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范畴有哪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思维严谨
1个回答
2016-09-0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严谨性是数学课的基本特点,思维的严谨性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然而,出题者思维中的不严谨现象在老师当中常常出现,这种不严谨的思维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某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有这样一道的判断题:“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1/4,那么乙数大于甲数。”
从参考答案来看,出题者认为该打“√”。我想出题者的本意是在有“甲乙两数都是正数”的大前提下。此时,甲× 1/3=乙× 1/4→甲/3=乙/4→甲∶乙=3:4→乙数大于甲数。但是,如果在没有“甲乙两数都是正数”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
1.甲乙两数同为零时,这在小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系统下是应该考虑到的,此时甲数等于乙数。
2.如果考虑到甲、乙两数同为负数时,虽然小学生还未学到,但他们进入初中马上就会学到,此时,乙数应该小于甲数。例如,取甲数为-3,乙数为-4,有(-3)X 1/3=(-4)× 1/4,但-3>-4。
综上所述,就原命题而言,结论应分三种情形:
1.当甲乙两数同为正数时,甲数小于乙数。
2.当甲乙两数同为零时,甲数等于乙数。
3.当甲乙两数同为负数时,甲数大于乙数。
所以,我本人认为,原题是一个缺大前提的命题。作为判断题应打 “×”。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小学生未学负数的情况下,可以打“√”,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其一,小学生已经学了零,并且知道自然数和零是整数的一部分。对于思维严谨的学生,注意了甲乙两数同为零时,原命题是假命题。其二,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还会碰到此题,那时他会发现,甲乙两数同为负数时,原命题也是假命题,而且他还会体会到,原来小学学的知识与初中学的知识并不矛盾,而且知识系统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更完整了。
谈到这里,我认为一个数学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很强、逻辑推理严密、思维方式严谨的学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的培养。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它忽略了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条件。这里的“有”不同于“只有”,“有”是指存在,“只有”是指唯一。严密的说法应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假命题忽略了“等底等高”的大前提。
3.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这个假命题忽略了“相邻的两个”这样的一个条件。
4.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个假命题中的“任何数”应不包括0。
5.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这个假命题中的“相同的数”也应排除0在外。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到了中学还会见到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负责人的人,就应该经常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完整地考虑问题的习惯,那么就能逐步使学生养成严谨思维的特点。
严谨性是数学课的基本特点,思维的严谨性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然而,出题者思维中的不严谨现象在老师当中常常出现,这种不严谨的思维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某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有这样一道的判断题:“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1/4,那么乙数大于甲数。”
从参考答案来看,出题者认为该打“√”。我想出题者的本意是在有“甲乙两数都是正数”的大前提下。此时,甲× 1/3=乙× 1/4→甲/3=乙/4→甲∶乙=3:4→乙数大于甲数。但是,如果在没有“甲乙两数都是正数”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
1.甲乙两数同为零时,这在小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系统下是应该考虑到的,此时甲数等于乙数。
2.如果考虑到甲、乙两数同为负数时,虽然小学生还未学到,但他们进入初中马上就会学到,此时,乙数应该小于甲数。例如,取甲数为-3,乙数为-4,有(-3)X 1/3=(-4)× 1/4,但-3>-4。
综上所述,就原命题而言,结论应分三种情形:
1.当甲乙两数同为正数时,甲数小于乙数。
2.当甲乙两数同为零时,甲数等于乙数。
3.当甲乙两数同为负数时,甲数大于乙数。
所以,我本人认为,原题是一个缺大前提的命题。作为判断题应打 “×”。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小学生未学负数的情况下,可以打“√”,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其一,小学生已经学了零,并且知道自然数和零是整数的一部分。对于思维严谨的学生,注意了甲乙两数同为零时,原命题是假命题。其二,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还会碰到此题,那时他会发现,甲乙两数同为负数时,原命题也是假命题,而且他还会体会到,原来小学学的知识与初中学的知识并不矛盾,而且知识系统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更完整了。
谈到这里,我认为一个数学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很强、逻辑推理严密、思维方式严谨的学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的培养。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它忽略了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条件。这里的“有”不同于“只有”,“有”是指存在,“只有”是指唯一。严密的说法应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假命题忽略了“等底等高”的大前提。
3.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这个假命题忽略了“相邻的两个”这样的一个条件。
4.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个假命题中的“任何数”应不包括0。
5.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这个假命题中的“相同的数”也应排除0在外。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到了中学还会见到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负责人的人,就应该经常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完整地考虑问题的习惯,那么就能逐步使学生养成严谨思维的特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