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
1、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末梢;
2、Ca²⁺进入末梢,促进递质释放;
3、递质越过突触间隙,与后膜相应受体结合;
4、后膜上化学依从性离子通道开放;
5、产生EPSP或IPSP。
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递质的释放量主要决定于进入末梢的Ca²⁺量,故凡是影响神经末梢Ca²⁺内流的因素都会改变递质的释放量,进而影响突触传递。
2、影响已释放递质的清除的因素:已释放递质通常被突出前末梢重新摄取或被酶解,故凡是影响递质重新摄取和酶解的因素都会影响突触传递。
3、影响受体的因素:影响受体与递质结合的亲和力及受体的数量也会影响突触传递。
扩展资料
传递特征
1、单向传递
突触传递只能由突触前神经元沿轴突传给突触后神经元,不可逆向传递。因为只有突触前膜才能释放递质。因此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经中间神经元,然后再由传出神经元传出,使整个神经系统活动有规律进行。
2、总和作用
突触前神经元传来一次冲动及其引起递质释放的量,一般不足以使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只有当一个突触前神经元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或许多突触前神经元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释放的化学递质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激发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3、突触延搁
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必须经历:化学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其作用于后膜引起EPSP,总和后才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传递需较长时间的特性即为突触延搁。据测定,冲动通过一个突触的时间约0.3~0.5ms。
4、兴奋节律的改变
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如果同时分别记录背根传入神经和腹根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可发现两者的频率并不相同。因为传出神经的兴奋除取决于传入冲动的节律外,还取决于传出神经元本身的功能状态。在多突触反射中则情况更复杂,冲动由传入神经进入中枢后,要经过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因此传出神经元发放的频率还取决于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和联系方式。
2024-10-28 广告
2016-04-17
(一)绪论
1. 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 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 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 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 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 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 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 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 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 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 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 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 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 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排便反射。
6. 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特点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 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 排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