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使用的“业”是梵文कर्मन्(karman,羯磨)的意译,今译为“行为”(英译act, action, performance, business)。
“造业”也就是做一定的行为。 “业”按伦理属性分,可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非善非恶)。所以说“业”就是“坏事”,那是不对的。坏事应该叫“恶业”。 业按作用方式分,还可分为身业、口业与意业等。
扩展资料:
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我们呼吸没有停,我们脉搏跳动没有停,睡着了它还不停,还在造作;我们每一个器官,内脏器官,它在那里运作也没有停止,甚至于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没有休止,这些作为统统都是业、身业,不只是这个经上常常讲的,那是讲大的、严重的,杀盗淫妄。
如何是业障?业障的症状又是如何?
一.业障极重之人,常全身是病,几乎从头到脚都有问题,若如此,便是过去世的业太重所致。
二.业障与魔障有个共同点,即是医生检查不出病因。而其相异之处为:以业障来说,医生虽检查无病,但其实有病,只是世间的医学,不论中西医,都无法检查出来而已,这便是业障病。至于魔障病,则是医生检查结果是无病,而实际上亦无病。然而,虽说无病,却表现有病,且极其受苦。如此一来,常很可能被别人误解成装病,而不容易受人谅解。
三.昏沉。业障重则常多昏沉,顺顺无生气。
四.掉举。业障重之人学佛之后,很不容易平静下来,而且常易兴奋,不能自己。
五.散乱。业障重者:心很容易散乱,不易集中精神。例如修数息法,从一数到十,他都很难作到,也许偶而能一、两次达成!其实数息法从一数到十,我们每人从小就会了,且又不用思考、亦不须逻辑推理、也无善恶之分辨,可说是最简单不过,然而当盘腿静坐时,许多人就是数不来。这就是因为无明业障,障住了本心之明的缘故,好像被一团大雾笼罩住了,故每次数着数着,就如在大雾中迷失一般而忘失了。
六.失念。业障重则心容易失去正念。
七.妄想。业障重之人:心容易有妄念,胡思乱想。这是比较轻的业障。
参考资料:
2017-07-08
业:业力,1、不由自主的、不能控制的去做某事的内在冲动。 / 2、难以改变的习惯、难以克服的习气、惯性。
造业:主动地、经常地去做某事或某行为,渐渐的形成做这种事的习惯,且难以改变、不能控制。
通俗的例如:假如您说话时,经常说口头语“他妈的”(就好像您在回答 王了05的“精神病啊啊 啊”的问题时),这种经常说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形成习惯,然后你还不改,继续经常说下去(这就是在“造”),就会形成难以改变、不能控制的习惯,(这就是“业力”),然后您在说话时,即使随口说了“他妈的”,您自己还不知道,这个时候,就可能被别人臭揍一顿,您自己还觉得很冤枉(这就是“报应显现“,或者说“果报现前”了)。
"造业"在随州话、枣庄话、客家话、徐州话、安徽太和县方言里也有,但是意思与汉川话和武汉话中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做褒义词的时候指的是一个人作出一些不寻常的令人发笑的行为或者就是单纯的搞笑的行为,而作为贬义词的时候则是指一个人做出了有违常理甚至是有违道德的事情的行为。
佛语,造业通造孽,后世有更多的意思了,一般指制造业障,比如现世有人打孩子,旁观者就说:这孩子几造业,不要打了。打孩子的人在制造业障(冤孽)。如果是坏人受到惩罚则是说这个坏人前世作恶多端,现世报还前世的孽障。也有地方把造业释义为某人做了愚蠢,搞笑的事,用来嘲讽他的无知,愚蠢。
所谓的造业就是指这个过程,造业一词无善恶之分,只是因果使然。
但你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恶报一层,这善恶难辩,世间诸人各有已见,皆不真实。若以真实论,唯有佛门戒律才是根本,对一切众生皆有效,是最终的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