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都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
WMS是仓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仓库内的物流过程。WMS系统可以实现对物料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货位管理、拣货管理、盘点管理等方面的管理。WMS系统主要关注的是仓库内部物流的流转,以及物料的存储和管理。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用于整合和管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包括物料、人员、财务、客户等方面的管理。ERP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流程的协同和优化,例如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等。ERP系统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流程的整合和协同。
WMS和ERP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范围不同:WMS主要管理仓库内的物流过程,而ERP系统则管理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流程。
管理内容不同:WMS主要关注物料的存储和管理,而ERP系统则关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管理。
功能不同:WMS系统主要包括入库、出库、库存管理、货位管理、拣货管理、盘点管理等功能,而ERP系统则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等功能。
应用场景不同:WMS系统主要应用于物流仓储行业,而ERP系统则适用于各种企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贸易等各个领域。
综上所述,WMS和ERP虽然有一些联系,但是两者的功能和应用场景是不同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
2024-01-17 · 豪森智源是豪森智能的控股子公司,拥有高端制造业二十年数字化服...

一.WMS
WMS译为仓储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多货多仓的企业实现智能化库房管理、系统化仓储管理、透明化备料管理,细化库内作业流程。系统支持多业态、多模式、多仓库的企业个性化需求,以数据信息自动采集分析、无缝连接上下游软件,为管理者提供完备的仓储信息,提升库存周转效率、提高库存准确性、优化仓库作业标准,打造实时化、透明化、可视化的仓储管理体系。
二.ERP
企业资源计划即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国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是 MRP 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除了MRP II 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
三.总结
ERP知道原因,WMS知道执行。ERP在工厂的五层体系中,在WMS之上,更适合根据企业的现状帮助企业去做决策,而WMS或者是MES则在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执行ERP的决策,弥补ERP的不足,实现对工厂仓储物流的数字化管理。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和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存在多方面的区别,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系统定位与核心目标
WMS:
定位上,WMS 专注于仓储管理环节,是针对仓库运营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专业系统。它致力于优化仓库内部的货物存储、移动以及作业流程等具体事务,把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确保库存数据精准以及提升货物出入库效率等作为核心目标。例如,在电商大促期间,WMS 能帮助仓库快速准确地处理海量商品的出入库任务,保障仓储环节的高效运转。
像是一个 “仓库管家”,事无巨细地打理着仓库内的各项事务,让货物在仓库这个 “小天地” 里有序流转、精准存放、合理调配。
ERP:
ERP 的定位是站在企业整体层面,整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对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多个业务环节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各部门协同工作,保障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达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好比是企业的 “大管家”,协调各方资源,把控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让企业这部 “大机器” 能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二、功能模块
WMS:
库存管理:这是 WMS 的关键功能,可实时监控仓库内每一种货物的库存数量、存放位置(具体到货架、货位等),并且精准记录库存的变动情况,比如何时入库、出库了多少,还能设置库存预警值,一旦库存低于或高于设定范围就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例如,制造业企业通过 WMS 可以清楚知道原材料仓库中每种钢材的剩余量及存放地点,方便按需取用。
仓库作业流程:涵盖货物的入库、出库、盘点、调拨等操作流程的管理与优化。入库时可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分配货位,出库时规划最佳拣货路径,盘点时提供高效准确的盘点方案,调拨时协调不同仓库间货物的转移,确保仓库作业的高效、准确、有序。例如物流中转仓库借助 WMS 系统优化出库流程,提高货物分拣和装车速度。
仓储空间规划:依据货物的属性(如体积、重量、周转率等)以及仓库的布局特点,合理规划货架摆放、货位分配,提高仓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便于货物的查找和搬运。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将周转快的货物放置在靠近出货口的位置,优化仓库空间布局。
ERP:
生产管理: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综合考虑销售订单、库存水平、设备产能等因素,安排生产任务、生产工序及生产时间,跟踪生产进度,协调各车间、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保障产品按时、按质、按量生产出来。例如汽车制造企业通过 ERP 系统合理安排零部件生产和整车组装计划。
采购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以及供应商信息等,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跟踪采购进度,进行采购到货验收等一系列操作,确保原材料或物资按时、按质、按量供应,且采购成本合理。比如电子产品企业利用 ERP 确定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采购量和采购时间。
销售管理:管理客户信息、销售订单、销售渠道等内容,支持销售业务的开展,如订单处理、发货安排、销售统计与分析等,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提高销售额、维护客户关系。例如服装企业通过 ERP 系统处理线上线下的服装销售订单。
财务管理:具备完善的财务核算功能,包括账务处理、成本计算、预算编制与控制、资金管理等,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助力企业合理控制成本、优化资金使用。像企业通过 ERP 系统核算产品成本,制定年度预算方案。
三、数据管理特点
WMS:
数据专注于仓库内部货物的详细信息,如货物编号、名称、规格、批次、出入库时间、所在货位等,数据颗粒度很细,更偏向微观层面的仓储操作数据。而且数据更新频率往往较高,尤其是在货物频繁出入库阶段,需要实时反映库存的动态变化,以便准确掌握货物的即时状态。
例如仓库每完成一次货物的入库或出库操作,相应的库存数量、货位占用情况等数据就会立即在系统中更新,为后续作业提供准确依据。
ERP:
数据具有综合性和关联性,涵盖了企业从采购、生产、销售到财务等各个业务环节的数据,这些数据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比如销售订单的变化会引发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以及财务预算等多方面的数据变动,其数据更新通常是基于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触发,不同业务板块的数据更新频率有所差异,但整体更强调数据在企业各部门间的流转和整合应用,用于企业的整体决策分析。
例如当销售部门签订一笔大额订单后,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数据、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数据以及财务部门的预算数据等都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的业务情况。
四、应用范围与涉及部门
WMS:
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仓储部门,当然也会与采购、物流等相关部门有一定的数据交互和业务关联,但其核心应用场景还是围绕仓库内部的运营管理展开,旨在提升仓库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比如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以及物流企业的中转仓库等场所会重点应用 WMS 系统来管理货物存储和流转情况。
ERP:
覆盖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涉及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几乎所有的部门,它是从企业全局出发,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信息传递和业务协作,让企业各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服务。
无论是大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等,只要涉及多部门协同运营和资源整合,都会采用 ERP 系统来进行统筹管理。
五、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侧重点
WMS:
侧重于优化仓库这个局部环节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精准的库存管理、高效的作业流程以及合理的空间利用,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货物周转速度、降低仓储成本,直接提升仓储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而对企业的供应链后端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高效的 WMS 系统能确保电商企业在 “双 11” 等大促期间快速发货,提高客户满意度,保障物流配送环节的顺畅。
ERP:
更强调对企业整体运营的协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促进各部门协同工作,使企业在生产、采购、销售等各环节能紧密配合,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劳动等情况,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通过 ERP 系统的整合作用,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营。
总之,WMS 和 ERP 虽然都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信息化工具,但它们在多个维度上有着明显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共同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