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怎么样
3个回答
2013-07-03
展开全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和苏联的军力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其他国家与美苏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即使是现在,俄罗斯的武装力量综合实力也仅次于美国。一般来说,国内的军事爱好者推崇苏联的似乎更多,即使是拥护美国的军迷,也承认美国在军事保密性、简明化大规模生产武器设备(主要指陆战武器)的能力上远远逊色于苏联。因此,有人得出一个结论:冷战期间,如果排除核武器的因素,苏联与美国进行一场全面的常规战争,美国是绝对无法战胜苏联的,至少也要丢掉整个欧洲大陆;虽然美国的海军实力较强,但美苏的空军基本打成平手,所以美国仍然逊色于苏联。
在这里,我想辨析一下许多人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几大误解:第一,美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是不是很弱,只有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空中支援才能作战?其实,根据美国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还有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经验,美国士兵绝不是我们想象的“贪生怕死”之辈。100多年前的欧洲人曾经观察过美国内战,他们惊叹“美国人自相残杀竟然可以如此残忍”,其残酷程度甚至超过打了几千年仗的欧洲前辈,要知道那时还没有什么技术装备可言;1917年的欧洲西线战场,法国人也感叹“美国兵充满了朝气,比我们的斗志高昂”,那时美军也没有什么技术装备。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舍生忘死的大无畏场景非常多见,著名的如中途岛战役中轰炸南云舰队的美国舰载机飞行员,他们在缺乏返程燃料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前飞,直到击沉南云舰队主力为止。实际上,在二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表现的“贪生怕死”,首先是因为当时美军技术装备已经占据明显优势,不需要普通士兵做太多无谓的牺牲;其次是因为美军的“爱国主义热情”不像二战中那样高昂,在朝鲜、越南等地,美国士兵不可能产生高涨的“民族自尊心”。但是,如果他们投入一场全球性的战争,一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他们的士气和勇敢程度不见得会比苏联士兵低多少。
第二,美国武器是否不重视保密,不适合在困难时期大规模生产?我们知道苏军的武器保密是很严格的,许多新式装备只有在战时才会使用,士兵训练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老装备;而且苏军主要技术装备都有简化型,适合在战争时期大规模生产,汽车厂、拖拉机厂也可以生产坦克。而美军武器不但在保密上相当逊色,而且复杂程度比较高,不如苏联装备灵活简便。但是必须指出,美军和苏军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不同的设计思路,是与他们的战略环境有关的,不能说美国的思路就一定比苏联差。苏联周围实际上被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美国从50年代起就可以用高空侦察机刺探苏联大部分地区的情报,而苏联的侦察机很难飞到美国(直到侦察卫星问世,这个矛盾才有缓解);苏联唯一一个接近美国的盟国是古巴,美国却拥有十多个接近苏联的盟国,苏联的陆地边境、出海口基本被美国的包围网封锁着,其战略环境远比美国恶劣。因此,苏联非常强调武器装备的保密性、简明性,是建立在“一旦战争爆发,苏联本土立即会受到威胁”的前提下;然而美国本土就没有这个威胁,不要说常规武器难以打到美国,在70年代以前,苏联能够直接打到美国本土的核武器也非常有限,美国人不用担心战争一开始就被占领大片国土、损失大量装备,对技术装备的简明性当然就不很重视了。
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美国工业并不缺乏简明性,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生产大量非常简单、只具备基本功能的工业产品,1920年代名噪一时的福特T型车就是证明,这种汽车在19年中生产了1535万辆,是工业史上产量最大、制造流程最简明的交通工具之一。苏联的军工工业当然非常强大,可相对于美国并没有压倒优势可言,因为美国的军工工业是一个比较分散的体系,虽然全部由私人公司构成,一旦战争爆发许多生产民品的私人公司也是可以迅速转产的。典型的例子如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一战和二战期间都生产了大量军车、驱逐舰甚至军用飞机。和平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放任自流,美国的战争潜力不容易看出来;但在战争时期,美国一旦实行总动员,在工业力量的集中程度上就不会比苏联逊色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太平洋战争中的“护航航空母舰”,这种航空母舰占美国航空母舰总数的2/3以上,它基本上是用民用船只改装的,虽然作战能力远远不能与重型航空母舰相比,但执行普通护航任务已经绰绰有余。这证明,美国的军事工业并不缺乏灵活性、简明性,关键是看客观实际是否需要。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清楚,一切长期战争打的都是经济战,德国之所以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它的经济能力远远逊色于反法西斯盟国。假设美国和苏联真的能够进行一场不用核武器的常规战争(事实上,如果战争局限在欧洲大陆,而苏联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是很难下定决心使用核武器的,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战争不在短时间内结束,时间拖的越长,对苏联就越不利。苏联的GDP直到1980年代,都只是美国的70%,如果把美国及其盟国的GDP与苏联及其盟国的GDP做个对比,可能是两倍甚至三倍的优势。苏联与美国搞军备竞赛,虽然给美国也带来了沉重负担,但归根结底是上了美国人的当,因为美国是一个已经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苏联是一个重工业很发达、轻工业却还很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与美国比常规武器,显然会忽视最重要的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已经不同于二战之前的国际局势,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要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消灭苏联是不可能的,和平与发展被提到首要地位,在这样的国际气氛下,大规模发展常规武器显然是不明智的。苏联在战后生产的漫山遍野的坦克群、堆满仓库的作战飞机,如果用来防御显然是绰绰有余,用来进攻却又要冒核战争的危险,最终其中大部分还是不免“浪费”的命运,这是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如果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上,公正地看待二战后的历史,对于苏联领导人来说,当时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大量削减常规武器,在全力加强轻工业的同时,把军事工业的重点转到战略核武器上来,以核威慑避免战争。而且,即使是核威慑能力,也不必非要超过美国,苏联可以只保持美国1/10的核弹头,不必奢求把美国摧毁几次的打击能力,只需要几艘战略核潜艇、几架战略轰炸机、十几枚洲际导弹,就足以避免任何大规模战争。苏联可以埋头专心致志地发展轻工业,用几十年的时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这比在几十个国家耀武扬威地驻军要有用的多。如果当时苏联领导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全面地看待美苏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冷战”恐怕就会是另一种结局,苏联也不会那样突然地崩溃了。
在这里,我想辨析一下许多人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几大误解:第一,美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是不是很弱,只有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空中支援才能作战?其实,根据美国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还有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经验,美国士兵绝不是我们想象的“贪生怕死”之辈。100多年前的欧洲人曾经观察过美国内战,他们惊叹“美国人自相残杀竟然可以如此残忍”,其残酷程度甚至超过打了几千年仗的欧洲前辈,要知道那时还没有什么技术装备可言;1917年的欧洲西线战场,法国人也感叹“美国兵充满了朝气,比我们的斗志高昂”,那时美军也没有什么技术装备。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舍生忘死的大无畏场景非常多见,著名的如中途岛战役中轰炸南云舰队的美国舰载机飞行员,他们在缺乏返程燃料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前飞,直到击沉南云舰队主力为止。实际上,在二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表现的“贪生怕死”,首先是因为当时美军技术装备已经占据明显优势,不需要普通士兵做太多无谓的牺牲;其次是因为美军的“爱国主义热情”不像二战中那样高昂,在朝鲜、越南等地,美国士兵不可能产生高涨的“民族自尊心”。但是,如果他们投入一场全球性的战争,一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他们的士气和勇敢程度不见得会比苏联士兵低多少。
第二,美国武器是否不重视保密,不适合在困难时期大规模生产?我们知道苏军的武器保密是很严格的,许多新式装备只有在战时才会使用,士兵训练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老装备;而且苏军主要技术装备都有简化型,适合在战争时期大规模生产,汽车厂、拖拉机厂也可以生产坦克。而美军武器不但在保密上相当逊色,而且复杂程度比较高,不如苏联装备灵活简便。但是必须指出,美军和苏军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不同的设计思路,是与他们的战略环境有关的,不能说美国的思路就一定比苏联差。苏联周围实际上被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美国从50年代起就可以用高空侦察机刺探苏联大部分地区的情报,而苏联的侦察机很难飞到美国(直到侦察卫星问世,这个矛盾才有缓解);苏联唯一一个接近美国的盟国是古巴,美国却拥有十多个接近苏联的盟国,苏联的陆地边境、出海口基本被美国的包围网封锁着,其战略环境远比美国恶劣。因此,苏联非常强调武器装备的保密性、简明性,是建立在“一旦战争爆发,苏联本土立即会受到威胁”的前提下;然而美国本土就没有这个威胁,不要说常规武器难以打到美国,在70年代以前,苏联能够直接打到美国本土的核武器也非常有限,美国人不用担心战争一开始就被占领大片国土、损失大量装备,对技术装备的简明性当然就不很重视了。
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美国工业并不缺乏简明性,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生产大量非常简单、只具备基本功能的工业产品,1920年代名噪一时的福特T型车就是证明,这种汽车在19年中生产了1535万辆,是工业史上产量最大、制造流程最简明的交通工具之一。苏联的军工工业当然非常强大,可相对于美国并没有压倒优势可言,因为美国的军工工业是一个比较分散的体系,虽然全部由私人公司构成,一旦战争爆发许多生产民品的私人公司也是可以迅速转产的。典型的例子如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一战和二战期间都生产了大量军车、驱逐舰甚至军用飞机。和平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放任自流,美国的战争潜力不容易看出来;但在战争时期,美国一旦实行总动员,在工业力量的集中程度上就不会比苏联逊色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太平洋战争中的“护航航空母舰”,这种航空母舰占美国航空母舰总数的2/3以上,它基本上是用民用船只改装的,虽然作战能力远远不能与重型航空母舰相比,但执行普通护航任务已经绰绰有余。这证明,美国的军事工业并不缺乏灵活性、简明性,关键是看客观实际是否需要。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清楚,一切长期战争打的都是经济战,德国之所以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它的经济能力远远逊色于反法西斯盟国。假设美国和苏联真的能够进行一场不用核武器的常规战争(事实上,如果战争局限在欧洲大陆,而苏联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是很难下定决心使用核武器的,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战争不在短时间内结束,时间拖的越长,对苏联就越不利。苏联的GDP直到1980年代,都只是美国的70%,如果把美国及其盟国的GDP与苏联及其盟国的GDP做个对比,可能是两倍甚至三倍的优势。苏联与美国搞军备竞赛,虽然给美国也带来了沉重负担,但归根结底是上了美国人的当,因为美国是一个已经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苏联是一个重工业很发达、轻工业却还很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与美国比常规武器,显然会忽视最重要的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已经不同于二战之前的国际局势,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要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消灭苏联是不可能的,和平与发展被提到首要地位,在这样的国际气氛下,大规模发展常规武器显然是不明智的。苏联在战后生产的漫山遍野的坦克群、堆满仓库的作战飞机,如果用来防御显然是绰绰有余,用来进攻却又要冒核战争的危险,最终其中大部分还是不免“浪费”的命运,这是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如果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上,公正地看待二战后的历史,对于苏联领导人来说,当时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大量削减常规武器,在全力加强轻工业的同时,把军事工业的重点转到战略核武器上来,以核威慑避免战争。而且,即使是核威慑能力,也不必非要超过美国,苏联可以只保持美国1/10的核弹头,不必奢求把美国摧毁几次的打击能力,只需要几艘战略核潜艇、几架战略轰炸机、十几枚洲际导弹,就足以避免任何大规模战争。苏联可以埋头专心致志地发展轻工业,用几十年的时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这比在几十个国家耀武扬威地驻军要有用的多。如果当时苏联领导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全面地看待美苏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冷战”恐怕就会是另一种结局,苏联也不会那样突然地崩溃了。
汉亚国际
2024-11-19 广告
2024-11-19 广告
2025俄罗斯国际消费类电子展(简称ICEE 2025), 始于1975年,俄罗斯展览,全球10大消费类电子展之一,由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办,隶属于俄罗斯高科技周,是消费类电子等产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主要途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亚国际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