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有竹楼,那白族有什么.藏族呢?蒙古族 壮族

 我来答
辉煌ONE
2013-07-02 · TA获得超过5.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157
采纳率:64%
帮助的人:3345万
展开全部

  【白族民居】


  白族建筑都建有门楼,以喜州门楼最佳。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47133.htm

======================================================

  【藏族土库房】


  藏族农区城镇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帐篷是牧民的住所,一般分为布料和牛毛帐篷两种,有方形和椭圆形,迁移方便,结实耐用。 德钦藏族的“土库房”

  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这与藏族的宗教信昂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


  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95652.htm

======================================================

  【蒙古族毡房(蒙古包)】


  几千年来蒙古族及哈萨克族等逐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就创造了毡房,以便于其游牧迁徙。远在西汉时,远嫁至乌孙的细君公主就说其生活是“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穹庐就是指的毡房,从中可知,毡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824.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92.htm

======================================================

  【壮族民居】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构成独特的一派风景图,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02895.htm


======================================================

如有疑问请追问,如无则望采纳。

美迪莱睫毛液
2013-07-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万
展开全部
1、白族建筑。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的住宅都建有门楼,以喜州门楼最佳。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2、藏族人的住宅,由于自然条件不一,各地区的建筑形式也因之而有所差异。草原农区房屋,先用泥土建砌成壁,然后用木板间隔成若干房间。屋的最下层一般是饲养牲口和堆集草料、牛粪等物。住、睡、炊饭,放置家俱等都集中在第二层,中间没有火塘,火塘上经常放着铜锅,烧开水或熬条,旁边一般都有一个铜制火盆,随时擦得很亮,火盆边缘放置茶碗,夏天当茶几用,冬天用以烤火,人们席地围火而坐,喝茶、进餐或闲谈。甘肃藏族人的传统住房为碉房。从外面看不见一根木头,以石砌墙,窗户少而小,群众称这 房屋的建筑形式叫做“墙包房广”。除寺院建筑而外,这 形式的房屋已逐渐减少。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群众的住房分农业区和牧业区两大类。
藏区牧民向以游牧为主,定居游牧,多住帐篷
3、 蒙古汉房屋 圆型房子 大帐蓬 游牧民族住的房子 屋顶的图案 住宅建设 草原上的房子,蒙古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萧輝輝
2013-07-03 · TA获得超过10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6.3万
展开全部
白族: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 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有他特有的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葛根会等节日。
烤茶是白族的传统茶俗还有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
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等建筑它都具有中白族浓厚的民族风格。
藏族:藏族信仰大乘佛教。西藏人死后有六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
布达拉宫、大小昭寺等具有代表性的
特有的体育活动:藏棋、吉韧(手弹康乐球)、俄多(用羊鞭甩石头)、赛牦牛、碧秀(响箭)
特有的节日:“望果节“、雪顿节、女儿节等
蒙古族:“蒙古包。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
特有的节日:“白月节、鲁班节、燃灯结、那达慕
壮族: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住式。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
特有的节日:陀螺节、吃立节、娅拜节等节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DJC1990
2013-07-02 · TA获得超过42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7万
展开全部
白族
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 洱海附近的白族建筑“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藏族
藏族有很多种房子!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蒙古族

都知道“蒙古包”是对蒙古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圆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 蒙古包 落户了。
壮族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干栏,广西龙脊的壮族山寨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濯桂0g6792
2013-07-0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01
采纳率:55%
帮助的人:2904万
展开全部
白族的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平房结构多以“三房一照壁”为主,少数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
藏族民居俗称碉房,大多数为三层或更高的建筑。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

壮族建筑叫“干栏式建筑”,其特征:下层架空,圈养牲畜,上层住人。
原因:主要为了避开潮湿、洪水,同时节省耕地面积,躲避虫蛇猛兽的袭击,是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一种普遍民居形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