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谦让的故事,事例

 我来答
小琼谈教育
高能答主

2019-08-04 · 生活常识我知晓,多知道一些总是好的
小琼谈教育
采纳数:653 获赞数:38789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在一次专为爱因斯坦举办的宴会上,有人向他说了一大堆赞美的话,但是他却说:“如果我相信你们说的好话都是真话,那我就是一个大疯子。正因为我不是疯子,所以才不相信。”

1952年,以色列提请爱因斯坦做总统候选人,他对前来的大使说:“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儿,关于我,我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我这要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

大使说:“每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

爱因斯坦说:“那我要怎么办?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事后,他干脆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来。即使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决不能自满,千万不要生活在过去的荣耀之中。”

后来,爱因斯坦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聘书后,第一天被带去看自己的办公室时,行政助理问他需要什么设备。

他回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纸和粉笔。哦!对了,还要一个大的纸篓,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子我才能把我所有的错误丢进去。”

2、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3、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4、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5、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4
展开全部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 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 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 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份小的, 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 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有的说:“我们 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 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主人腆着一张 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 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 并无苦恼之象,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 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 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 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 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 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 吃一嘴。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 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 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 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假如明 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 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 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 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 己;在应该不让的的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 小,虽然是微屑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分 员之心理盘算简、荐、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 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 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末 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 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 说“nolo e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 其难了。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谦让 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 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 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 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平凡是真海胜
2020-04-01 · TA获得超过1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78
展开全部
1、在一次专为爱因斯坦举办的宴会上,有人向他说了一大堆赞美的话,但是他却说:“如果我相信你们说的好话都是真话,那我就是一个大疯子。正因为我不是疯子,所以才不相信。”

1952年,以色列提请爱因斯坦做总统候选人,他对前来的大使说:“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儿,关于我,我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我这要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

大使说:“每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

爱因斯坦说:“那我要怎么办?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事后,他干脆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来。即使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决不能自满,千万不要生活在过去的荣耀之中。”

后来,爱因斯坦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聘书后,第一天被带去看自己的办公室时,行政助理问他需要什么设备。

他回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纸和粉笔。哦!对了,还要一个大的纸篓,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子我才能把我所有的错误丢进去。”

2、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3、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4、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5、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30
展开全部
孔融让梨 将相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