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冷兵器有哪些?

 我来答
心悸PCg
2023-05-31 · TA获得超过2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1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2万
展开全部

古代的冷兵器有哪些?

千百年来,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开疆扩土,我国古代士兵使用的都是一刀一剑、一枪一戟这样的冷兵器。直到宋朝,火药广泛使用于武器制作,才出现了火器,但火器并未完全取代冷兵器,到清末冷兵器还是武器中的主角。

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指的是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音同“书”)、鞭、锏、锤、叉、钯、戈这十八种不同种类的冷兵器。主要介绍矛、钺、戟等几种不常见的武器,浅窥这些冷兵器的精巧构造和鏖战时的使用技法。

弩是一种用于射箭的武器,主要由弩臂、弩弓、弩机和弓弦等部分组成,出现时间不晚于商周时期。它是由弓发展出来的,虽然装载的时间比弓要长,但是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命中率更高,且技术性要求低。

大型的强弩、重弩,多箭齐发的连弩、床弩都是古代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伤力武器。古代的兵车都装备有弓和弩,有利于步兵在攻坚、扼守、设伏、突围等战术场合使用。

剑通体长三尺,故“三尺”也是剑的别称。它双开刃,身直头尖,无论正反都有杀伤力,以剑鞘存之。相传剑创始于黄帝时代,自黄帝时期到东周,剑大都以铜制造,春秋战国开始以铁铸剑。

剑虽然有长有短,但本质还是属于近搏的短兵器,东汉时期,剑逐渐由武器转变为礼器,退出战争舞台,而用于佩戴仪仗或防身自卫,到隋唐时期,连文人墨客都将剑视作为饰物,出现了玉剑、金银剑等种类。匕首有鞘,属于短剑,常用于防身和刺杀等隐蔽活动中,荆轲刺秦王时,“图穷而匕现”,说明他使用的即是匕首。

一种在长杆一端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的兵器,用于格斗时直刺和扎挑。矛属于一种重兵器,矛杆以硬木或者精钢制成,没有韧性;枪与矛外观相似,但枪杆使用的是柔韧的白蜡杆。矛的矛头刃面较长,能刺也能砍,而枪的枪头较短,主要用于刺击。古代著名的矛武器有“丈八蛇矛”,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双面开刃,作游蛇状,历史上的使用者有张飞、林冲等。

由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斧,但是比斧更大。

前端有横着伸出的短刃,刀锋朝内,垂直装柄,可横击,又可勾啄。戈最初由镰形工具发展而来,从商朝至汉代的战场上都多有使用。商周时期,士兵的标配装置是干(盾)和戈,所以“干戈”一词常用作战争的代称,且“武”、“战”、“戎”等词都从戈字旁。

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质的尖枪头,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是矛和戈的合成体,既能横击,又能直刺,杀伤力更强。戟一方面是仪仗兵器,另一方面是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基本作战装备,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戟逐渐被刀取代。戟有单刃和双刃之分,双刃戟威力大,但攻击速度慢,单刃戟则相反。著名的双刃戟有方天画戟,使用者需要戟法精湛,力气过人,才能更好发挥它的优势,历史上的使用者吕布、薛仁贵等。

由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末端装有九个锋利铁齿,可拍击也可防御。

锏也称“铁鞭”,由铜或铁制成,长而无刃,有四条棱,上端略为尖小,下端装有手柄,一般是双锏合用。每隔六七寸有节的锏称为“竹节锏”,而完全平直的称“方棱锏”。锏的分量十分重,也是非力大之人不能善用,正因如此,它的杀伤力也十分强悍。

古代冷兵器远远不止这些,若算上暗器之类,可达上百种,形形色色,各有功用。“折戟沉沙铁未销”,它们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渐渐被埋没,重见天日之时,它们依旧锃亮如新,只是昔人已去,黄沙不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