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兵器之青铜剑
秦俑坑中目前出土24把青铜器剑,它们埋在潮湿的俑坑中已长达两千多年,但出土时仍如新。
科学鉴定表明,其合金配比非常科学,由铜锡合金铸成,铜占76.39%,锡占21.38%,并有其他13种微量元素,相当于中碳钢调质后的硬度。并且,其表面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所以具备了坚硬、锋利的特点。
其长度在81—94.4厘米之间。这些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剑相比,形状为柳叶形。秦代通行长器,这可以从我们熟知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得到印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图穷匕现,秦王大惊,慌乱之中,长长的宝剑怎么也拔不出来,只听有人喊:“王负剑!”秦王恍然大悟,从背后抽出宝剑,刺亡了荆轲。
其由最初的30厘米左右发展到80多厘米,说明了改进。
另外,秦俑坑中的青铜器剑上还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特点,在离其锋6厘米的地方出现了收缩稍窄的现象,这个现象,专业术语上把它叫“束腰”。这一点,是秦代兵器研制的一大进步。
从用途上可分为佩剑、兵剑两种。佩剑既作礼仪,也是身份的标志。
战国时期贵族对佩剑十分重视,屈原流放之中,还发出“佩长剑之陆离兮”的感叹。
秦国于公元前409年允许官吏佩剑,第二年又允许统治内部成员佩剑,一则自身防卫,二则也是显示身份的高贵。
兵剑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作战及防卫。剑最早用于西北地区。春秋时期,南方吴越之国铸剑水平十分高超。著名的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就是其中的代表。
战国晚期至秦代青铜器剑的铸造工艺得到了较快发展,秦俑坑中出土的就是例证。唐代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是这样描写其精良的:“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