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埠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岁月沧桑,历史上的宜兴埠并非富饶之地,解放前,当地农业经济“十年九不收”,流传着“宜兴埠三宗宝,麻秆、荞麦皮和香草”,普通老百姓过的生活是,住土房、睡土炕,男人外出经商,家中无米汤,孩儿哭叫饿,女人泪汪汪,麻秆换来玉米面,糊弄肚皮度饥荒。
宜兴埠习称余庆府。距市区较近,是城乡结合地区。清《保甲图说》记:“王家场河外稍北曰宜兴埠。有寺曰药王庙,村多砖窑,旁有小道北去。” 因烧砖瓦,挖地多坑塘,蓄水养鱼,故人多从事渔业,住高台上,俗称渔家铺,后谐音取吉庆意称余庆府,至今仍有老人称余庆府,但在行文写成宜兴埠了。这里是教育家张伯苓的故乡。其父喜音乐,尤擅琵琶和十番,尝在棉被上缝制两袖子,睡前倒在被窝里先弹一阵入睡,醒后再弹一阵。人称琵琶张,远近驰名。
教育家杨澄甫,当天津师范校长多年,为津市培养许多老师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温支英青年时兴办普育女子学校并办画报,曾任学界同志会长与民兴报社长刘孟扬为解决津浦铁路停车场率同学三千向督署请愿,触怒直隶督办陈夔龙,以扰乱地方罪戍新疆,辛亥革命后返津,因腿部受伤致残。后参加同盟会,当选众议员。镇中原有一药王庙,义和团兴起,团民将庙改为供奉碧霞元君名碧霞宫,在此习拳上法,至今尚留有宫前街、宫后街等地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