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后宫等级是怎样的?
宋朝后宫制度沿唐制,设四妃、九嫔、等等。
真宗、仁宗在位时,把九嫔扩充至十八人,仁宗又在妃级别中增一位号名宸妃。 宋朝定宫制为;
一、皇后
仅设一人,统领后宫。
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
二、妃
妃设五名,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宸妃。
妃,本意是中国古代皇族太子、王、侯的正室。后来延伸泛指皇帝侧室。另有此单独位号存在。同时用于东亚诸多地区,如古代的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
三、嫔
嫔设十八人,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
九嫔,指封建社会帝王之妾,等级位于后妃之下,在其他侍妾之上。故既可与妃合称“妃嫔”,也可与其他侍妾合称“嫔御”。
四、婕妤
正三品,共设9人。
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汉武帝设立,为皇后以下最高位。汉元帝设昭仪一位于婕妤之上,婕妤自此成为第二等,
汉末,西汉宫中的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娙娥、容华、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舞涓等。东汉无此位号。
五、美人
正四品,共设9人。
美人,是女官名,也是皇帝妃嫔称号。西汉开始始制,汉宫嫔称号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六、才人
正五品,共设9人。
七、宝林
正六品,共设27人。
八、御女
正七品,共设27人。
九、采女
正八品,共设27人。
扩展资料:
古代不同等级的妃子享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礼仪等方面的待遇,在后宫的居处地也有区别。区分后妃尊卑贵贱等级,是“正嫡庶,广继嗣,息妬忌,防淫匿,塞祸乱”的必要措施。
传说,周代开始制定正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 121人的后妃制度。此制是否实行,尚难有定论。
但从西周至战国所出现的后、妃、夫人、嫔、世妇、女御、姬、七子、八子、女史等后宫名号看,后宫嫡庶制度是十分严格的。
秦灭六国后,规定“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按规定,皇后和太后可以像君主一样取得尊号和谥号,统率妃嫔和女官,执行宫中纪律,但不能直接干预或处理朝政。
然而在皇帝幼小、昏庸、懦弱或皇嗣中断的情况下,太后有权以监护人的名义,监督和选立后嗣,甚至临朝称制或垂帘听政,合法地暂时代行皇权。
从秦昭襄王母宣太后“始摄政事”,到清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两千多年间,多次出现母后临朝称制,少则临朝几年,多者长达几十年,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劳来源:百度百科——嫔妃等级
推荐于2017-09-22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皇后;
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
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
婕妤、美人、才人、国夫人、郡君(南宋郡君改夫人)、红霞帔、侍御。
唐:
皇后;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宝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
开元改四夫人为三夫人(惠妃、华妃、丽妃);
六仪、四美人、七才人。
2013-06-29
虽这样,但事实上还是较其他朝代杂乱。也就是说,而宋代的妃嫔名号没有准则,纷繁杂乱。
201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