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里为什么会长出珍珠?

 我来答
killing的故事
2018-03-31 · TA获得超过16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91
展开全部

蛤、蚌等贝类的贝壳里会偶然进入一些寄生虫或沙粒,在每一个珍珠贝或蚌的最里层,都有一层闪亮的外套膜,叫“珍珠层”。不断分泌出珍珠质,把入侵的沙和寄生虫层层包住,时间久了,包裹住沙或寄生虫的珍珠质,就变成了一粒粒珍珠。这在贝类来说,是一种保卫自己身体的行为。

天然珍珠形成的原因 :

1、当蚌在海床进食中,贝壳张开,受到外来物沙粒,寄生虫等异物偶尔掉进去,外套膜受到刺激,它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把掉进去的异物层层裹住,使其圆滑,逐渐形成珍珠囊-光亮润泽的外层。

养殖珍珠就是根据此原理,运用插核技术将圆形珠植入蚌内,便形成了珍珠。
一般认为,蚌的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某一刺激而急剧地分裂增殖,逐渐包围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刺激源为中心,渐次层复一层地分泌珍珠质,从而形成珍珠。因此,所形成的珍珠是圆球形或非圆球形,关键在于珍珠质能否均匀地在刺激源周围积累。
形成天然珍珠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1、像砂粒、小虫或虫卯等异物,偶然侵入蚌壳内,与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表皮细胞组织分裂增殖成珍珠囊,包围异物,分泌珍珠质,最终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有核的。
2、外套膜表皮细胞组织的一部分因病变或受伤等原因,脱离原来的部位,进入结缔组织中,分裂增殖形成珍珠囊而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无核的。
▲特性

珍珠和蚌壳内层的物质相同。它的形状多变,可分为规则形和不规则形两种。规则形有圆形、半圆形、馒头形、卵圆形、长圆形、棒形、扁圆形、梨形等。不规则形有核珠的形状随其中核的形状而变。无核珠中除了可以描述的规则形外,其他均为不规则形。

珍珠的硬度是3.5-4.5,高于铜(为3),与铁硬度(为4)相似。

淡水珍珠的比重为2.70左右,优质珍珠比重稍大为2.65-2.68,劣质珍珠比重则较小。

珍珠弹性的大小决定于其中壳角蛋白含量的多少。把一颗珍珠从70厘米高处,让它自由降落到玻璃板上,一般珍珠的弹跳高度约在37厘米左右。而优质珍珠,其弹跳高度较大。

▲优劣

珍珠品质的优劣,色彩和光泽是最为重要的标志。

1、珍珠的色泽一方面由珍珠表面和内部的光反射和光干涉而产生,另外还与珍珠含有的各种色素和金属元素的本体色有关。

2、经光谱分析法发现,金黄色、奶油色珍珠含有较多的铜和银;肉色和粉红色珍珠内含钠、锌较多;白色和粉红色珍珠中含锰较多。因此,珍珠的颜色和光泽可分为白色系统、粉红色系统、黄色系统、蓝色系统。正圆形的珍珠色泽是从球面发出的,它的色泽不但随光源的种类、强弱和背景的差异而不同,而且随光源和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变化。

小葡萄学姐
高粉答主

2021-06-25 · 专注解答生活问题,让生活更快乐
小葡萄学姐
采纳数:447 获赞数:43268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蛤、蚌等贝类的贝壳里会偶然进入一些寄生虫或沙粒,在每一个珍珠贝或蚌的最里层,都有一层闪亮的外套膜,叫“珍珠层”。不断分泌出珍珠质,把入侵的沙和寄生虫层层包住,时间久了,包裹住沙或寄生虫的珍珠质,就变成了一粒粒珍珠。这在贝类来说,是一种保卫自己身体的行为。

人工养殖的珍珠,就是根据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简称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

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无核珍珠,是对外套膜施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的珍珠。

养珠形状与天然珍珠相似,但表面光泽较弱,断面中央有圆形的砂粒或石决明碎粒,表面有一簿的真珠层。入药仅用真珠层。气无,味微咸。不过合浦生态珍珠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养珠的质量。

玛贝珍珠

是一种半边珍珠,也称Mabe珠、馒头珠和半圆珠。一般在采集完已养殖好的珍珠后,将预制的半边形的珠核插入贝壳的内壁,使凸面朝向珠母贝的套膜,平面贴紧珠母的壳壁,插好后再放入水中喂养,日积月累,珍珠层将外珠核一层一层地包起来形成半圆形,采集时将其同部分珠母贝壳壁一起提取出来抛磨成一件饰品,故其个体硕大。

玛比珠实质上是一种再生珍珠,在此之前,每个珍珠贝可先生产两粒圆形珍珠,而后可再养殖3-7粒玛比珠,尤以澳洲玛比珠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其特点是颗粒大、具极出色的光泽、纯净的银白色以及光滑的表面。最小的也有10mm,大的可至17mm或更大,并以圆形、水滴形、椭圆形及心形等各种形状。

世界珠宝市场十分流行玛比珠首饰,不仅是淑女贵妇们的佩饰宠物,而且用玛比珠创作的独特而优雅的珠宝饰物也受到了绅士们的特别青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光瑞渊0eb
高粉答主

2021-06-2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形成了珍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而后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而后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珍珠形成的外因:

人工养殖的珍珠,就是根据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简称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

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无核珍珠,是对外套膜施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的珍珠。

养珠形状与天然珍珠相似,但表面光泽较弱,断面中央有圆形的砂粒或石决明碎粒,表面有一簿的真珠层。入药仅用真珠层。气无,味微咸。不过合浦生态珍珠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养珠的质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珍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如果你参观过珍珠人工养殖场,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蛤、蚌里养殖的珍珠,色彩鲜明,鼓起的“圆肚皮”,光亮亮的,可以给妈妈做首饰,还可以抹成药。

原来珍珠的用处这么多!那一定是蛤、蚌的个儿越大,里面的珍珠就越大了。那你就错了。蛤、蚌等贝类的贝壳里会偶然进入一些寄生虫或沙粒,而在每一个珍珠贝或蚌的最里层,都有一层闪亮的外套膜,叫“珍珠层”。正是这了不起的珍珠层,不断分泌出珍珠质,把入侵的沙和寄生虫层层包住,时间久了,包裹住沙或寄生虫的珍珠质,就变戏法似的,变成了一粒粒珍珠。这在贝类来说,是一种保卫自己身体的行为;而在人类来说,却是得到了大自然的一件意外的礼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02
展开全部
牡蛎属于软体动物中的双贝壳类,因此它自身的因素是长出珍珠的优越条件。牡蛎的自身非常柔软,为了保护自己,它的分泌物会形成珠母层,填塞在贝壳里,这样使自己的身体接触到的是一个光滑的表面。当某种外来物刺激时,例如一粒细沙掉进了牡蛎的贝壳里,牡蛎就会将沙泣层层包裹起来,最终形成珍珠。现在人类发现了牡蛎会长出珍珠的原理,于是开展起人工养珠业。把一粒沙子或一片母珠放进贝壳中牡蛎身体的一旁,然后将牡蛎放回水中,过三年,再剥开贝壳,就会有成形的珍珠在里面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