问: 我厂是A-B工艺,污泥消化池有时不稳定。尤其是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消化池内泡沫过多的状况,很容易泄压,又很容易将阻火器阻塞。而且此种状况一旦出现,就会发生需长时间排放冷凝水的现象。请帮助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办法。
答:可能是新鲜污泥投加到消化池后没充分搅拌,一般来说,新鲜污泥投入后几小时内池内污泥至少应该全部翻动一次,这样可使泥温和污泥浓度均匀,稳定池内的碱度,防止污泥分层和形成浮渣。还要确认投配率是否相对稳定,温度是否过低,这些会造成生化不彻底,使浮渣增多。
137.问:我厂是AB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最近曝气池表面褐色泡沫多,SVI值居高不下,而且沉降性差,二沉池表面有大块的絮状污泥上浮。上周也采取了加大排泥和加大曝气的手段,略有好转。但周末又有所反弹,比上次更严重。同时,MLSS值变化大,早晨是1200,中午是900,下午是3000,没有规律性,让人无从下手。
答:可能是诺卡氏菌大量繁殖造成的(物泡沫一般呈褐包或灰褐式)这类泡沫不能用水和消泡剂有效去除。一般在含有油脂类、处理负荷长期过低、泥龄过长等条件下较容易发生。 一旦发现生物性泡沫出现,马上要采取措施,如提高污泥负荷,也可采取人工清除等措施,清除的浮渣应该进入剩余污泥处置系统,严格禁止重新回入废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时SRT要尽可能短,特别是在温度高的季节,更要防止污泥负荷过低。目前应该增加B段曝气池的排泥量,同时将A的一部分污泥排入B段试试。
138.我厂一期处理量1.4万吨,采用传统活性污泥表曝法。进水月平均COD在300~350之间,BOD在100~180之间,TP在6~8之间,TN在25左右,厂位于南方。曝气池混合液浓度一般维持在2800mg/L,DO在2左右,但多年来SV(%)一直在80%以上,SVI则在240以上,时SVI可达350。但出水水质较好,COD、BOD、SS能达国家一级标准,除磷的效果也好,平均能达70%,脱氮效果也能达50%左右(虽然其工艺本身并无脱氮除磷要求 )。这是为什么呢?
答:除污泥指数高外其它基本正常,这样的水质设计上没有去氮除磷工艺而氮、磷去除效果较好也是正常的,氨氮主要是通过细菌菌体合成去除的(也不排除有部分的硝化作用),磷除被菌体吸收外大部分是被吸附在污泥内随剩余污泥排放的。
139.问:最近接手一个印染厂的工程调试,因经验欠缺,请帮助分析一下: 公司的设计方案所写,水量=3000m3/d,cod=1000mg/L,bod=200mg/L ,pH=6-13 ,色度=400倍,ss=500mg/L,硫化物=30mg/L,温度=48度(都是小于等于),但是这都是参考类似印染厂的水质定的。基本工艺流程:废水--调节池--冷却塔--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出水,这个流程是别的环保公司给设计的,其中竟然没有设置污泥回流,并且调节池的调节作用不好。 我接手的时候,污泥已经培养了一段时间了,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多,沉淀性能也算好,颜色呈灰色。操作如下: 曝气4小时停2小时,六小时一轮回。营养物投加量:淀粉(水解酸化池:每天33.5kg,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天33.5kg,两次投加,每8小时一次) 淀粉(水解酸化池:每天33.5kg,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天33.5kg,两次投加,每8小时一次) 磷肥(水解酸化池:每次10kg,每两天投加一次;接触氧化池:每次8kg,每天投加一次) 有机肥(水解酸化池:前5天每天8桶,后10天每天6桶,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5天每天7桶,后10天每天6桶,分3次投加)这个应该是前段时间培养初期投加的有机肥。 因为环保局催的急,所以公司在8月中旬强行运行了5-6小时以应付采样,结果人家都没来,反倒使得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当中的水几乎就换了一次,对尚属培养期的污泥是有影响的。上周厂家又因为用了硫化黑的染料,废水进了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后,情况愈发糟糕,这几天采样上来观察,发现几乎没有多少絮凝体,颜色呈黑色。这几天都没进水,曝气3小时停2小时,5小时一轮回,其他操作照旧,但是污泥状况没有什么改变。工艺存在一些问题,是物化在生化之后,调节池内淤泥较多,调节水质水量能力有限,又没有污泥回流。请问怎么解决现在的问题,如果重新培养的话,如何控制可以好一些?
答:处理工艺并无不妥,但由于水质不稳定,pH等波动较大,均质很重要,所以调节池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可安装水下搅拌器,安装很方便。 你介绍的培养方法也不妥,不知道酸化池是用膜法还是泥法?一般来说,先培养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可先移入附近污水厂的污泥接种,这样可提高挂膜速度,也可减少营养剂的投加量。在培养时的曝气时间要根据溶解氧等来控制,以免污泥自身氧化,更要防止曝气流过大而冲刷填料上的生物膜,如不能确定时,宁可少曝气。当生物膜初步形成后再逐渐进废水来训化,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 还有就是要控制营养比,可按BOD5:N:P按100:5:1来参考,如用大粪作氮源投加,要用没有发酵过的。酸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要注意搅拌效果,据我了解用膜法的酸化池能充分混和的很少,不论是采用搅拌泵或脉冲搅拌都会发生搅拌不充分的现象,影响酸化效果,至少我所看过的都是这样。
140.问: 炼油碱渣废水含有很高的COD、氨氮、酚、硫,虽然水量不大但直接进入污水厂会对其造成很大冲击,该采用哪种方法先处理一下?
答:可采用如下工艺:调节罐--氧化反应塔(空气氧化)-中和--生化处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